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末霸王 » 第一百零一章 盟誓

第一百零一章 盟誓

    陈留城外。

    数座大营在太阳刚升起时,便开始了一天的喧嚣。

    昨日,燕国前来会盟的大军已然到了。由于燕国东北部的秦军有异动,所以燕王臧荼便没有到来委托了栾布全权代替他参加会盟。

    其余诸国,魏王魏咎、齐王田儋、赵王武臣、韩王韩成尽皆到来。

    韩国在楚军攻下尉氏后不久便复国,盖因韩王后裔横阳君韩成在心腹家将的保护下一直隐匿在尉氏之内。在吕义率军攻下尉氏后,韩成便主动表明身份并且交出可以证明其身份的韩国印玺。

    李由在率军到达尉氏后,听闻吕义找到了韩国王室后人很是惊讶。在经过一番考证,并且派人去将张良请来辨认过后,便同意在尉氏复立韩国。

    在楚国帮助下复立的韩国的韩王韩成在复国前便同意了张良与项羽决定的颍川郡归属问题,而后便在尉氏复立韩国。

    韩国有志之士听闻韩成复国后,便纷纷前来尉氏投效。

    一时间韩成麾下文武济济,文臣有尚阁、陈敬、公仲杰、公权涣,武将有韩综、韩信、申礼、暴勋、周浩。

    打下新郑后,韩成开始大肆封赏文武。公权涣被封为国相;公仲杰为廷尉;尚阁为御史大夫;陈敬为长大夫;韩综为国尉;申礼、暴勋、韩信各为将军。

    此次会盟,韩成引军两万五千而来。会盟后,韩成返回新郑则由将军韩信统兵。

    韩军大营。

    中军帅帐之中,韩王成高座与上,下首除却国相公权涣、国尉韩综两人在新郑征召军士寻访故韩官员外,其余文武皆在。

    由于韩国刚刚复立不久,国中军士不过才三万六千余人。此次韩王成领兵两万五千前来会盟,仅留下万余人在新郑令项羽为首的一众楚国文武开始重视起这个隐匿于野的韩国公子。

    “陈长大夫,汉公如何说?”看着文臣一列的陈敬,韩王成急切的问道。

    韩国君臣聚于中军帅帐便是因为韩王成听闻进入陈留拜访汉公项羽的陈敬回来了,故而召集众人聚此商议接下来如何行事的。

    “臣有愧王上厚望!汉公虽然收下了王上命臣送去的美女、财宝,但却没有答应臣再资助我韩国。”陈敬有些羞愧的起身拱手向韩成禀报。

    众人一听便有些失望了,本来以为能够得到楚国资助一批军事物资,能够返回新郑令新征募的军士不至于穿着布衣拿着锄头、镰刀一类的武器。却没曾想,东西送出去了汉公项羽没有答应资助。

    “哎!”韩王成闻言摇摇头叹了口气。

    在其正准备说话之时,陈敬再次说道:“不过,幸得我韩国先丞相张平之子、如今汉公麾下军咨祭酒张良相助,汉公同意借我韩国两万军士所用之盔甲兵器。但却是需要用钱粮换取这两万盔甲兵器,而且日后我韩国若是需要兵器盔甲亦可向楚国购买!”

    “汝没说错?汉公同意借我两万军士所用之盔甲兵器?”韩王成本来是准备让人快马返回新郑,令公权涣、韩综两人加紧赶制兵器盔甲。听到陈敬所言,十分惊喜的反复确认。

    “是的!王上。”陈敬点点头十分笃定。“第一批五千军士所用的盔甲兵器将会在明日会盟后送到我韩国大营,军咨祭酒张良亦会一同前来拜访王上!”

    “好!好!好!!”韩成听到陈敬确认后,高声大叫三声。

    翌日。

    陈留城外二十里处,楚、齐、魏、赵、燕、韩六国大军齐聚。

    “楚王熊心于此告皇天后土,秦虽一统天下,然施其暴政,不以六国百姓为其民而奴之……………………………今秦主胡亥听信宦官赵高之言………………………为天下百姓计,吾等于此会盟讨秦!希皇天后土,列国祖宗有灵使我联军逢战必胜将暴秦推翻!”

    拜将台上,楚王熊心、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赵王武臣、韩王韩成、燕王臧荼六王一同歃血为盟。

    臧荼在得知刚复立不久的韩王领着国中三分之二的军士前往陈留会盟,自觉若是令栾布代替自己不免让五国君王面子上不好看,便撇下大军独自带着三千铁骑星夜兼程往陈留而来。刚到在昨夜到达陈留,入住燕军大营参加今日的会盟。

    “反秦联盟已成!”熊心在拜将台上看着台下的六国军士高声宣布。

    “必胜!必胜!必胜!”项羽看向一旁的英布,英布点点头举手高呼。

    “必胜!必胜!必胜!”数十万联军跟随着英布高声呼喊。

    三声过后,熊心与拜将台上高声道:“经本王与诸王商议,特此拜楚国上将军项羽为联军统帅。为六国上将军,统兵攻打关中暴秦!”

    项羽也走上拜将台,跟着剧本开始演了起来。

    接过熊心手中的宝剑,项羽看向严阵以待的数十万联军士卒言道:“本将得诸王信任,在此立言,定不负诸王推翻暴秦!”

    “然,联军乃诸国之军且军规不同。本将恐将令不达,致使功败垂成,故与军中参军祭酒等商议后作出联军十七斩禁令!”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奸**女,烧杀抢掠,此谓奸军,犯者斩!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

    其一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

    其一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

    其一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

    其一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

    其一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

    其一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

    其一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