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漠边城浪子 » 再来镇十七

再来镇十七

    但是神宗皇帝没有料到,张居正虽然走了,却是阴魂不散,自己仍然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中。每有诏令,群臣就会观望、比较,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决策;

    每有行事,神宗皇帝也会自我掂量,假如张先生在,将会怎样评判。张先生的阴影仍然高高地悬立在朝堂之上,俯视着神宗,使他自卑,自疑,猥琐,狼狈不堪。

    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与此同时,他的逆反心理、仇恨心理也开始极度膨胀。他愤慨,激昂,烈火中烧,不能自已,就像咆哮在火山之下的岩浆,必欲冲破压顶的山石,一吐胸中之块垒而后快。

    最初,他用温和的手段割舍他的“大伴”,他感受到了一种无羁无绊的轻松,独来独往的愉悦,以及隐秘于心灵深处的邪恶的复仇的快感。这使他惊奇,震动,也受到启发和诱惑。

    于是,他决心粉碎这座高立于庙堂之上的偶像,搬掉压抑在他心灵之中的块垒,扫荡笼罩在他头顶之上的阴影。

    3、神宗的贪财好利,也推动了清算的进程: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叙了明神宗查抄张居正荆州老宅之前与皇太后的一段对话。

    这一年,神宗的同母弟潞王已年满十六岁,该议婚了,可操办婚礼的银子还有一多半没有着落,慈圣皇太后一想到此事,就感到烦心。

    神宗听了,满不在乎地说:“这事您别着急,我有办法!现在朝中的这些官儿们都无耻极了,他们一定是看冯公公、张太师权大,把好多钱财珠宝都作为礼物存放在这两家了。”

    关于张居正敛财的事情,阿飞还是比较清楚的。早在张居正并没有太出名的时候,阿飞当时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的时候,阿飞就知道父亲张居正已经开始收钱办事了。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一样,一旦手里有了一定的权力,迎来送往成为了家常便饭。要送礼或者是要收礼,都需要经济基础和实力。张家的家底还算丰厚,也架不住总是送出去不收进来。所以张居正已经开始随大流,收一些不会有大麻烦的孝敬。只不过当时给张居正送礼的人不是小人物,就是家境也不是很好的穷学生,所以张居正的额外收入并不多。

    随着张居正的职务越来越高,给张居正送孝敬的人也多了,人员也复杂了。不但有张居正的下属官员,而且有球张居正办事的人,还有一些兼张居正发达了,来投亲靠友的人。不但有人送礼,而且有人直接送钱,甚至于有人直接送地送房子的。张居正当时还算比较小心的,把所有收来的钱秘密送往老家,把送来的土地房子划归都自己家人或者是孩子的名下。就算事情败露了,张居正也可以把事情推个干干净净。

    当张居正成为了内阁大臣的时候,阿飞已经彻底和张居正决裂。阿飞不但离开了张家,而且不再以张居正的儿子名义生活。不过阿飞对于张居正的事情依然是了解的,总会有人把张居正的近况有意无意地告诉给阿飞。张居正当上了内阁大臣,张居正就算是中央一级的大干部了,每天给张居正送礼的人更加多了。张居正家虽然说不上是每天车水马龙,但是迎来送往的事情不少。张居正也不用亲自接待来客,除了一些和张居正地位级别相对的人的应酬之外,所有的送礼人只需要张居正家大管家游七出面接待就可以了。游七这个阿飞很认识的人,也从此抖了起来,大家爱人前人后称呼他为七爷。据说张居正死后,游七就第一时间离开了张家,去当自己的地主去了。可是小皇帝依然没有放过他,据说把游七一家抄家的时候,游七家的财产不亚于一个地方大户人家。

    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请张居正办事的人更加多了。凡是和张居正有关系的人都抖了起来,就连曾经在张居正当过下人的人也成为了人上人。要是这个时候阿飞对外公布自己身份的话,阿飞的待遇就会不比小皇帝差。只可惜当时阿飞不愿意说,也不屑和张居正有任何联系。

    在当时许多人为了攀比张居正,给张居正当晚辈当儿子的人比比皆是。联系不上张居正本人,许多人来张居正老家和张居正的父亲或者是兄弟搞好关系。张居正的弟子不是封疆大吏,就是重要职务上的官员,张居正的徒子徒孙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十分吃得开。据说在张居正去世的时候,一些重孙字辈的徒子徒孙争着当张居正的孝子贤孙。事后小皇帝统计过,自称自己是张居正弟子的人有不下百人,称呼张居正是义父或者是干爹的人也有好几十个;说自己是张居正再传弟子的人更多了,几百个应该有的,说自己是张居正孙子辈的更加多了;说自己是张居正再传弟子的弟子的人有上千人,说自己是张居正重孙子的人也有好几十个。

    张居正晚年的时候,生活十分奢侈,光是照顾张居正一个人的直属仆役就不下百人。张居正出行的时候护卫人数上千人,坐的轿子豪华程度也令小皇帝和皇室吃惊。为张居正做饭的厨子就有三个,他们都是皇宫里面的御厨。每次张居正吃饭的时候,饭菜摆在一起,三张大桌子也放不下。张居正睡觉的床,不但大而且软,布置也十分精美。每次张居正睡觉之前,被窝已经被捂热,捂被窝的都是十五六岁的妙龄少女。保管张居正的床上又香又软,张居正在睡梦中都可以闻到隐隐约约的少女体香。张居正穿的衣服更是豪华,从里到外都是手工精致的,而且每一件衣服只穿一次,换下了就不穿了。几年下来张居正的旧衣服就堆放了两大间屋子,张居正穿过的鞋子就更多了。阿飞知道之后,对父亲张居正的行为十分不齿。

    两岁识字,五岁来读书源,十岁通晓六经大义,乃是荆州府闻名遐迩的神童张居正。神童之身得到理智的对待与扎实的训练,为其以后十年独揽朝政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伴随昏庸懒惰的隆庆帝龙驭上宾之后,此时明朝国库空虚,财源枯竭。精明能干的张居正扭转乾坤。辅佐冲龄皇帝朱翊钧,以深邃的思想独揽朝政,推行一些列改革新政,使得国富民强。十年首辅,褒贬云云。

    张居正目光如炬,长须,日日袍服崭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更像智慧的化身。生前集‘爱’于一身,死后集‘恨’于一身。生前的专政与家财万贯,树敌太多,死后被其反噬。

    1584年9月,一道圣旨残忍颁布:“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籍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此诏为抄家4个月后的一道圣旨,本当剖棺戮尸,因多年效劳,姑且加恩宽免。其弟弟和两个儿子发配烟瘴之地充军。张居正死后,更有甚者说其谋逆篡位,因缺乏证据而烟消云散。也是此举对皇室并无裨益。

    阿飞从外人那里得知了一些关于张居正的传闻。张居正是明朝时期的能臣,最终结局之所以悲惨,其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万历皇帝长大了,终于知道张居正的另一面,这一面张居正的形象实在是枉为人师,更枉为人臣,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万历皇帝想平息众怒。

    01、万历皇帝长大了

    万历皇帝初期为政,十分仰仗张居正的辅佐,想当初内阁之一的高拱,对幼主发难,藐视新君,也是靠着张居正出面,才把高拱嚣张气焰给灭掉。从历史记录来看,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期间,是明朝国力上升期间,后期万历皇帝能够坐镇天下,也全靠张居正对他的谆谆教诲,万历年间张居正父亲离世,按照明朝惯例,作为子嗣的张居正要回家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