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漠边城浪子 » 锦衣卫二十四

锦衣卫二十四

    在明代,一般而言,内阁首辅指大学士中入阁最早、资历最深、加官最高者,而此人通常又最受皇帝信任,拥有相对重要的职权、地位。

    其一,票拟权。票拟权起初并非由内阁辅臣独享,更不为首席内阁大学士垄断。但后来,票拟权逐渐专归于内阁,在内阁之中又由内阁首辅执笔主稿,首辅委托则其他阁臣可以执笔。嘉靖以后,首辅趋于专断票拟,不仅主稿,而且不容其他阁臣置喙。一方面,首辅极力维护其“主票拟“的地位;另一方面,其他阁臣一旦受命与首辅共主票拟,则意味着他将取而代之。此后,首辅的票拟权在天启、崇祯年间,先后受到过魏广微和倪元珙上书的冲击,但大体维持了下来。

    其二,对六部的影响。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在事实上控制了六部,张居正还试图通过“考成法“使这种控制正规化。

    其三,位次。随着地位的提升,阁臣常拥有各部尚书的兼衔,但地位起初与六部的实任尚书不可同日而语,其后则慢慢反超,科举读卷时的次第反映出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内阁首辅一般官以“少师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位列文臣之首。

    此外,也有学者讨论内阁首辅的“封还执奏“权(封驳权),不过学界一般把封还执奏视作内阁整体的权力,其对于内阁首辅的专属性似不明显。

    内阁首辅的实际职权因人、因时而异,行使职权的效果也是如此。由于内阁在制度上只承担秘书、顾问工作而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也无监督百官执行之权,甚至被视作临时机构,又由于宦官批红权的牵制,故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的内阁大学士最多只有“准宰相“的性质,并非真正的宰相。

    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了延续两千年的丞相制度,自此之后,国家再也不设置丞相一职。废除丞相后,首辅成为明朝最位高权重的官员。坊间有好事者给明朝首辅排名,按权势地位和历史贡献列出十大排行榜。以下是其中一种版本。

    1.张居正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是神宗的大权,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使明朝国库充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殷正茂等名将平定边疆;严肃考核吏治,政体为之肃然。张居正出任首辅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就连他多年未见的老父去世,张居正也没有辞官回家守制。张居正一生都在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病逝后,神宗都为之不上早朝。

    2.严嵩

    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3.杨士奇

    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4.徐溥

    弘治五年八月至十一年七月(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性凝重有度,居内阁十二年,四朝宰相,从容辅佐,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年七十二,谥文靖。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卷(见《四库总目》)传于世。

    5.杨廷和

    明朝内阁大学士,官至首辅,性沉毅持重。治国经邦,政声蜚著,是明代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执掌朝政期间,革除弊政,减轻漕粮和赋税,取消团练,重整边兵,遣返宫女乐人,释放无辜囚徒,裁减冗兵冗员,诛杀为乱朝政的边帅,使朝野为之一新。

    6.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阶继任首辅之后,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十分注重选拔,他先后举荐高拱、张居正等人进入内阁。他十分爱惜人才,大力营救因上疏指责皇帝过失而被定死罪的户部主事海瑞。他还十分勤政,凡是皇上交给的任务,即使一夜不睡,也要准时完成,因此他更得嘉靖的赏识。同时,他还经常劝说皇帝停止动辄捕杀边镇大臣的做法,缇骑因此省减,诏狱渐少,当时的人称之为“名相“。因为指挥明军抵挡蒙古骑兵南下有功,升为建极殿大学士。后来在嘉靖去世后拟定嘉靖遗诏,为冤枉的大臣翻案,朝野号恸感激。他勤勉、重视和保护人才等举措,对明王朝的中兴产生一定的影响。

    7.高拱

    隆庆后期的实际执政者,俺答封贡和隆庆开关的实际主持人。据史料记载,高拱于明正德年间生于新郑,出身官宦世家,十七岁魁于乡,嘉靖进士,曾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隆庆时为首辅,万历时为顾命大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是隆庆后期大改革的开创者和万历初元大改革的奠基者;也是思想家,是理学、心学的批判者和实学、气学的倡导者。他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8.李贤

    一生历经五朝四位皇帝,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天顺到成化的十年首辅。经曹石之变后,以李贤为首的内阁联合六部,对政局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使得天顺朝中后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生安定,明王朝得以摆脱危机,走向新生。天顺年间政局的转变使明王朝完成了从初期建制到中期巩固的平稳过渡,此次成功转型无疑对大明王朝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9.刘健

    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师从于薛瑄,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先后为官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刘健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朝中叶弘治、正德两朝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崇儒兴学,注重实务。居官敢言,极陈怠政之失,指出财政困难之原因在于斋醮、织价、冗官、营造之浪费。

    10.杨荣

    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杨荣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在于谋划边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

    明朝部门:三公、三孤、六部(明迁都BJ后另设南京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六科、廿四衙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都司)、卫指挥使(卫)、千户所(所)、总督(总理)巡抚、府、州、县、詹士府、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太医院、五军都督府等。

    朝廷加官

    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另外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