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影江湖 » 第二十章 树荫满地日当午

第二十章 树荫满地日当午

    夜晚降临,江城里里外外的叫花子都在往这湖周边靠拢,乞丐们几个几个的分散着,都在交头接耳。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只知道有叫花子说这里要举行什么仪式,大家都过来看了。

    “哎,你们知道为什么让我们聚集在这里吗?”

    “你也不知道吗?”

    “我听说,好像是舵主让我们找一样东西。”

    “啊?那你知道让我们找什么吗?”

    “废话,肯定是宝贝啊。”

    周围已经支起了火把,有一个中年模样的叫花子走到了人群中,大声道:“大家安静一下,先听我说。”

    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叫花子见众人安静下来,说道:“我是负责管理江城这一带叫花子的负责人,也就是丐帮任命的舵主,我叫沙金鸣。”。沙金鸣一头乱糟糟的头发,额头上绑着一条深蓝色的头带,一身破烂的黑色麻衣,一双缝缝补补的布鞋。深邃的眼眸,平鼻梁,圆圆的一张脸。个头适中,身形体格比别的乞丐要壮实许多,说话洪亮,手里拿着一根行山杖。

    下面瞬间喧哗起来、

    “早就听说上面派了舵主来,没想到现在才见到人。”

    “这就是舵主吗?”

    也有很多乞丐在问向沙金鸣问好的,沙金鸣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本舵主今晚召集大家在此,是因为我带来了帮主的口信。”

    场面再次安静了下来。

    “据江湖消息,江湖令重现于世上,帮主命我们夺取江湖令,有功者升任舵主。”沙金鸣刚说完,下面就热闹了起来。

    有人问道:“舵主,这个公要怎么算,还有就是我们哪知道江湖令在哪?”

    沙金鸣笑了笑说道:“帮主说了,不瞒大家,江湖令里面藏有绝世武功的线索,夺取此令只为了壮大我们丐帮,到时候向所有有功的丐帮兄弟开放此武学。”沙金鸣用手压了压,示意稍安勿躁,接着说:“江湖令的线索据说是落花台的人已经得到了,所以我们的人要时刻注意落花台的动向,此外还说线索在一个叫做江畔的小孩身上。”

    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诱惑太大了,急忙忙的说道:“舵主您吩咐,我们照做。”说完还拍了拍胸膛。

    “你们盯住落花台动向的时候,也要在江湖上找到这个小孩,不仅如此,你们还要留意各大门派的动向,江湖令不止我们丐帮在找,别的门派同样在找。”

    “怕什么,干死他们,和我们丐帮作对就是傻子。”一乞丐在下面喊了起来。其他人也顺势跟着喊了起来:“干死他们,干死他们。”

    下面的江畔听到这振奋乞丐的消息,自己却一点也不振奋,因为他就是被找的人。江湖令这三个字,江大锤临死前说的时候江畔听到过。现在更是明白这江湖令有多么的诱惑人。江畔一脸愁容,旁边的宋有顷看见了。就问道:“怎么了,小潘姜,哪里不舒服吗?”

    江畔没说话,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的看着站在中央的沙金鸣。

    此刻的他才知道江大锤叮嘱他活下去的分量有多重,只是江畔郁闷的是,自己压根就不知道江湖令是什么玩意儿。而老叫花云公也紧紧的盯着场中的沙金鸣,慢慢的还皱起了眉头,使得皱巴巴的脸看起来更加沟壑纵横。

    风禾茉和怀歌此时正在官道上,两人重新买了匹马,并肩骑行在官道上。

    “江湖令?”风禾茉疑惑的看着怀歌说道。

    这消息是刚刚怀歌在路边的茶馆听到的。

    “是啊,听他们说这个江湖令里面有绝世武功的线索。”怀歌兴致勃勃的说着。

    风禾茉扯了扯嘴角,不屑的说道:“打铁还须自身硬,在你再好的武功,资质不行那就是不行。”

    怀歌说道:“师妹,你不想要这样的武功秘籍?”

    风禾茉说道:“现在也没几个人能打得过我的,要它有什么用。”

    怀歌伸出大拇指,笑眯了眼。

    淮望郡,一院落,一男子走了进来,门匾上写着南星派。男子走进堂内,只见堂内有四根大柱子,两边两个大香炉散发着热气。中央的木地板上铺着毯子,一路延申到最上方的红衫木椅上。椅子两边的扶手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乌龟,椅子下方则是雕刻着祥云。毯子两侧摆着整整齐齐的椅子,一边六张,刚好十二张椅子。两侧墙边摆着大量的兵器,还有很多瓶瓶罐罐的东西。

    “老大,刀疤哥带人去武陵郡的江城接货出意外了,听说被官兵围剿了。”

    座位上一矮小猥琐的人站了起来,光头,有点腿瘸,他就是南星派的老大徐晓仁,声音尖细的说道:“干什么吃的,不就是接一个货物吗,怎么跟官场的人打上了交道,废物,就是废物。”

    前来禀告的人不敢出声。

    “你说你们,没一个能排上大用场的,我就是挂块肉,栓条狗都跑的比你们快。”徐晓仁尖酸刻薄的语气格外的刺耳。

    南星派,一个传承悠久的门派,祖上的人在江湖上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喜欢为人打抱不平,一手双刀使得虎虎生威,精通毒药和医术。可惜在徐晓仁的父亲手上开始衰落,除了毒药什么都没学到。倒是学到了狡猾奸诈,以至于徐晓仁的父亲死于七年前的江湖令风波之中。

    “老大,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消息,你肯定会感兴趣的。”男子小声的说道。

    “什么消息,速速说来。”徐晓仁气急败坏的说着。

    “属下打探到,江湖令重现江湖。”

    “什么?你再说一次。”徐晓仁急忙跑了下来,急切的问道。

    徐晓仁自己武功不厉害,自己一直坚信那是南星派的武功不行,所以他爹才会那么不留余力的想要得到江湖令,他徐晓仁也一直再找这枚传说中的江湖令,小时候听他父亲说这枚江湖令至今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

    “快,说说这消息。”徐晓仁急忙说道。

    “是老大,据听闻,江湖令的线索已经被落花台的人得到了,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江湖令的线索在一个叫江畔的小孩身上。”男子娓娓道来。

    徐晓仁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男子赶忙解释道:“这小孩江畔,据说是七年前江湖盟的余孽后人。”

    徐晓仁眼睛亮了起来,说道:“立马派人出去打听消息,给我紧紧的盯住江湖令的任何消息,一点也不能放过。”

    “是老大。”男子走了出去。

    “江湖令一定是我的。”徐晓仁阴险的说着。

    一山中的寺庙中,一和尚身穿袈裟,一手里敲着木鱼,一手拿着佛珠,最里面念念有词。门外一穿着袈裟的和尚走了进来,说道:“,阿弥陀佛,善成师兄,听戒律堂的弟子说,江湖令重现江湖了。”

    敲木鱼和念佛经的声音戛然而止,佛像面前的老和尚重重叹了口气:“哎,缘来缘去,终究还是要来的,江湖令一出,不知道江湖上又要死多少人了。”随后闭上眼继续敲木鱼和念佛经。

    “我们少林要如何应对,善成师兄。”

    “善易师弟,约束好门下弟子,切勿参与。”

    “是,掌门师兄。”善易行了个佛礼,退了出去,不一会寺庙的钟声响了起来。

    老方丈法号善成,无人知道他的真实名字,也无人知道方丈功夫的深浅,只知道平日里面方丈都是面带慈祥,和蔼可亲的。善成方丈眉毛胡子都白了,身材高大,看上去整个人是精瘦精瘦的,脸上有些许的老人斑。寺庙名叫明仁寺,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少林从来都是慈悲为怀,所以江湖人士对少林多有尊重。

    整个武陵郡的雪越发的大和持久了。江城基本上每天都在飘雪,江畔已经在一天天中适应,他不能被人发现真实身份,庆幸的是没几个人见过他,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身份的。天越发的冷了,江畔身上破烂的棉衣感觉要招架不住了,某天夜里,冷的他睡不着,就默默的背起江大锤给他的书里面的内容,想着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感觉没这么冷。

    没想到这一背起来,整个身体就开始暖起来了,于是江畔有事没事都会在心里面背着这本书。每晚背几次,第二天醒来,江畔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江畔就在这种习以为常,又胆战心惊的日子里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三年后.....

    “哈哈,来啊,宋有顷,你怎么这么慢。”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少年在池塘里面光着身子在游泳,后面有一个大汉跟着。

    少年就是江畔,此时的江畔皮肤黝黑,身材消瘦,个头比同龄人高了半个头。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出江畔是一个机灵的人。

    此时正值春天,梅花已经不知去向,岸边的杨柳随风摇曳,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像是再跟人们诉说着夏天的到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畔宋有顷两人在河里面嬉戏着,旁边的池塘,荷花正在含苞待放;随风摇曳的杨柳像散开在水中的墨水一般,很有水墨画的韵味。知了的鸣叫,宣告着它们才是夏天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