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女嘉宁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御书房久没有回音,然说出去的话已无收回的余地,指不定就与陛下的打算不谋而合了呢。

    如此一想,刘老太爷越发平静,微微颔首静候龙椅上的人开口。

    梁帝忧思甚多,其他人亦心思各异。

    不论私下里如何,至少明面上,靖王殿下显然更偏陛下,且漠北交于李书砚之前,本就受靖王殿下管辖,冠的还是安国将军的名号,乃先帝亲封,世袭罔替。

    与其说契丹一族忌惮李书砚,倒不如说是忌惮他。

    尤记得他奉召回京的头一日,身上的盔甲还没来得及换,血迹斑斑,连缝隙都是,硬是将银白色的盔甲染成了暗红。

    得要杀多少人,才能落得这幅姿态啊。

    凡见者,何人不怕,何人不惧。

    自那时起,他便多了个“活阎王”的名号,绝非空穴来风。

    太后一派尤其畏惧,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开口才能既不惹祸上身,又能让陛下将此事暂压,留后商议了。

    拼着丢了漠北,也决不能再让靖王殿下出征!

    “陛下,臣以为不妥。”

    依旧是举荐李书砚的那位文官,再次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靖王殿下的确威名在外,战功赫赫,压的漠北周遭众多族部动都不敢动一下,但照此下去,世人岂不……岂不只知梁国有位靖王,不知有陛下您这位明君。”

    此话可称得上是忤逆了。

    刘老太爷向来沉得住气,都禁不住皱眉看他一眼。

    太后身边的人,都如此蠢么。

    他一番“谏言”,不止刻意抬高了靖王,更间接将相府拖下了水。

    陛下不认可还罢了,若听信了他的话,靖王和相府都得扣上谋逆的帽子!

    “靖王殿下曾在先帝面前立下重誓,终其一生镇守漠北,守好大梁江山,除非必要,否则绝不踏出漠北一步,子孙后代亦是如此。当时陛下年岁尚小,不得而知也就罢了,诸位大部分都是老臣,难道也不清楚?”

    “只是口头承诺而已,谁知道靖王殿下如今是何想法。相爷,事关社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刘老太爷冷哼,转身直面众人,目光直视正中央。

    “陛下乃真龙天子,自幼养在深宫,学的都是帝王之道,以民为重,以社稷为重,靖王殿下则截然不同。他幼时就去了漠北,一刀一枪拼下的军功,绝非你等轻描淡写几句话就能抹去的,更非李大人口中言而无信之辈。”

    换言之,靖王真要皇位,其他人再优秀,也没机会。

    恰巧,梁帝就读懂了背后的意思,顷刻间,一把把刀子没入心口,需得抿紧双唇,握紧双拳,才能压制住心头怒火和掩于内心深处的自卑。

    陆淮山的承诺他不是不知道,但他自幼便一直活在这位皇叔的阴影之下,无形中早就成了执念,才会在继位后,不管不顾召人回京。

    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给他些许安全感。

    没有刘博远一番似提醒似警告的话,他永远都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妥,甚至可能做的比现在更过分。

    下方争论仍在继续,梁帝闭闭眼,依旧不愿放虎归山。

    他深知,陆淮山,是他控制不住的一匹恶虎。

    刘博远看着他长大,教过他不少为君之道,怎么会不懂他的忌惮与担心。

    可眼下大敌当前,私人恩怨通通都要往后站。

    紧接着,他就抛出了最后的定论,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定论。

    “陛下,老臣年轻时,曾随先帝出征,讨伐的,正是契丹。”

    梁帝猛然抬头,眼底满是错愕。

    父皇曾御驾亲征?

    “大梁与契丹的恩怨绝非一朝一夕,他们对我大梁子民造下的孽,史书中亦记载的清清楚楚。大梁可以同其他任何族部讲和,契丹,绝无可能,此乃祖训!恃强凌弱是人之本能,陛下以为,还有比靖王殿下更合适的人选吗?”

    “陛下!还请陛下三思啊!”

    李大人回过神又开始嚎了,刘博远看都懒得看他,只轻飘飘几句话彻底堵住了他的嘴。

    “驸马姓李,李大人亦姓李,你又如此推举驸马,究竟意欲何为?”

    只刘博远怎么也没想到,他尽心尽力辅佐的帝王,会亲手将自己奉若珍宝的宁姐儿推入“深渊”。

    ……

    御书房内有多诡谲云涌,相府就有多和谐。

    在牛氏的帮助下,刘嘉宁顺利揪出了府中细作,人就藏在杨氏院中,普通到不仔细查压根发现不了。

    未免引杨氏伤心,刘嘉宁和牛氏说好将此事瞒了下来,还顺道肃清了整座相府。

    为此,老夫人又开始闹了,她最疼爱的宝贝孙子亲子哄都不见效果,扯着嗓子非得让牛氏把她院里的人还回去,嗓音又尖又细,恨不得传出去几条街。

    刘嘉宁被她吵的心烦意乱,接连几日天不亮就出府,直到日头西落才回。

    牛氏对此欣然同意,作为二婶,她对宁姐儿既喜爱又心疼,恨不得事事以她为先,连亲儿子都顾不上了。

    反正奕哥儿皮实,磕了碰了也从不喊疼,好养活的很,女儿家多金贵啊。

    一日,牛氏得了空闲,拎着刘嘉奕就是一顿耳提面命。

    “老太太这有为娘应付,你不必再去了,趁着还未进羽林卫,多陪陪宁姐儿,她和锦棠同为女子,便是有功夫傍身我也不放心,你多盯着些,最好能跟着一起,碰到打不过的,帮着挡剑挡刀也行啊。”

    刘嘉奕嘴角微抽:亲娘,我真是你亲生的?

    “你还别这么看着我,我可没跟你开玩笑。女儿家哪有不爱美的,留点伤疤都难受的不行。宁姐儿明眸皓齿,我可舍不得她受伤。”

    刘嘉奕抬头望天,长出一口气。

    他果然不是亲生的。

    见他走神,牛氏用力推了一把,把人推的直踉跄。

    “别不当回事!我告诉你啊,从今天开始,宁姐儿若受半点伤,我可饶不了你!”

    刘嘉奕用力挠了几下脑袋,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他也想知道长姐最近在忙什么,总是早出晚归不说,身上还带着股熟悉的味道。

    “臭小子,话没说完呢跑什么!都记住没有啊!”

    “记住了记住了!”

    刘嘉奕不耐烦挥手,脚下步子更快。

    又不是小孩子了,能不知道保护长姐么!

    哎,啰嗦得紧啊。

    他到的时候,刘嘉宁正套了马车准备出门,见到他目露疑惑。

    “你怎么过来了?”

    这个时辰,难道不该陪在老太太身边?

    刘嘉奕在她面前一贯不知该如何撒谎,却也没傻到把实话托盘而出。

    “祖母睡下了。我好久没出门,实在闷得慌,听说长姐也要出去,想着蹭个马车,也方便。”

    刘嘉宁挑眉,算是认可了他的说辞,尽管满是漏洞。

    不出意外的话,应是二婶担心她,特意让人跟来瞧瞧的。

    “马车行的慢,免不了颠簸,不比骑马,你若不嫌弃就上来吧。”

    “不用不用!”

    刘嘉奕松了口气,连连摆手拒绝,扶着她上去,一个转身坐到了车辕上,将车夫的位置占了。

    “我为长姐赶车,保证不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