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王莽 » 第三十一章:遇县城

第三十一章:遇县城

    百里小县而千里大城,越发靠近县府官道旁的庄子就越多,大军离开文庄后的三天里,基本上每天就会遇到一个庄子,然后王莽总是会简单“交涉”一番后……就进行补给。

    但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有“脑壳”,还是有些笨蛋总是想要“一”毛不拔,然后就被王莽把毛给拔完了,甚至还有一家被王莽直接给抄了。

    总体来说战绩不错三杆零,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就没超过一个小时的,围墙之上脑满肠肥的地主,从开始的得意洋洋嘲讽脸变得恐慌万状,抖着全身肥肉跪在王莽面前求放过。

    但是王莽还是一个比较民主的人,一个人该不该死这是王莽无法决定,所有他交给了那些被地主欺压的农户。

    然后……

    王莽的队伍里又多了一批人,一群手染鲜血衣衫褴褛却目关坚定的人,这些流浪的人儿为一碗饭奔波,为王莽虚无缥缈的誓言奋斗。

    一个誓言将一群人黏在了一起,并肩而战同步而行,雪地行军热汤饱食让瘦弱的人慢慢强壮起来,但是没有过多的武器也成了五圣军现在的问题。

    虽然在路上“补给”了一批铁料,但是其数量远远不够装备现在的全军。

    五圣军人数在这几天内迅速“膨胀”,真的是膨胀了,从六七百人到现在的两千多人,五圣军总人数涨了三倍都不止!

    好在粮食充足,在这一路乡绅的“资助”下完成了军粮的筹措,不但满足了大军行进一个多月的食物,还有肉食盐糖调料布匹的补充。

    地主的“热情”让王莽感慨万分,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啊!王莽决定自己的脾气还要在差一点,一定要让他们先动手,然后……嘿嘿嘿!

    正所谓一而在再而三!多次的重复实践,让王莽对这种小型土制城墙的攻破有了一定的经验。

    注:小型这里指不到四米高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玄武营的盾牌防御下,把战地推进到城墙五十米(百步)内,然后直接利用朱雀营手长的优势进行火力压制。

    面对装备简陋的庄丁,这套攻城方式可谓无往而不利!

    在朱雀营的火力压制下,庄墙之上根本就不可能组成有效的防御,特别是在朱雀(狙击手)的点名下,更是让庄墙上好像空无一人一样。

    没错都是同样的步骤,主攻的玄武营还有朱雀营士兵都熟了,看着循序渐进的战况青龙营(搬梯子)的都开始热身了。

    经过三次的“激烈”的战斗,却只斩敌二十三人让诸多射手郁闷不已,都只怪庄丁太猥琐了一点冒险精神都没有,死了几个人就再也不抬头防御,不杀俘虏不杀老弱妇孺这是军规,当然五圣军的性质还是比较纯洁的,在加上王莽平日灌输的理念,让这些本是普通流民农户的军人多了一分骄傲,他们不想在自己的军功添上一笔糊涂账。

    “哎~战斗就是如此简单!”王莽没错站在晒场上都要感慨这么一句,毕竟真的是太轻松了!

    让新兵都有一种感觉,五圣军真的是太强了强到爆炸的那种,每战必胜的加持下士气呈现正比上升。

    这里临时招募的新兵,其实不完全就是五圣军,毕竟他们还没登记造册定制军牌,他们还不算士兵他们是杂兵凑人数当炮灰的那种。

    这一点王莽其实也和他们交流过,即使是炮灰这些流民也应下来,其原因就是王莽的一个承诺:凡是阵前斩敌一级或满三个月者,可入五圣军!

    五圣军军人和没有身份的杂兵,其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的,一块刻满信息的铜护额把杂兵和战兵划分开来。

    这块身份牌代表的东西,让这群一无所有的农民太过于渴望,它代表着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个名额一个编制一个公平的平台,一份在这腐败不堪世界中难得的……公平!

    越是处于底层就越发渴望公平!

    在明朝来说五圣军的福利,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军队了,不论是现在还是主帅口中的未来,都值得让这些在黑暗中的人去维护。

    五圣军福利如下:

    每日饭食与王莽同等同食共餐,只是职位勋章不同分量不一样而已。

    武器甲具的配置,分配到合适的营中会发放上好的武器,还有一套全新的棉甲用于御寒和防御。

    随着身份牌的发放,士兵也将战功记录系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工”智能平台。

    军功代表着战后发放的土地,代表着军队中升迁的标准,这些就是杂兵门所希望得到的,得到属于他们在五圣军中的身份。

    君不见,现代社会一些虚假计划都有人相信投资,这古代一份可行性很大的计划会没人信吗?

    这一路上,杂兵慢慢的融入五圣军的队伍,让原本的战兵多了几分骄傲,又让杂兵多了几分渴望。

    路虽漫漫,但五圣军却多了几分生气,这是大量杂兵“涌进”的结果,行军也多了几分喧哗和臃肿。

    大量杂兵加入减慢了行军速度,使五圣军在路上行进了几日,才遇见路线上的第一个县城:扶风县(虚构)。

    扶风县城高两丈有余,是一个标准的小型县级城墙,城内驻扎的门卫衙役大概有……五十人,扶风县这里有战斗力的就是五十多人的一个地方团练民兵(半官方)

    是扶风县出去的老兵,因伤退伍后组织的类似于衙役,靠挂在县衙的编制内(衙役狱警之类的),这是由全县供养的一支战兵,久经沙场的老兵虽有伤残,但在家乡休整多年战甲具齐全战力还是不俗,是现在扶风县内最强的保障。

    当然一般这种离边关卫所较远的小县城守备一般依靠民“兵”,也就是城中大户人家的家丁还有护院,必要是县令还能召集县民进行守城。

    扶风县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外有护城河,所有城门皆是用吊桥为门。

    此时为九月之末,鞑子入关多时扶风县虽地处相当偏僻也得到些风声,这些年不太平城内外都有些守备暗哨什么的,城墙之上有兵卒(明哨)站岗放哨除却普通装备,每一门的城墙之上还有两门小口径滑膛炮。

    扶风县依水脉平地而建,无大险可守但视野辽阔,五圣军一行两千于人浩浩荡荡而行,早就被放哨士兵发现通知县令关闭城门,五圣军为靠近县城一里之内,县城之中早就严阵以待。

    扶风县现在的县令:李晨曦字厚德今年二十有九,是一个标准的儒家读书人,年少多才连中两元官运亨通,但应为受不了朝廷上的浊气,才被排挤到这个偏僻小县为县令。

    当了几年县令也算有声有色,但是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升迁,这两年他也断了升官的念头,开始细心经验着这偏僻的扶风小县。

    水利、道路、商贾、团练凡是对扶风县有利的他都会去尝试,李晨曦不但严于律己还宽以待人,秉公执法却不失人情味被当地百姓称赞。

    李晨曦此人身高一米七几,平时不穿县令的官袍,而是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青色长袍就像一个普通寒门读书人一样,喜欢专研经典手上总是拿着一卷泛起毛边的诗经,他现在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不远处驻扎的五圣军军营。

    脸形瘦长且面白无须五官清秀颇为英俊,近三十年的岁月好像没对他留下什么痕迹。

    看着城外驻扎着不少来历不明的军队(没有军旗),特别是有几百兵甲整齐亲兵一样的士兵,李晨曦就感到有几分不妙。

    这两千来号人有近三层亲兵级甲士,披甲持锐气势不凡颇有精锐之气。

    如果对方意图不轨,这扶风县恐怕是守不住了……届时城破我李晨曦身为县令死则死已,就是可怜了这满城百姓……

    李晨曦忧心忡忡的问着他身边的“专业”人士:扶风县团练(地方民兵队队长)李安全。

    “李团练依你看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团练原名李安全农户出身,他少年家贫然后参加了募兵,在军中厮混了十几年也有几分勇武,可就是没钱打点上下,用十几年的功劳也只是换来了一个小小试百户。

    这还是应为他在战场上,应护卫上官应此受了伤瘸了腿,才被升为了试百户,三十好几的李安全深感沙场昏暗,激流用退和一批伤兵老兵回家了。

    回到了地处偏僻的扶风县,当地正值李晨曦上任正需要人手,李安全与李晨曦之又是同姓,两人一拍即合整顿扶风县就此开始了。

    一支衙役编制的老兵,在本来防卫虚弱的扶风县内冒了出来,日常维护县内治安打击黑恶势力,就是这支老兵的任务。

    短短几年内扶风县风气大改,要不是天灾人祸不断,这扶风之地恐怕就成了人间美境。

    官不欺压公正廉洁,吏不仗势奉公守法,兵不乱民亲如一家,三者相合扶风良地!

    只是……今天恐怕……

    “现在情况不名不宜妄动,虽其无攻城器具但据守扶风不可取,还是和他们谈谈吧……”

    临近四十的李安全,两鬓斑白的中年汉子看着老态毕现,背虽微驼但身穿深色甲衣其气势依旧不凡。

    围墙之上还有十几名,手持硬弓身穿暗色甲衣,眼神锐利气势非凡。

    百战老卒心不死,厚甲硬弓血气升

    身后家园无需退,敌众我寡意志坚

    五圣军现在驻扎在,扶风城外五百步开外的一片空地上,王莽令全军戒严就地扎营严阵以待!

    相对于扶风县中的严阵以待,王莽则在中军与智囊团进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