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袍战神陈庆之 » 第二章、设局得书

第二章、设局得书

    两人垂头丧气的回来,各自回家。陈庆之听到自己父亲为了自己,跑了几百里路借书,却被人家耍弄,空手而归,于是决定想个主意,为父亲出口气。于是,他找到父亲及其好友刘文道,认真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询问是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了解完后,陈庆之回到自己房间,一个人对弈着,并思考如何对付刘大宝。两局棋下完,陈庆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看来是想出了对付刘大宝的计谋。他立马找来父亲商量,当陈父听完儿子的计谋,赞许之色,溢于言表,两父子认真的沟通每一处细节,全部过了一遍后,两人决定明日开始实施计谋。

    几日后,刘大宝府上的仆人刘三在街上买东西,忽然迎面走来两个邻居,邻居手上都拿着书,跟他说:“快叫你们老爷拿书去换钱了,一书一金,百书百金啦!”刘三一脸疑问,问道:“什么一书一金,百书百金?”其中一个邻居抢着说:“啊!你们刘府还不知道啊!隔壁国山县来了一个有钱人,准备建一个我们齐国最大的书院,到处买书,现在只要是他们书院没有的书,他们愿意重金买下,听说价格都出到了一两黄金一本书,你说是不是一书一金,百书百金。据说古时候的竹简之书更值钱,十两黄金起啊!不说了,我们家里就这几本书,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换几两黄金回来”说完,他们拿着书扬长而去。刘三买完东西赶紧回府,跟老爷讲,刘大宝听完后,将信将疑,让刘三明日上街多打听打听,看是否属实。次日,刘三早早上街转悠,正当他不知道向谁打听时,突然看见一黑衣大汉捧着一堆书,急匆匆而过,他连忙打招呼问一问:“这位兄台,这位兄台···!”大汉听到后没有作任何停留,直接擦肩而过,回了一句:“有事,有事。”刘三心想肯定是赶去换黄金的,怕去晚了有相同的书,被别人捷足先登,就换不到黄金了。这时,又过来一位老者,破帽子下,花白的胡子,老旧的长衫,几个补丁,手里拿着一本书,晃晃悠悠的走着,嘴里还哼着“好书换黄金,黄金换好书啊!”,刘三怕人走掉,直接挡住老者的路,抱拳弯腰打了一个招呼,急切的问道:“老人家,刚刚听到您哼着好书换黄金,这时怎么回事呀?”老人家见有人拦路问事,就停下脚步,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猴一样的男人,看上去挺机灵的样子,回道:“小哥有所不知啊!隔壁国山县,有一位皇亲国戚,在用万金买万书,小老儿找遍家中内外,只找到一本床脚下的书,正赶过去换黄金呢!”说完,拿书在刘三面前一晃,就从他身边走过去。刘三听老人这么一说,脑袋瓜子一转,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疾跑几步,再次拦在老人身前,说:“老人家,你这么走,肯定要走好久,我们府上藏书数千册,有这样的好事,我们老爷肯定也会去换黄金,你跟我回府上,待我跟老爷禀明情况,到时,我们老爷就会用马车带着书去国山县换黄金,还可以顺路带上你,你也不用走得这么辛苦。如何?”老人家闻言笑容满面,点头的说道:“甚好!甚好!小哥,带路吧!”刘三就屁颠屁颠的带着老人回到府上,刘大宝正在府里来回踱步,想着用书换黄金的事。见到刘三回来了,还带着一个老头,不悦的说道:“我让你去打听事情,你怎么带个老头回来?”刘三连忙点头哈腰的回道:“老爷,这位老人家是我路上遇见的,他正准备去国山县,用书去换黄金,所以,特意带他回来,您可以详细的了解。”刘大宝闻言后,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点头的说:“嗯!很好,做得很好。”再看向老人,问道:“老人家,在下刘大宝,请问这个用书换黄金是怎么回事呀?”老人回道:“刘老爷,事情是这样的,昨日,我的一位老友来到我家,让我赶紧把家里的书,去国山县换黄金,说是有一位皇亲国戚要建一个最大的书院,要收集天下的书,只要是他们那里没有的书,他们愿意出一两黄金买书,让人家割爱,他们说准备数万两黄金,要换几万本书。我那个老友那了几十本书过去,有个十来本是那里没有的书,就换来了十几两黄金。说完还拿出黄金让小老儿我亮亮眼。那金灿灿的,真好看。可惜小老儿找遍家中,只找到一本书,还不知道人家有没有相同的。”刘大宝彷佛看见了一座金山,向他砸来,定了定神,又问道:“老人家,那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换黄金?”老人回道:“刘老爷,听老友说,书院的筹建处就在国山县大街上的国山棋院,过去了自然有人接待,很好找,听闻刘老爷府中有数千册藏书,何不找些书,去换些黄金回来花,这种事,可是千载难逢啊!用书换黄金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刘老爷应该立刻动身,这样好多换些黄金,去晚了,相同的书他们只收一本,就少换一两黄金了!小哥答应我,让我随老爷的马车一起过去。”刘大宝眼珠子又是滴溜溜的一转,奸笑着说:“老人家,府中藏书都是先祖传下来的,再多钱也不能换,要不然对不起列祖列宗啊!国山县我是不会去的,老人家还是自个去吧!”说完,示意刘三,吩咐道:“送老人家出府吧!”老人家摇了摇头,晃晃悠悠的自个向门口走去,一走出大门,只听大门哐铛一声关上了。老人家出门后,四下张望,边走边看的向刘府后门而去,远远的看见刘三正赶着马车停在后门口,把轿厢的卷帘打开,不一会儿,就有人捧着一摞书放到马车轿厢里,接着,第二个人捧着书出来了,第三个、第四个,最后出来的是刘大宝,他也捧着一摞书,往马车上的轿厢里钻。就这样,刘三坐在前面赶马车,刘大宝坐在轿厢里,还有他的几百本书,立马启程往国山县去。看到这里,老人家挺了挺胸膛,回头大步流星而去,接着他把胡子一撕,帽子一摘,塞进衣袖,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分明就是刘文道。

    刘大宝日夜兼程,中途都不带休息的,只用了一天,就赶到了国山县。来到县大街上,刘三找了个路人打听国山棋院怎么走,路人往前指了指。很快,来到国山棋院门口,刘大宝留下刘三守着书,他走进棋院。只见里面一个偏堂,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山书院筹建处,牌子旁边正有许多人排成两队,一对人都拿着、捧着书,后面还不断有人拿着书来排队;另外一队则是人手一张纸条。刘大宝探头往里面一看,两排对的最前面都有一张桌子,一边是收书登记的,一边是根据书的数量发放黄金的,发完一盘黄金里屋马上有人又端出一盘黄金,刘大宝看得眼冒金星,直流口水。这是走来一个巡逻的打手,把刘大宝往屋内挤的身子拽住,往外一推,喝道:“排队去,不许插队。”刘大宝没办法,只好排队,旁边的人看到他手上没有一本书,就问道:“你书都没有,排什么队?不是来存心捣乱的吧?”刘大宝嘿嘿一笑,得意答道:“门口有一辆马车,堆满了书,排队轮到了我,我自会叫人把书搬进来。”旁人一听,马上投来羡慕的眼光,惊叹的说道:“一马车的书,那可发大了,起码是百两黄金啊!”刘大宝听着很受用,却不再理会他,咪着眼睛,感觉在数着黄金。越往前,里面的情况就看得越清楚,原来,书拿过来,先登记,再把数量、书名写在一张纸条上,待这边核对书的大致内容有没有重合的,之后,拿纸条来换黄金,没有通过的,就把自己书拿走。所以,另外一对拿着纸条的,有人拿着黄金兴高采烈的出去,而拿回自己书的人,则是垂头丧气的离开。刘大宝注意到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个子,不满意拿回自己的书,悄悄的掏出一锭银子,从桌子的旁边塞给发放黄金之人。里面的人收到银子后,便把书收起来,给那人发了黄金,这番操作,看得刘大宝不禁又奸笑起来。那个人拿着一锭黄金快速离去,后面的人兴奋的递上条子,发黄金的人一看条子,双手把条子一搓,往他脸上扔过去,生气的说道:“昨天送来的两本书,今天就想领黄金,你是想钱想疯了,我们每天收一千多本书,都要仔细核对,看有没有相同内容的,这都有上万本书没来得及核对。滚,过一个月再来。”这个人不断点头陪笑,拱手致歉,紧紧的抓住条子后,飞驰而去。刘大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边好不容易排到他,他让登记之人稍等下,就小跑到门口,让刘三把书一摞一摞搬到登记的桌上,两个登记之人见这么多书,就叫来几个帮手,认真登记起来,刘大宝瞅准时机,拿出两锭白银,悄悄的从旁边塞给发黄金之人,此人见钱眼开,会意的点点头,起身看向隔壁桌登记的名字,细细的说了一句:“刘大宝,十天后过来取黄金。”之后,他就若无其事的忙去了。刘大宝喜滋滋的等着登记,嘴里哼起来:好书换黄金,黄金换好书!好书换黄金,黄金换好书!好书换黄金,黄金换好书!登记完,刘大宝拿起纸条一看,竟有十余张纸条,总数量有三百六十二本之多。刘大宝继续哼着,在周边一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带着刘三,登上马车,回家去了!

    回到家的刘大宝,得意之极,嘴里哼个不停,心里那个美啊!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太聪明了,忽然,他又想装一车书过去,他的夫人见状,就讥笑他:“你是不是傻啊!前面的黄金还没有收到,又装一车书过去,人家会怎么看你,拿到上次的黄金再送,又有何妨?”刘大宝被说的不高兴,骂道:“妇人之见,懂个屁。”嘴上说着,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再想送车的事了。而事实是,就算刘大宝再装一车书来,也找不到人了。原来,这是陈庆之设的一个局,他针对的就是刘大宝的小气贪婪,藏书不借,肯定就是为了钱,所以,先找人放风,杜撰出用书换黄金的美事,刘大宝知道后,肯定会自己往里钻。就在刘大宝离开国山县的时候,国山书院筹建处的一帮人哈哈大笑起来,真正交书的人只有刘大宝一个人,其他的,都是托,排完了又来排,所谓的黄金是元宝状锡锭包上铜箔,也就是做了两盘,发完了又收集起来再发,而刘大宝塞来的两锭银子,足有三十两。、陈父、陈庆之从后屋走出来,把两锭银子,让人换成碎银子后,就发给所有帮忙之人,把这些人乐得哦!随后,他让大家把借来撑场面的书全部按名单还回去,两父子叫了一辆马车,把刘大宝的书都装上车,快乐的回家去了。隔日,刘文道回到国山县,直奔陈庆之家中,得知刘大宝送来了三百六十二本书,那个笑得哦!两人说道,提着特产上门都借不到一本书,现在倒好,自己亲自把几百本书送上门,还不用还。两人心中别提多痛快,对陈庆之的喜爱,都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刘大宝约定的十日到了,兴冲冲的来到国山棋院,一看傻眼了,只有下棋的人,哪有书院的人,更别提什么黄金了!刘大宝拉着棋院的每一个人问,都是一问三不知,别院只是听说有人租了一个下午而已,其他的,就没有了。刘大宝气得呀,立马转身来到县衙告状,县令听到是他自己跑来送的书,自己悄悄塞给别人的银子,纸条上没有任何的落款,什么证据都没有,随即骂了一句“自作自受”,命衙役把他打出县衙。刘大宝回到家中,大病一场,刘三找到之前的两个邻居,邻居表示自己也是道听途说,去了国山县连门都没有找到。

    正所谓:视书如命书难借,视财如命财会空,送书容易无需还,下棋之人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