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袍战神陈庆之 » 第十五章、初露锋芒

第十五章、初露锋芒

    不久,白袍军表现的机会来了。

    安西王元树上书向梁武帝请命出征,有信心拿下北魏军事重镇-寿春,之后,北魏的门户就打开了。看着元树的信心满怀,恰逢梁武帝正觉得自己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于是欣然同意。

    同时,为了测试白袍军的战力,任命元树为主帅,陈庆之为本次军事总管,率领白袍军及两万军队前去协助攻城,拿下寿春。

    元树本是北魏皇族,因皇室内斗,在梁朝成立不久就过来了,在这里一呆就快二十载,他有感武帝的厚待,总想做些事,来回报武帝。

    元树长相英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翩翩王爷,一直是个很有激情的人,对于领兵打仗有些狂热。经常向武帝请命上战场,他希望通过战场淬火,成为名震一方的大英雄!

    寿春归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所管辖,统兵五万,他随即派出长子李长均率军三万,前去迎敌。

    李宪是一名老狐狸,当他知道梁朝派安西王元树和陈庆之前来攻城,立马打探到消息,此两人几乎没上过战场,陈庆之之前还在彭城大败一场,于是就想让儿子练练李长均瘦瘦高高,有些病怏怏的,自视清高,脸上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神情,平时也总是拿着兵书训人!他一直觉得兵书上的招数奇妙,可以轻易击败对手,想到这里就心痒痒。

    这次终于等到机会,他带着三万人马来到寿春,却没有与寿春守军合兵一处,共同保卫寿春。

    他来到寿春,处心积虑的,是该如何全歼敌军,来一场大胜证明自己。

    来到寿春附近后,就命士兵分别在两处建两座土城,两城和寿春互呈犄角之势,如果敌军攻其中的一座城,那么另外两座城就会前来接应,一起围而攻之。

    看着自己的杰作,想到马上就能建功立业,李长均露出了自己的牙齿,得意的笑起来,来到寿春一边吃喝享受生活,一边等待好消息。

    元树、陈庆之率军来到寿春附近,先安营扎寨,自己带着清风道人、宋景休和鱼天愍查看附近地形来。

    看到寿春旁边,竟然还垒起两座土城,三座城呈三角形,应该是相互为犄角,相互保护。陈庆之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这么古老的战法,竟也被搬出来,且就在眼前,这名主帅肯定就是一名书呆子了。

    想到这,陈庆之心中不免多了几份胜算,于是,他回到营帐,坐在棋盘前,同清风道人下起围棋来,两人不时的讨论,针对魏军主帅是书呆子的性格,思考破城的计谋。

    几局棋后,两人忽然抬头相视一笑,心中闪过两个字:有了。很快,陈庆之连同清风道人、宋景休和鱼天愍来到安西王元树营帐,几人听了陈庆之的计谋,觉得可行,只有元树嫌太麻烦了。

    陈庆之就跟元树说:“王爷,我们如果直接攻城,一则伤亡太大,二则极有可能被包围,导致攻城失败,全军覆没,到时我们就对不起皇上了!

    兵者,诡道也!他们虽有三座城,互成犄角,我们先佯攻一座城,其他的会过来救援,我们再诈败,每日复之,他们一则会疲之,二则会轻敌,届时,我们重兵攻城时,自不会有救援,我们就可破城,破城后,我们再装成溃兵,进入其他二城,擒住魏军主帅,三城皆可拿下。”

    元树心里没底,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遂同意了此计谋。于是,陈庆之带领大家把所有的细节推演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陈庆之就安排起各自的行动与目标。

    为了防止历史重演,陈庆之派一小队军队保护好元树,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在营帐中等候好消息。

    次日上午,宋景休带着数千其他将士来到其中一座土城前,梁军所有人拼命叫骂着,嘴里不断喊着要攻城。

    土城守军赶紧向梁军射箭,并让人赶紧通知其他两座城的人,赶紧过来支援。土城下,梁军被魏军射的抬不起头来,也上不了前,只有拼命举着盾,当另外两座城的守军都赶到后,梁军又吓得全部撤离。

    首战轻松打败了梁军的攻击,李长均很是满意,得意洋洋给父亲发捷报。此时的他眼睛都快长到脑门上去了,也更加坚信自己的防守策略是正确的。

    下午,鱼天愍又率军来到另外一座土城前,一边叫嚣着,一边喊着攻城。自然而然,守军叫来了其他两座城的军队,也是用射箭的方式阻止梁军攻城,梁军也是一哄而散。

    就这样,梁军上午要攻一座城,下午还要攻另外一座土城,打完就跑,每天如此,反复折腾,后面其余两座城都懒得出兵救了。

    到了清风道人算好的攻城之日,这一夜,暴雨如注,电闪雷鸣,宋景休率领五千白袍军攻打一座土城,魏军还以为又是不堪一击的,一个个慢腾腾的。不料,这次攻城速度极快,魏军赶忙射箭,可是发现箭差不多都射完了。

    就在魏军手忙脚乱找木料、石块之时,却不料,只见一个个穿着白衣银甲的白袍军,一搭上云梯、飞索,就飞身攻上来了,彷佛神兵天降。

    闪电光照之下,魏军看到这些人戴着银色面具,身轻如燕,抢出如龙,魏军沾之即倒,且一波波的攻上城来,吓得喊道:“不好了!天兵天将来了!”

    其他魏军士兵听到喊声,肝胆俱裂,纷纷弃城而逃,有的士兵逃往另外二城,有的闭着眼睛乱跑,可能是想跑回家吧!

    清风道人和鱼天愍各带着数千换好魏军甲胄的梁军,分别跟着溃兵跑向二城,到了城门前,死命的拍门,守城的魏军一看,自己人,赶忙开门,大家蜂拥而入。

    鱼天愍混进入的是寿春城,进入后,他抓住两名守军,问清楚了主帅府,就率兵杀过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长均还在呼呼大睡,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成了梁军的俘虏,被押着往城墙上去。

    李长均在城墙上瑟瑟发抖,魏军见主帅被抓,也就无心抵抗,纷纷投降,就这样,梁军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就拿下寿春。

    另一座土城也被清风道人带领一队军队轻松拿下。

    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坐立不安的元树耳里,安西王大喜,急忙安排八百里加急,把捷报传回朝廷。

    陈庆之入城后,立刻安排人送信给豫州刺史李宪,让他投降献出豫州城,否则就杀了他的长子,攻打豫州城。

    李宪接到信一看,傻眼了,本来每天儿子都会送来捷报,把梁军打得如何如何惨,感觉和自己料想的差不多,怎么一夜之间,寿春就城破了,人也被抓了。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头上、脸上不断冒着汗,心中快速盘算,经过衡量,还是保儿子命要紧,答应了投降,并把豫州城献给梁军。陈庆之让元树镇守寿春,并留下一万梁军,自己则带着白袍军及一万梁军,往豫州城而去。

    清风道人安排了一个入城仪式,让白袍军入城后演示了一下,两边观望的豫州百姓和李宪父子及魏军长见识了,只见威武的白袍军长枪、宝剑尽出,观望之人颈脖间悉数感到凉风吹过,皆心中大骇。

    白袍军行动整齐划一、丝毫不乱,剑枪挥舞间,煞是好看。舞毕,白袍军尽喊:“天兵天将助梁军,平定天下人心归。”

    此口号一出,迅速传播起来,魏军、百姓都说是天兵天将来帮助梁军来了。

    陈庆之让人给所有魏军发话,凡是加入梁军的,一律既往不咎,凡是想回家的,脱下军服、放下武器就可以,还可以给路费,但以后不得再加入魏军,否则今后遇见必杀之。

    见识了梁军的强大战斗力,五万魏军加入者十之八九,仅有不到六千魏军放下武器,卸甲归田。

    随后,陈庆之发告示,任何官兵均不得扰民,否则重罚,老百姓也可以自由进出城,恢复正常生活。

    梁军是天兵天将的传闻很快通过老百姓、遣散的魏军士兵传遍了四周,且越传越玄乎。周边的城池听到梁军来了天兵天将,竟然一下子把两座大城池寿春和豫州都给占了,那些魏军的守将、士兵被搞得人心惶惶。

    陈庆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很快从豫州出兵,往南义郡而去。当白袍军出现在南义郡城池前,天兵天将的传说早已让他们惊恐不已,这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守军,守将很快带着士兵出来直接投降,陈庆之把豫州的那套再玩了一遍。

    接下来,寿阳、汝阴郡、潐郡、马头郡等等无不是望风而降。就这样,陈庆之一等人就为梁朝拿下了、寿春、豫州及周边52座城,并让近八万魏军加入梁军。

    稳定这块战略要地后,元树、陈庆之就带着李宪、李长均等一众魏军降将回建康复命。

    来到朝廷,此刻的武帝意气风发,心中霸气横生,回想自己建立大梁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占到北魏什么便宜,这次一下子就收了北魏的五十二座城,心中的气终于出了,照这样下去,统一天下也指日可待啊!

    武帝重赏了元树、清风道人、宋景休和鱼天愍等一众人,全部升官,赏千金;也把李宪、李长均及其他魏军降将调离边境,把家眷接来,到内地做官守城,赏百金,一众人也是感激第零;

    最后武帝册封陈庆之为东宫直阁,辅佐太子,并赐爵关中候,赏万金;其所属白袍军所有将士均赏银百两。

    陈庆之领赏后,把自己的赏金给到清风道人、宋景休和鱼天愍,让他们给所有白袍军将士分下去,白袍军将士又是一番群情激昂。

    正所谓:天兵天将白袍军,攻城略地五十二,一声口号竟无敌,兵不血刃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