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贾太监监国 » 第22章金陵肖家

第22章金陵肖家

    太子有错吗?

    错就错在杀了兄弟。

    但如果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子,如何能成为太子?

    一个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来上位。

    大皇子的儿子有错吗?

    毕竟童言无忌,口出狂言而已,但却死了。

    是谁该为此次事件负责?

    这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文武百官,无人敢吱声。

    杀太子?

    不敢。

    废除太子,可以,但谁能当上太子?

    当上太子后,是否就要忍受其他兄弟的童言无忌吗?

    那岂不是要变成一个柔弱的皇帝?

    这就是这个事件的难点、

    这也是其他城里讨论的几个重点议题,毕竟如今的武国言论自由。

    驳的点也是皇子犯法与民同罪。

    支持的点,是皇权不可侵犯,武国下一任君主需要以为杀伐果断的主,而不是怀柔的君主。

    毕竟,贾公公曾经说过,武国有望在下一任皇帝身上实现大一统的局面。

    这如何不让武国百姓兴奋,骄傲与自豪?

    曾经许多人觉得这个宦官把持朝堂早晚出事,结果贾公公居然突然消失了十年。

    如今,回归了,看样子,太子的这次事件,大皇子造反的事情,应该就这么几天有了结论。

    至于,两位兄弟,如何谈,贾富贵只能说,顺其自然吧。

    天要亡武国,无人拦得住啊。

    就好比韩国,在这十年里,苟延喘息的,最后还是被楚国给灭了。

    理由居然是韩国送的公主下毒杀了楚国皇子......

    用一个皇子的命,来了攻打韩国的理由。

    如今,武国,又一个皇子的命,掀起内战的号角。

    两兄弟总算见面了。

    至于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唯一知道的一点,那就是武国分家了。

    一分为二。

    这是其他六国希望看到的。

    强大的武国,如今失去了争霸的地位。

    大皇子登基,国号霸。

    匈奴毁约,在边境掠夺起来。

    大皇子挥军南下,向楚国发兵,理由是楚门关外的兵力驻扎过多。

    楚门关外,大门打开。

    霸子国旗闪亮登场,杀的楚国边关将士四处逃窜。

    一时间,在整个霸国,在武国内都掀起了一浪议论。

    一鼓作气,是大皇子的好战风格。

    没等楚国皇帝反应过来,一连攻下楚国五座城池。

    在同一时间,燕赵两国再一次联合,攻打强大的楚国。

    其他几国见势,秉着墙倒众人推的原则,楚国面临着六国的来犯。

    但楚国依然很坚挺,六面作战。

    楚国从之前韩国的城池里退了出来,回防。

    集中了兵力,派出了重兵抵抗了燕赵两国的猛攻。

    至于新晋的霸国,只是严防死守,不攻战术。

    其他几国,楚国派出了使者,商谈着。

    一时间,天下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有人说,楚国会成为下一个韩国。

    有人说,楚国能够度过这次危机,毕竟楚国人才济济,将领非凡。

    这些都跟贾富贵武官,贾富贵没有在京城停留,而是来到了金陵肖家。

    肖家族人齐聚一堂,原本对贾富贵有所怨言的此刻也没了声讨的底气。

    毕竟,这次的难关,需要眼前这个人来度过。

    他们不是外面看戏的平常百姓。

    他们深知,只要让大皇子,不,应该说等霸国皇帝在这次战争中谋取了好处后,武国接下来的所面临的必定是一场兄弟之战。

    这场仗,早晚的事情。

    肖家代表,现任族长,已经七十多岁了。

    肖家大厅内,坐满了肖家子孙。

    族长问道:“如今这局面,贤胥如何看?”

    问的人,自然是贾富贵。

    肖紫萱也在大厅内,和自己的丈夫贾富贵坐在了一起。

    贾富贵:“金陵可能呆不了,可能要迁移了。”

    厅内一肖家子弟问道:“姑丈大人觉得大皇子还会对我大武国发动战争?”

    贾富贵点点头。

    肖家大厅内落针可闻,这个消息他们多少知道一点,但对于贾富贵的承认,多少有点接受不了。

    战争,可不看你是否是金陵肖家。

    特别是肖家,刀在你脖子上,让你做出选择,无论哪一种,不是被唾骂,就是死亡。

    “肖家迁往何处?”

    “何处是安全之地?”

    “那我们就放弃如今的势力?”

    “是啊,前些日子,还有人发现了一块矿山,还未开发呢。”

    “都这个时候了,还惦记这蝇头小利?,等大皇子他们凯旋而归后,他手下的兵就是精兵,反观武国,十年来打过仗没有?没有,如何是他的对手?”

    “万一...”

    “没有万一,肖家人从来不报侥幸心里。”

    “我们听族长的,族长说往那里迁移,咱们就往那里迁移,肖家从来都是团结的,这个时候大家有气也要憋着,要一致对外。”

    “没错,肖家就是从团结才有如今的地步,这个时候,大家要一条心。”

    “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咱们在挣,肖家子孙这么多。”

    不知道是谁,问了一句,姑丈可有迁移之地的建议这句话后。

    众人纷纷看向了贾富贵。

    贾富贵点点头,站起身来道:“北境之地。”

    啊,哪里?

    为何?

    给个理由先啊。

    肖紫萱也站了起来,捂着贾富贵的手,贾富贵回过头来,拍了拍肖紫萱的手,继续说道:“如今最危险的地方是北境,因为被匈奴正在集结人马,对北境掠夺。但这是对武国而言,但对我们肖家而言,则不是。”

    为何?

    “很简单,因为肖家不是武国,代表不了武国,只要给北匈奴人许以好处,他们自然欢迎我们加入,甚至会给我们一处地方安置。”

    “放心,这事我先过去谈,谈妥了之后,你们在来。”

    可万一要是谈不下来?那我们有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所以做两手准备,我不在的期间,你们集思广益,想想还有哪里肖家可去。”

    好,兵分两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肖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他们召回了在外的族人。

    之前,贾富贵让弟弟们随着薛达才参军,是明智的。

    他的弟弟们,早早的就在北境之地安了家,还把父母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