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贾太监监国 » 第24章耶鲁名刺

第24章耶鲁名刺

    不下十日,贾富贵带着随从就来到了北境。

    薛家军的人,都认识这个传奇色彩的贾公公,一个放弃最高权利的人。

    薛家军自然不敢加以阻拦,放行。

    守城的将军得知,贾公公居然是要前往匈奴,于是安排一队骑兵沿路护送。

    这年头,鬼知道眼前的这位是奉旨办事,还是前来解围此次匈奴的犯境,无论是哪种,他们都不能眼看着贾公公涉陷,万一要是被追究起来,项上人头可是朝不保夕啊。

    毕竟这些日子,边城不太安全。

    而就算这样,贾富贵前往匈奴营帐的路上,还是被劫了下来。

    守城将军们,纷纷飞鸽传书给当今皇上得知。

    当今皇上接到飞鸽传书后,立马召开了紧急的群臣会议。

    薛达才得知后即刻起身,赶往北境。

    贾富贵目前是不能死的。

    当朝,大部分的大臣们,都是通过贾富贵的一系列的变革才站在朝堂之上。

    虽然贾富贵没有认他们。

    但他们不可不认贾富贵这个恩人。

    没有贾富贵,就没有今日的他们。

    自然也不会有如今繁华昌盛的武国。

    哪怕他们愿意牺牲贾富贵,关键武国的百姓也不愿意啊。

    贾富贵对于武国百姓来说,无疑不是再生父母的存在。

    在武国百姓当中,已经有人供奉,建功德庙了祭拜他了。

    他的声望,空前高涨。

    匈奴营帐内。

    此次坐在的不再是那个与贾富贵把酒言欢的耶鲁哈奇,而是他的长子,耶鲁名刺。

    耶鲁名刺看到将士们绑来的人,居然是贾富贵,开怀大笑的说道:“你们这群羊羔子,还不快松绑,你们可知眼前的是何许人也?”

    一名将士不知,上前拱手询问道:“敢问大王,这兔崽子是谁啊?”

    “你们十年前可曾听闻过,武国宦官监国。”

    “大王,自然是听过的。难道...”

    众人望着这个兔崽子,然后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啊.....

    耶鲁名刺摸着头哈哈大笑的说道:“没错,他就是曾经监国的贾太监,贾公公,羊羔子们,这次你们立功了,哈哈。”

    卧槽,这二个字众人脱口而出。

    耶鲁名刺来到松绑后的贾富贵面前,笑道:“多年不见,贾公公近来可好。”

    “托大公子的福气,还好。”

    贾富贵跟来的随从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耶鲁名刺挥手,将那人带了下去,严防看管起来。

    至于眼前的贾富贵,耶鲁名刺还是很礼貌的请了进去。

    外面不方便谈话,还是里面好、

    营帐内,跪在两边的少女们,起身退了出去。

    一声坐。

    贾富贵也没含糊,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耶鲁名刺摸了摸头发,撕牙咧嘴问道:“不知道贾公公此次前往,可是为了我军进犯的事宜?你要知道,父王只是答应了你十年,十年已过,我们不算违约吧,你说呢,贾公公?”

    “令父可好?”

    这是一句问候,在看来最正常不过,耶鲁名刺很直接的回了一句,还行吧,就是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老人家可是很想念你的,这十年里,派人打探你的消息,一无所获。

    “贾公公,你藏的让人好找啊。”

    “哦,我这不就来了吗?不知道可否让我见见你父王?”

    “与我谈也一样,如今我已经接受父王的日常事务,贾公公这是不信我呢?还是?”

    “这样啊,行吧,咱们喝酒,边喝边聊。”

    “好,十年前我就想与贾公公喝了,今日总算如愿以偿了,来,小王我先干为敬。”

    两人边喝边聊。

    贾富贵聊的大部分是子女问题,比如你生了几个?

    耶鲁名刺也摸不着头脑,转念一想啊,这是他来求他,他不急,自己急个毛线。

    所以,这次酒席,以家常为主。

    匈奴人,或许承认薛家军的实力,但要认可一个人,还是在酒席上。

    海量,作为一个男人最直观的判断标准。

    眼前的这位贾公公,耶鲁哈奇说过,此人海量,可惜是个宦官,不能匈奴就危了。

    这句话,不可谓不重、

    评价极其之高,让身为长子,被父王带在身边的耶鲁名刺,以贾公公的酒量为目标。

    两人喝的天翻地覆。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两人,不,最后连同几位将军也一起喝了起来。

    太丢脸了,扛不住这该死的太监,太能喝了。

    三天后,耶鲁名刺还是先开了口问道:“贾公公此次前来,不只是喝酒叙叙家常这么简单吧,有什么话,只管讲来。”

    被奉为上宾的贾富贵,只好放下酒杯,笑道:“不瞒大王,此次我前来,的确有事相商,当然,不是为了此次事件,而是决定拖家带口的来你这处安家的。你也知道,中原大乱战,楚国能不能抵挡住六国来犯,还要看哪位霸王能不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如若真能取了,这场战斗也不会停止,无疑你这里,是最为安全的。”

    “不知,大王觉得,如何?”

    贾富贵缓缓道来原由后。

    这个吗。

    耶鲁名刺,不好回答。

    战事,他们是知道的,毕竟有人通风报信了,至于报信之人可信程度,他们还有带商榷,但贾公公之言,坐实了报信之人。

    那么,贾公公为何会认为,他这里安全呢?

    这事,还是需要商榷,推敲一二的。

    “这个,让小王我回去禀明父王后,在做决定如何?”

    好,我等。

    静候佳音吗,没事,他还有时间。

    耶鲁名刺派人把信息告知了后方的父王后,就没在和贾富贵喝酒了、

    而是召集了部下,商讨此事。

    因为,武国,可能也会发生战事,那么,他们是发一笔战争財好呢?还是坐虎观山斗好呢?

    席间,讨论的很激烈。

    有赞成,也有反对的、

    毕竟无事不登三宝殿。

    武国。

    肖家的举动,还是被有心人察觉到了。

    换句话而言,那就是肖家人觉得,武国境内接下来也会面临被拖下水的风险。

    但变卖家财,能逃到哪里去呢?

    到处都是战场,实在是想不通啊、

    居然想不通,那就盯着肖家看,看他们接下来的动作。

    然后就是,武国派兵了,朝着北境压去。

    要打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