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炽汉 » 第八章 归家

第八章 归家

    “阿兄,子经,家中可是有急事发生!”

    刘备心跳加快,五步并作三步,急匆匆来到刘纪和牵招面前,盯着二人面庞,打过招呼罢,匆忙发问。

    后一问,显然问向牵招。

    牵招与刘备、刘纪皆为同乡,年龄比刘备小上两岁,今不过十三。仪表堂堂,面白大耳,一双秀目非常灵动。但看牵招今带着纶巾,身着儒袍,气质儒雅。

    两岁前,牵招从老家安平,寄宿在涿县亲戚家中。二人结识于市井,性情相投,互帮互助,故此英雄同契,成为引颈之交。

    见刘备当面,牵招额头汗水蒸腾,夕阳照射下,冒着白气。

    他面色一松,忙出手,握着刘备伸过来的双手,眸中急切未散,道:“玄德,伯母忽然病重,我已遣仆从寻遍乡邑医工问诊,可叹迟迟找不出病因。

    伯母不忍将此事告知于你,忧心耽误你学业,但我岂能置之不理。

    前番有书于你,今次情形危急,在托仆从照看后,我亲自来县城与你说道。

    马匹就在院舍外的的大树畔,万望速归!”

    这些时日,刘备于涿县事迹,早传了回去,作为挚友,牵招有很多话想要问询,但以刘母病重,只能压下,以请刘备早归。

    可见刘母病情的严重性,绝非是上一次说得那般简单。

    听着牵招诉说,刘备身体隐隐有些站不稳。

    自父早逝,母亲徐氏,又为母为父,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从他记事开始,母以辛劳,就没有停歇过。

    且因家中贫寒,少时读书识字,都是出自大户人家的母亲亲自教导。这次往县城卢植处求学,也是母亲坚持,让他停止家中劳作,出门长长见识。

    若是没有经历先祖托梦那些事,刘备当下或不知,母亲所作所为,为之将来,打下了多么大的基础,意义多么重大。

    而于梦中,母亲是在数年后,感染风寒,方以病逝。

    这一次突生疾病,可能是因他变化,改变了身边人轨迹。

    刘备心中急切,在亲人危存之时,再不复平日从容之态。

    “阿母一定会无恙!”

    刘备神经绷紧,自语一句。

    刘纪在一旁搭话,难得少了平日嬉笑,严肃道:“子经所言甚是!

    玄德,现在城门没有关闭,我父将之马匹让子经牵来,你当骑马早回才是。”

    刘备心下一惊。

    现当下,马匹甚是贵重,牵招家世不凡,比刘备家庭要高上几个档次,自有一匹马。刘备能学得骑术,就多亏牵招教导。

    而族叔刘放那匹爱马,花了不少钱资,其很少让外人去骑乘,旁如从兄刘纪亦然。那次从兄刘纪偷偷牵出来,与乡地市井男儿一起赛马,其人足足被之抽打了二三十棍。

    现在族叔既然让牵招迁来,让他骑坐,迅速归家,实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但仔细一想,也能看出端倪,当是他这些时日,在县城扬名之后,非昔日那般,故而,重新受到了族中重视。

    家族,一直是一个人坚强之后盾。

    刘备脸上复杂之情,一闪而逝,他目光从牵招脸上,转移到刘纪脸上,道:“阿兄,我今日先归家,明日劳你为伯圭他们解释一番,顺带捎上我在舍内准备好的行李。”

    “玄德,你就放心罢!此事我会安排妥当。”刘纪满口应下。

    接着,刘备又看向牵招:“子经,今日劳你来告,我们这便回乡!”

    “善!”

    刘备将房舍大门打开,先拿上卢植所赠钱资,又将房舍钥匙,交给了刘纪。

    在离开学舍小院,十几丈外,正好有两匹马。

    另一匹马,刘备走近后,看着熟悉,正是族叔刘放(字元起)的马。

    刘备拿起缰绳,与牵招一前一后上马,往城门而去。

    在路过卢宅时,他让牵招稍等片刻,知先生卢植今日访友不在住处,故给卢宅仆从留了口信,言及原委。

    一路出城门,但见天色彻底暗下来,迎着皎洁月光,跨越数亭,直往楼桑而去。

    因夜路坎坷,行动艰难,在回到楼桑时,已经是两个时辰后。

    楼桑,地处中山国,往辽西的关键商道上,平日马贩等各色商贾极多。

    白日间,更是热闹繁华,虽不比县城,但亦算是涿郡少有的大乡。

    此时早过人定,整个乡地皆陷入寂静之中,只能偶尔听到一两声狗吠。

    刘备的家,处于乡集西侧,同刘氏大族群居于此。牵招当下所居,则是处于东侧,正是本地又一大户傅氏居地。

    各大高门大户,多占领有利地势,于乡地偏僻荒凉之所,则是普通乡人,还有无户籍的隐户居住。

    隐户的存在,在大汉当下各郡地,时乃平常,也是世家豪强,逃避朝廷赋税的管用手法。

    刘备与牵招没有停留,直接往家舍去。

    来到家舍时,能看到篱笆小院中,亮有灯火,而在小院东南角,一株高有五丈的桑树耸立。

    月光下,于远处望去,就如同车盖一样。

    小院外的马蹄声,惊动了院内之人。

    “是我家小郎君,把刘家小郎叫回来了!”

    伴随着几道身影走出,一个清朗的声音,于内响起。

    出言之人,正是牵招仆从,年十四的阿良。

    又一畔,还有家中侍女小环,以及从兄刘纪之母吴氏。吴氏刀子嘴豆腐心,虽偶尔对夫君刘放,经常接济刘备有所怨言,但平日间,无论逢年过节,都会亲自送一些吃食衣物。

    刘备、牵招下马,将麻绳交给了阿良。

    “叔母(伯母)!”

    二人先向长辈吴氏一拜,简单说明下途中情况。

    谈话间,在侍女小环手持的火把下,于吴氏、小环等熟悉之人,借机略一打量,便看出,这些时日名传县地的刘备,面色气质变化甚大,那种感觉,很难以一两句形容。

    实际看来,看不正是刘备这些时间,心境变化所致。

    常言道,相由心生,正以如此。

    相谈寥寥两句,看出刘备忧虑急切,吴氏温声道:“下午有游学医工路过,得闻你母病情,主动来看。

    即于方才,你母吃过汤药后,已经安然睡下,不必过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