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自当归 » 第二十章 仗义也是读书人

第二十章 仗义也是读书人

    一道青光而来,停在白榆身旁。

    北辰看着有些失神的师妹,“怎么了,师妹。”

    白榆看着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师兄,白衣似雪,不沾凡尘。想着是浑身血迹未被大雨洗去,穿着不合身衣衫的少年。

    离去时笑的她难过的少年。

    白榆并未回应师兄的询问,只是说:“师兄,那只妖兽斩杀了吗?”

    北辰眼里疑惑闪过,“非是妖兽,而是一修士。虽未筑基,却有缩地符傍身,故耗了些时间。”

    “此次妖兽祸乱,应是受他驱使。”

    “我未想取他性命,本想着擒他去苍梧,那人竟突然好似自爆而亡。”

    “总感觉有些古怪。”

    “除了我们,此处好似另有一名不弱的修士。”

    白榆闻言,又问道:“寻妖镜显示有三只作乱的妖兽,此处只有两只,还有一只呢?”

    “还有一名修士?也是来除妖的吗?”

    应该不是那个少年。

    在他身上未曾感受到存在灵力,若是他有师兄所说不弱的修为,也不会求她帮忙调和战争,他自己就可以解决。

    要不要和师兄说?

    师兄也不会同意的。

    平日里师兄可以纵容她犯些小规小令,可在此时插手干扰世俗之事,被苍梧那群蠢蠢欲动的人知道,定是会拿此事为难师父。

    “用寻妖镜看看那只妖兽的踪迹,想来也不会太远。”

    “那修士回来时便感受不到了,许是路经此处。”北辰看着白榆,总觉得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师妹便变的,变的,怎样说呢?

    变的不像往日那般无忧无虑了。

    就让她在俗世里偷偷玩耍几日吧,师父并未要求我们快些回去,想必师妹也是馋了那些俗世之中的饭菜。

    仙门里的膳食虽说是清淡的紧,却是些对修行有益的灵气之物,岂不好过那些只是吃起来可口的饭菜。

    口腹之欲,在他看来,可有可无。

    怎的师妹偏偏喜欢,待除了那只妖兽便由着她去哪里玩闹吧。

    白榆手里突然出现一面八角铜镜,背刻交错的符文。白榆将它升至空中,祭起灵力,铜镜散发出黄色的光晕,一小团黄色的光晕从铜镜上缓缓分离,摇摇晃晃,在各个方向都有停留,最后散开了去。

    “师兄,怎么办,寻妖镜也找不到这只妖兽。”白榆看向北辰,语气中有点迷惑。

    “不知这妖兽用了什么法子,竟能避开寻妖镜的探查。”北辰也感到不解。

    “想必应在附近,我二人便御剑仔细查找一番吧,虽听闻有些隐藏妖气屏蔽法器的法子,却不会有过长时效,仔细搜索应是可以找到的。”

    “好。”白榆点了点头。

    二人御剑而起,霎时间便从战场之中离去。

    白榆倒是还看了一眼脚底下在战场里淋着雨的那些俗世之人,还有倒在此处再也起不来的尸体,闪过无人得知的思绪。

    北辰对此间的人世惨相视若未睹。

    两道剑光消失不见。

    留下满地跪拜还未起身的人群,在大雨里犹显卑微。

    武间在雨里良久未做声,有水珠顺着脸上的疤痕落下,他有点茫然。如今该当如何?

    撤回赵国?

    莫说放弃现在的大好局势太过可惜,就这样撤回去自己别说是被我王问罪革职了,项上人头可还保得住都是问题。

    绝无可能就这样撤回去的。

    这两位仙人应不是燕国请来的,也不是为了帮燕国而来的,自出现到现在,也只斩杀了两只妖兽,并未与杨子焕有任何接触。

    他的思路越发清晰。

    除妖的仙人么?

    杨子焕那般急于撤走,更是应证了这两位仙人并非燕国一方。

    如此,便无碍了。

    自家仙师到底去哪了,若他能助阵,必能大提我方士气。

    武间还不知道,那位小心谨慎多年的所谓仙师,已经死了。

    此时跪拜的人都已起身,还在为方才见到仙人感到不可思议,口中念念有词,却尽是些感叹词。

    那可是传说中的仙人呀。

    他们也是见过仙人的人了。

    哪怕仙人都没看他们当中谁一眼。

    武间伸手摸去脸上的雨水,踢了一脚还在神游的副官,“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打扫完毕在前方扎营修整。”

    ……

    那个黑袍笼着全身的男人才将目光收回来,便只觉寒毛乍立,向上看去,身前那名苍梧弟子脚踏青色飞剑,面无表情俯视着自己。

    他半点没有察觉到这人的气机,也不过几息之间,他怎么就到了自己身旁?

    毫不犹豫用掉了手里一直攥着的缩地符。

    山川流转,他便已经出现在另一处所在,还未站稳,便使尽全力继续遁去。

    该死。

    该死的,怎么会碰上这种仙门天骄般的人物!

    他才多大?便已是金丹境界的实力?

    “这回,是要栽在这里了。”他明明怕的要死,却还是苦笑着说道。

    果不其然,身后风声鹤唳,一道剑光便拦住了他。

    白衣胜雪,在夜里也亮眼的很。

    剑上的男子背负双手,“是你驱使妖兽作乱?”

    他能不认么,倒是可以,只不过徒劳罢了。

    被带去万仙台上问灵,这些年干的什么事都藏不住,他怕是会死的更惨。

    拼命?

    别开玩笑了。

    还未筑基的他拿什么和以为金丹境的苍梧天骄拼命?

    他稳了稳心神,正要说出自己被那金丹老怪胁迫一事,虽说自己身死免不了,但那老怪也休想逃得干系!

    若不是他逼迫自己,怎么会是今日这个下场!

    他还没来得及张开口,就感觉到气海不受控制,以一种疯狂的速度膨胀起来,经脉已是承受不住,寸寸崩裂。

    他明白了,那老怪施法操控自己的命魂,他要让自己自爆!

    还未等到他骂出声来,他的身体便在混乱膨胀的灵力中碎至不见,自己的意识也只停留在之前的一瞬间。

    一声惊雷骤响!

    修士自爆的灵力形成的爆炸,荡起一圈圈的冲击波向周遭四散而去。树木成了粉末,地皮也被这散发的力量带去一层。

    只是分毫未波及那剑上的男子,一袭白衣的衣角都未被掀起的风吹动。

    甚至都不见他有什么动作。

    只是眉间稍稍皱起,带着些许疑惑。

    青光带着白衣都没等余波完全平息便已掠去。

    只留下雨水洒在这经历了一场算不上多大的波动的土地上。

    天地见过的场面远不止山河崩裂,日月无光。

    这般一个还未筑基的修士自爆的动静,也并不算是什么稀罕事。

    没人知道死了怎样一个人。

    俗世里有人叫过他仙师。

    仙门里却无人识得他。

    共同点是都不知道他姓甚又名谁。

    修行路上,多的不能再多的,是他这般死在山脚下无人问津的人。死了也无人知晓,掀不起多大的波动,连个名字都不会有人记得。

    自入修行,四十载岁月,不见半点狗屁大道。

    反倒是如若过街之鼠,今日藏首,明日匿尾,哪有一丝仙人的逍遥快活。

    再见他人,也不过是在福地争斗,抢夺机缘,生死相搏。较之俗世,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哪有一点仙家的无欲无求?

    不过如此。

    仙门,也不过是另一个俗世罢了。

    若有来世,绝不修仙。

    ……

    一道青光越过某处时,御剑飞行的那名白衣男子向下方看了一眼,也未停留,便消失而去。

    在营帐之中的一名摩挲着指尖的男子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貌似,是金丹?”

    “什么来头呢?”

    “罢了,我不招惹你,你最好也别来扫我的兴。”

    稍微低下的头抬了起来,眼中有着别样的期许,像是等不及要去见一位故人。

    “子焕,你再等等。”

    “等你淹掉那赵国也不知还剩多少的三十万军马,想着去地下一家团聚的时候。”

    “我就来见你了。”

    “还是不够,不够绝望。”

    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歪着头,用一只手扶着侧脸,说不出的向往跃然脸上,“这样的话,就够了呢。”

    ……

    许小易没多久就找到了杨子焕,杨子焕站的挺显眼,何况许小易眼力不错。。

    怀中的丫头看到杨子焕那一刻便从许小易怀中跳出来,蹦到了杨子焕的怀里,看着眉眼带着悲戚又夹杂欣喜的杨子焕,许小易一时语塞。

    杨子焕抱着丫头,忽的便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向着周遭朗朗而去,被大雨落地的声音打散。

    说不清是怎样的情绪,让人,状若疯癫。

    他们其实还在敌人的视野范围内。

    赵国的士兵看着莫名其妙在笑的杨子焕,只觉得怕不是疯了,向仙人也敢去讨要一条狗,还在这般严肃的场合笑的这么嚣张。

    许小易也故意大声笑起来,还颠了颠手里的破刀。

    “你假笑什么?”平静下来的杨子焕有点奇怪。

    “不觉得很威风吗?”许小易有点尴尬,书上写的,电视剧里演的,于千军万马之前,笑看风云,威风凛凛。

    杨子焕摇头,“有点傻。”

    许小易也觉得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略显突兀。

    二人相视一眼,便速速离开了。

    身后的赵国士兵看着大好的功成名就立他们远去,却也不敢动作。

    “现在呢,怎么办?”许小易在回营寨的路上问杨子焕。

    杨子焕摸着怀里的丫头,“我已让蒋叔在在几日前便拦河建坝,只待这场秋雨而来,到时江水暴涨,怒江决堤,滔天的怒江之水,会带走这浩浩荡荡大赵铁骑。”

    许小易根本就没有想到杨子焕竟玩的这么大,“这洪水不是人能控制住的,你……”

    还没等许小易说完,杨子焕又道:“周围可能会波及到的城池我都安排人将百姓撤退了,就是可惜了这大好的收成。”

    “原本是想着在怒江阻拦赵军半月之久,强征百姓也是为了做些木筏子,待洪水来了,也可以多活些许将士。”

    “能多活几个是几个。”杨子焕倒是说的轻快。

    “就是没想到突然来了一只巨蟒作乱,之后赵军全力进攻,今日就被攻陷了防线。”

    “这些年除了练武,也看了好多兵法的,还是不会用,不像我两个哥哥,有着领军的大将才能。”杨子焕说着就笑起来,雨水打在他脸上,似是在给笑容添些泪水。

    许小易知道,杨子焕没哭。

    他真的只是在很轻松的笑。

    有人怕死。

    有人想死,怕活着。

    许小易抓着自己的头发,“这下好了,雨来了,来了个所谓的仙人,乘着他们发懵从战场撤下来,你又能死撑一会,就能等到怒江决堤了!”

    “好吧,洪水来了,你觉得是靠几张木筏子能活下来的吗?”

    “还是,你就根本是不想活了?你在想着怎么怎么同归于尽的壮烈事对吧?”

    许小易带着不小的怒气。

    他费劲想让他们活下来,其实他们就没拿自己的命当个什么事,老黄可倒好,已经没了,眼前这人又是一副只等着同归于尽的样子。

    杨子焕原本只是轻松的笑意,都没有声音,听完许小易说的话他便不再笑了。

    这个不像仙人的少年,是希望自己不要死的吧。

    可平静下来不做声的杨子焕让许小易火更大。

    丫头也貌似感受到气氛的微妙,抬起头看向许小易,又看向抱着它的杨子焕,在周围又探着头,像是还在找一个人。

    杨子焕与许小易都在沉默。

    摸着丫头的头,“司辉哥他在前方呢,就快到了。”杨子焕道。

    杨子焕想问身旁这个少年,他的经历身世,为何到此,如何认识老黄的,那日的一剑,以及答应自己替自己复仇之事。

    万种念头从心上拂过,只说出一句,“你的衣服不合身呢,回到营寨给你找件合身的。”

    许小易没做声。

    想着,要不要把杨子焕打晕?

    直接扛着跑,带着剩下人跑了算了?

    好吧,好像不行。杨子焕在怒江拼死抵御赵军,已经死了不知多少热血的将士,现如今只等着借洪水之力拦下敌人,给身后大燕的百姓可以太平生活的日后。

    许小易没有资格替杨子焕做任何决定

    衣服?

    要换吗?师父这衣服质量太好了,这么些年了,也不见哪破的,就是还是有点大。

    他没有别的衣服。

    村里人只管他不被饿死,也没谁好心将自己家孩子穿过不能再穿的衣服好心给他,大抵是怕自家孩子和妖物同穿过一件衣服也是不详的事。

    许小易不得不感慨,小时候完全裹着,长大一点后就开始别着,都这会儿了,还是不够合身。

    师父,您确实有点不靠谱,那年多说两句话,好歹也让我穿个合身的衣服,十五年了,就您这件黑色衣衫,我连个换洗的都没有……

    说多了全是不容易。

    这个杨子焕,还算有良心。

    还是没憋住,回了句,“找身好看的,我可不穿你们统一的那种士兵的衣服。”

    杨子焕对着他点了下头,嗯了一声。

    他又低下头,抚摸着怀里的丫头。

    “记得应是小妹满月的时候。”

    “有一位背负着长剑的女仙人登上门来,对父亲说,小妹有着修仙的资质,想收她做徒。”

    “那位女仙人也不知要去哪里做什么,留下一只蛋,说她回来的时候就会带走小妹去修仙,让我们珍惜相处的时日。”

    “那只蛋孕育出来的,就是丫头。”

    “那位女仙人再没有来,直到我家被灭门那日也没来。”

    杨子焕抬起头,看着许小易。

    许小易猜的到,这个时候,往往是托孤的大好时机。哪怕丫头只是一只狗,可老黄早就把它当成女儿在养,杨子焕与它是儿时的玩伴,在经历那场灭门冤案后,老黄又刚刚身死,怕是所有的亲情,就剩这小家伙了。

    可许小易不想接话。

    两人在大雨里边赶路,边不顾流进嘴里的雨水,对着话。

    此刻杨子焕还剩一句没出口。

    许小易本来是跟着杨子焕走的,他又不太认识路,这会儿为了堵住杨子焕还未出口的那句话,他便紧着几步便走到杨子焕身前,自顾自走了下去。

    杨子焕也跟上走到前去的许小易。

    算了,不急着说。

    ……

    “师兄,不如我二人分开找吧,也好快些找到。”白榆对北辰道。

    北辰犹豫了一下,还未开口,白榆便赶紧又道:“师兄,这种小妖兽若是我都对付不了,岂不是太没用了,放心好了,再说,就算遇到结成了妖丹的妖兽,我打不过还跑不过么?”

    北辰笑了一下,“也好,想来此地也没有那种练成妖丹的大妖。”

    白榆抬起手指,将仙剑转了个方向,“师兄,我去这边,你去那边。”

    北辰还没有应答,白榆便乘这白色的剑光远去。

    总感觉师妹,有点不对劲。

    怕是想着赶紧除了妖兽,然后去俗世疯玩呢。

    北辰也御起仙剑,在与师妹相反的方向飞去。

    白榆感觉自己有点奇怪,故意支开师兄,向着方才那短发少年离去的方向御剑而去。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仙门令法是不能违背的。

    我偷偷教那少年一些法术让他自己调止战争好了。

    有什么能吓唬人又不难练的呢?

    去年在龙虎山听学所习的雷法好像可以哎,不是什么要紧的不能外传的法术,只是一般的初习雷法,随便就能得到的,吓这些凡人应该够了吧。

    突然,心情就好了很多。

    哼,那少年要是敢臭着脸就不给他了。

    他得让自己抱抱那只叫丫头的狗,要让那只好看的狗喜欢她,让自己可以摸它的头才行。

    “哎呀,你不许说话,我才不是因为那个奇怪的家伙。”

    “我只是舍不得那么好看的狗陪他一起死掉。”

    白榆跺了一下脚,对着脚下的仙剑急道。

    一身白衣的少女稍稍皱起鼻尖,假装没有被戳破不由心的言语。

    ……

    许小易和杨子焕回到了之前的营帐。

    巨蟒的尸首,不对,只有尸没有首,首被炸成的肉粉估计被雨水冲进了泥土,将化为不错的养分。

    吴叙就在营帐前方等着他们,也不顾越发大起来的雨,看见杨子焕与许小易前来,迎了上来。

    “怎的不在营帐之中等我们?”杨子焕蹙了蹙眉。

    吴叙还是冷着脸,“刚出来。”

    “你可真能扯。”许小易没忍住,这家伙,看这湿的不能再湿的样子,都不知道在雨里泡了多久。

    吴叙也没恼,只是对许小易拱手作礼。他如今对许小易很尊敬。

    三人往营帐里走。

    “晚饭都吃了吧?”杨子焕问道。

    “都吃了,给你们留了粥。”吴叙应道。

    “先前征来的百姓都散了吗?”杨子焕又问。

    “怕洪水来了他们来不及逃生,便让他们带着干粮连雨走了。照你说的,五人成行,带一木筏。也提醒了他们往高处去。”

    许小易仔细看着好似面瘫的吴叙,吴叙发觉后看了回去,却无半点神色变化,许小易悻悻移开目光。

    “本是想着可以抵御数日,征来民众做些木筏,免去我方将士死于洪水,不想才一日,便被敌军攻陷。倒是多此一举了。”杨子焕苦笑道。

    吴叙还是一副冷脸,“还剩十六张木筏。”

    “算上李佑言与吕三幺,征来的人中有五人无论如何也不走。”

    杨子焕闻言后,顿了一下,“留下来也只是多些个亡魂而已,强行赶走吧。”

    三人进了营帐。

    帐内生着篝火,虽说许小易并未觉得淋雨后有多冷,但还是感觉到暖和了些。

    李佑言与吕三幺在这个帐篷里。

    还有之前见过的那位教书先生,姓苟,名清风。

    之前在吴叙遣散征来民众的时候,他确实是想走的,既然能活下去,哪个不会想活下去呢?

    他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他们是有望考取功名的。面容上尽是劫后余生的喜色,赶忙争着抢着去拿分发的干粮。

    看着这一幕,苟清风突然像是被雷劈了一般,脑子嗡嗡作响,熟读的那些书文经理都好似烧成了灰一般,只留下飘散的黑烟,让他眼前一圈一圈地发黑。

    他不走了。

    读了那么多圣贤书,那么多至真理呐。总不能白读了去。

    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想有点用。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他想在今日做个仗义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