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号是皇帝 » 第057章 锦衣卫总督税务衙门

第057章 锦衣卫总督税务衙门

    南直隶,常州府。

    数天的时间很快过去,阳春三月驾临。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

    江阴千户所也迎来了蓬勃生机。

    从镇海卫迁徙过来的军户并不止三百多人。还有更多的军户迁徙过来。

    杨峥眼下的确需要人,于是全部接纳。只要不是条件太差的,全部列入锦衣卫税军的名下。最后统计,总共有八百三十七人。

    其中,壮年者大约一百人。其他的七百多人,身体素质都不太好。需要一段时间休养。

    尽心挑选出来的一百二十人,其实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但是矮个子里挑高个,也只能是暂时将就了。

    只有这一百二十人,才能穿锦衣卫的飞鱼服。其他的七百多人,虽然也是锦衣卫。但是却没有穿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的权力。

    当然,他们也可以争取。只要考核及格,就能够穿上飞鱼服,佩挂绣春刀。

    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全面展开。

    杨峥专门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后世的种植知识,还有如何食用。

    相对于种植来说,如何食用似乎更重要。

    毕竟,你要让大家觉得好吃,大家才会有种植的动力。

    土豆的各种做法……

    红薯的各种做法……

    还有玉米……

    陈三带来的种子还是不少的。江阴千户所周围的地面,都是全部种满了。

    阳春三月,对于所有的农作物来说,都是很好的开端。

    不知不觉间,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砖瓦屋修建起来了。三进三出。宽敞、明亮,地方也是足够大。

    从此以后,这里就是锦衣卫税军以后的办公场所了。

    很遗憾,暂时只能修建砖瓦屋。

    想要更高级的建造材料,需要金钱,需要时间。

    暂时来说,杨峥没有什么追求。

    先将架子搭起来再说。

    只要有人,有钱,有粮,还担心没有人修建房子?

    新的牌匾也是做好送来了。鎏金大字“锦衣卫总督税务衙门”。货真价实的皇帝御笔。为了题写这几个大字,崇祯还专门练习了几天。

    各种印玺也都准备好了。都是上好的玉石。都是从皇宫里面拿出来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印鉴,就是“锦衣卫税督杨峥”的私人印玺。

    牢房也建设好了。以水牢为主。直接引入海水。连生石灰都节省了。

    沿着海边,一字排开,总共八十一个水牢。每个水牢都能塞几十人!

    杨峥是做好了充分准备。

    如果有人反抗的话,就全部水牢伺候。

    看看大明朝的地主们,有没有硬骨头。

    练兵场也已经是平整完毕。地方非常的广袤。差不多有五千亩。相当于后世的三平方公里。

    在大明朝,士卒训练的方法不多,基本上就是石锁、石墩之类的举重。

    相对于后世的科学训练,简直可以说是幼稚。

    锦衣卫税军需要逐渐的改善训练方法,凝聚战斗力。

    税军的宿舍、饭堂、教室也都在建设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室。

    杨峥要亲自给所有的水军上课,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包括文字、数学等等。

    收税毕竟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就能处理好的。杨峥要在税务领域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对于税军的编制,也已经是基本完善了。以五人为伍,选伍长一人。以五伍为一小队,另外配正队长、副队长各一人。每个小队总共二十七人。小队以上,暂时没有更多的编制。都直接隶属杨峥的指挥。总共编成了七个小队。轮流执勤、训练、上课。

    显然,这样的人数远远不够。还需要招收更多的兵员。

    问题是,目前并没有太多合适的兵员。

    江南地区,卫所并不是很密集。

    常州府境内就没有卫所。苏州府只有一个镇海卫。松江府只有一个金山卫。

    因为江南地区没有战乱,流民的数量也不是很多。所以,杨峥想要招收大量的穷苦的活不下去的流民,或者是穷的揭不开锅的军户,并没有如愿。

    如果是在西北,或者是中原地区,情况肯定会好很多。只要消息传播出去,要招收几十万人都没有问题。

    好在,朝廷的相关旨意,也是逐渐的传递到了江南。户籍制度开始松动。

    为了稳妥起见,内阁在拟旨的时候,经过了一点点修饰。

    就是允许军户自主选择是否脱籍。

    如果是军户本人愿意脱籍的,无条件放行。但是原来欠下的钱粮,需要延后处理。

    如果是不愿意脱籍的,也可以继续留在卫所。钱粮的帐依然滚动计算。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发放,暂时还不清楚。毕竟朝廷目前也没有多余的钱粮。

    这是一个让步。主要是为了避免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大佬强烈反对。

    毕竟,如果是没有了卫所,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大佬,那些国公、伯爵什么的,好像就没事做了。

    军队都没有了,还要五军都督府做什么?各地募兵都和五军都督府没关系。

    旨意刚刚下来不久,各个军户都还没有想好呢。

    “都督,外面有人找。”

    “谁啊?”

    “他说他叫做侯方域。”

    “他?”

    杨峥感觉有些意外。

    这个家伙居然主动的跑来找自己了?

    走出千户所。

    果然看到了侯方域。

    这个家伙居然是单独到来的。并没有其他人。

    有种啊!

    不怕继续被打吗?

    他不是想要报仇雪恨吗?怎么单独的找上门?

    难道是有自虐倾向?

    “杨峥,你害我!”侯方域又急又怒的叫道。

    “不要生气,来,进来坐。”杨峥笑眯眯的说道,“放心,我不打你。以后绝对不打你。”

    “你,你,你污蔑我!”侯方域又是委屈,又是气愤的说道,“摊丁入地的主张,明明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为什么要编排在我的头上?”

    “因为你是复社的人啊!”杨峥笑吟吟的说道,“皇上觉得,我这样的傻瓜,提出这样的问题不合适。只有你们复社的四公子提出来,才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皇帝才能顺理成章的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啊!”

    “我……皇上?”侯方域感觉哪里不对。

    怎么?是皇帝的主意?

    是皇帝要求他侯方域背的黑锅?

    怎么会……

    “你怎么来了?”杨峥好奇的问道。

    “皇帝抓了钱谦益,大家都乱了。”侯方域悻悻的说道,“现在他们都不管我了,我只能自己证明自己的清白!”

    “什么清白?”

    “我根本没有和你说什么摊丁入地。”

    “所以呢?”

    “我要和你当面对质!”

    侯方域很气愤。

    他已经是出离愤怒了。

    否则,他也没有胆量跑到杨峥的地盘上面来。

    钱谦益被抓,让复社和东林党都是方寸大乱。

    谁也想不到,皇帝为什么会突然间拿钱谦益开刀。难道是因为江南地区的流言蜚语吗?

    难道是摊丁入地之类的流言,已经是传到了京师?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引来了皇帝的不快?要不然,钱谦益怎么会突然被抓?

    他可不是单纯的被抓,还被抄家了。所有的家产、田产都被没收了。即使能够活着回来,也是什么都没有了。

    作为东林党的核心骨干,核心高层之一,钱谦益的命运引发了众多东林党人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始作俑者的侯方域,日子自然不好过。

    有人花费了五十万两白银的巨款,试图平息此事。没想到,皇帝最后还是知道了。

    天威难测,祸福难料啊!

    侯方域无奈之下,唯有自救。

    他必须证明,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说。

    钱谦益的被抓,真的和他侯方域无关。

    否则,他在复社、东林党内部,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无奈之下,他只好孤身来找杨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