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古代敛财日子 » 第199章 朝堂之争

第199章 朝堂之争

    一个月后,谢珞终于传回了消息,然而这个消息对于大唐国来说,并不怎么令人高兴。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想说的?”巍巍金殿上,李音白沉着脸望着垂手立在殿中央的三十多个朝臣,声音略沉。

    话问出半天,朝臣们只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并无人上前开口。李音白双眼眯了眯,眼神落在打头的沈相身上,他手抱玉芴,低着头仿若未听。李音白心底暗骂一声:这只老狐狸!

    刚骂完,右侧靠角落处便站出一人,年轻的面貌,正是李音白登基后大力提拔起来的其中一人。

    “皇上,臣请愿带兵支援安国王世子。”

    谢珞自璐州回到京城后,将功抵罪,安国王之名恢复原样。

    “臣愿一同前往。”再次站出来的正是大唐有名的武将宋诚。

    看到他出来,李音白的脸色稍霁,缓声问道:“宋爱卿有何看法?”

    宋诚手持玉芴,不急不徐道:“西京既然敢插手我大唐之事,必是狼子野心,我大唐不可不防!”

    他这一番话瞬间得到其他几位大臣的应和:“宋将军所说极是。西京一直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插手进来,定是不安好心!”

    “……”

    殿中朝臣纷纷站出将西京贬低了一番,李音白依旧没有说话。

    这时,掌兵部的陈实高声唱和着跪在地上,高声呼道:“臣有愧!”

    “咦?陈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陈实却并不回答旁边之人的问话,只跪趴在地上,一直高呼“臣有愧”。李音白眼神飘过依旧毫无表现的沈相,这才看向跪在地上的陈实。

    “你且说说怎么有愧了。”

    殿中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盯着陈实。

    “臣自掌管兵部以来,自认上下清明,只是臣有愧!以我大唐如今的兵力,实不能与兵强马壮的西京正面对上,还请皇上三思!”

    他的话仿佛一桶冷水浇在正烧得旺盛的火中,瞬间将刚才慷慨激昂的言论浇得毫灰不剩。只片刻过后,再次有人站出来发问。

    “陈大人,西京如今光明正大地帮助骁王出逃,这是明摆着欺我大唐,难道我们要咽下这口恶气吗?”

    的确,整个大唐都在抓骁王,西京明知故犯。

    “那西京如今都要骑到咱们头上来了,我们难道还不能奋起反抗?陈大人说这话前就没想过吗?!”

    “……”

    越来越多指责陈实的话抛出来,过了会儿,李音白这才抬手制止愈渐激烈的口伐,眼神定在沈相身上。

    “沈爱卿可有何要说的?”就在陈实呈述之后,这只沈老狐狸的嘴角便不经意地弯了弯,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动作,李音白依旧抓住了。

    “老臣以为,可战。”只两个字,便引来所有朝臣的哗然!

    可战?那可不就是说,不管陈实所说的真还是假,沈老狐狸都认为必须出兵咯?可是……

    “沈大人倒是口气挺大,可战?我们要如何战?”陈实一咕噜地从地上爬起,也不顾李音白还在殿上坐着,便眯着眼直怼沈相,“出兵要人,哪儿来的人?!出兵要钱,哪儿来的钱?!”

    谁知,沈老狐狸却只淡淡地瞥他一眼,从容回道:“皇上问老臣看法,我只陈述我心中所想,至于事实……呵呵,我想问问陈大人,这些年,你在兵部呆得如何?”

    “你什么意思?”陈实胡子一翘,怒目圆睁,气呼呼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谁知沈老狐狸却并不打算再开口回答这个弱智的问题。

    李音白对两人对话冷眼旁观,此时见陈实简直就像要冲上去了一般,才开口道:“当这儿是什么地方?!”

    陈实和沈老狐狸这才低头认罪。

    退朝之后,两人被唤入内阁。没人知道内阁发生了何事,只是不过几日,宋诚便被封为清北将军,并率五万大军前往北疆。大兵压境,边城人心顿时安稳。

    随着宋诚带兵离开,沈相的嫡长子沈珂被提为五品官,至于为何而提,朝中人一眼便可看穿。为此,陈实每每见到沈家人都没个好脸色。

    朝中一系列的动作对李闲并无太大影响。只是谢珞除此外就没了其他消息,这让她开始担心起来。

    “主子,你确定要去昌州吗?”文砚一脸纠结地抱着一个包裹,紧紧皱着眉瞪着坐在桌前涂涂画画的李闲,满脸的不赞同。

    “这好像是你第三次问了,还没听清楚吗?”李闲头也不抬地说,“昌州离京城并不远,你要是不想去,就呆在这里好了。”

    文砚闻言,脚一跺:“你明知道我是一定会跟在你身边的,主子竟还如此对我说话!”

    李闲没吭声,小心翼翼地将手里的东西好生地做完最后一步。

    文砚见她不理自己,忍不住往前跑了几步,嘟囔道:“主子!你真的不是去找谢世子的?”

    忙完所有的李闲这才直起身子深吸了口气:“他并不在昌州,你哥倒是离那儿不远。或许可以找个时间瞧瞧他去!”

    提起李文墨,文砚瞬间起了兴趣,激动地跳了起来:“真的吗真的吗?我哥真的离那里不远?可是我哥到底在哪儿啊?”

    这事倒不能怪她们不关心,而是当初李音白是秘密让他离开京城前往别处办事的,所以除了李音白,或许并无人知道李文墨去了什么地方。

    “到了昌州,我们自知从门外进来,听了这话,随口便道:“李大哥到底在做什么?为何连我们都不能知晓他身在何处?”

    李闲淡笑不语。文砚快言快语,挑眉兴奋道:“这还不简单,定是皇上交待了他机密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过现在估计事情办完了,咱们去了昌州,差不多也就可以公开了。”

    “这话说得倒是有模有样。”李闲笑道,摇摇头道,“只是不知道我们再回来又是什么时候了。”

    随后起身指着桌上刚刚涂抹好的东西,交待道,“文砚,你把这东西好生地给叶渊送去,文知随我出门一趟。”

    文知含笑瞥了眼嘟着嘴不大高兴的文砚,无奈地拍了拍她的手,应道:“是,小姐。”

    文砚只得叹着气认命地照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