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吉时出生 » 第七章尿盆

第七章尿盆

    春天很短,空气中复苏的湿润气息转瞬即逝,暴热随之而来。

    树枝和花朵渐次进化,几场大风将树木吹绿,将花朵催开,气候变化快,植物迅速反应。

    一些春天的习俗,踏青、放风筝之类,稍有迟滞,就错过了。

    吉生站在人群当中,感觉身体充盈饱满,半年的打工生活,锤炼了他的外部特征。他二十一岁,身形健壮,因劳作的关系,骨骼清冽,肌肉结实。

    他穿一件蓝色硬布衬衫,深色裤子,由于气候变化大,冷热难以确定,他在衬衫外面套了一个布坎肩。这种老年人的装扮,在工地随处可见。

    半年锤炼,他沉默干活,动作有序,听从指挥。能在百余名应聘者中被选中,他万分珍惜。

    新开工地,四面破院烂墙,拆迁工作结束,剩下的烂摊子交由工程队完成。边角刻意留有一两套完整房子,做工人宿舍或办公室。

    工人宿舍简单陈设:筒铺、脸盆架、旧电视。铁丝横七竖八,没有秩序,挂满工人衣物。

    铺上,一卷铺盖代表一名工人,被套花红柳绿,风格迥异。

    包工头办公室,设在现场主要位置,与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邻,这两个部门,在工地永远是鱼和水的关系。一间副室是小灶食堂。

    工人伙盘有两处,一处是汉民食堂,一处是回民食堂,信仰不同,餐饮习惯也不同。

    小灶食堂专管工地六大员伙食,伙食也是最好的。包工头黄长贵和开发商许维华有时会在这里吃饭,不过,食物正中心意才行。

    黄长贵业绩平平,依靠裙带关系,刚结束博物馆旧楼修复工程,立刻就上了许维华开发的住宅工程。他将博物馆旧楼修复工程捞得的第一桶金,投入到这里,准备收获更大收益。

    目前为止,黄长贵和许维华合作还算顺畅,没有大争议,小问题两人采取折中办法,两人是顾市长牵线搭桥合作在一起的,不看僧面看佛面,都得大局的角度考虑。

    到了饭点,两人从指挥部出来,一声不吭,黄长贵跟在许维华身后。

    六大员起身寒暄,小心翼翼,又不失自信。厨娘摆上碗碟,惊慌地用手在围裙上划拉,等待工地上最高级别领导评价她的手艺。

    许维华问:饭菜可口吗?

    黄长贵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六大员作难不答。

    他又问:本地人吃饭,雇的是外地厨子?

    这种方式说出来的话,对当事人极具杀伤力。厨子是黄长贵亲自选的,他很重视小灶,上面下来检查工地,小灶是门面。

    工地上有六个女人,三个体形硕大,力气堪比男人,与丈夫并肩作战,在工地上挥锹掀瓦,看不起这两个小钱。还有一个要生第三胎,正挺着大肚子,在工地上的丈夫跟前待产。

    其余两个,一个是江苏木工总长刘桥老婆,一个是甘肃瓦工工长王羊老婆。南方人长得白净,刘桥老婆能说会道,接连找了黄长贵两次,他就把人定了:刘桥老婆上小灶,王羊老婆上大秋盘。

    刘桥老婆在老家赵集种植100亩红薯,有旱地的,有大棚的,季节不同,上市时间也不同。往年,北方菜贩子开上大车直接去她地里调红薯,今年她想自己雇车来北方批发。

    这次来是探亲的,在HHHT和包头联系好批发站,路过看看刘桥。

    眼下,大棚红薯正在疯长,还有一个月上市。旱地红薯才见苗,到秋天才能长成。她想利用一个月时间挣点运费,结果倒成了工地上的厨子。

    工人秋盘一般配备大手脚的女人,因为是体力活,气力必须过关。小灶要求更高,精巴,茶饭好,得用巧手女人。

    刘桥老婆得到这份美差,顺理成章成了巧手女人。女人对红薯情有独钟,见人便夸她的红薯,逢场合便推销她的红薯。

    她说:江苏红薯多得很,年景不好时,红薯用来喂猪。

    本地工人说:你们喂猪的东西给我们吃?

    她说:物以稀为贵,你们的羊毛羊绒在我们那儿贵得吓人。

    女人还说,她们那儿的男人在外面打工,老婆都跟着,不像你们本地人,男人在外头,女人在家里,一年见不上几面。

    吉生从没出过远门,他喜欢听刘桥老婆说江苏的世界,闲来没事钻进厨房,帮她削个土豆剥个蒜,听她讲些有趣事。

    吉生生长在农村,厨房的活儿难不倒他,他发现,刘桥老婆并不像人们说的是个精巴女人,她干营生漫不经心,粗枝大叶,洗菜盆底下还有沙子,她就用来和面。碗还没洗,她已经盛上菜了。锅碗从来不冲第二遍。洗菜盆、和面盆经常混用。

    想到高人一等的六大员每天吃这样的饭菜,吉生不由想吐。

    刘桥制定了一个大计划,他每到不同地方的一处工程,就把老婆娃娃接来,把当地游历一遍,有免费的地方吃住,这种旅行方式实在难得。

    刘桥家三个娃娃,一个比一个高半头,最小的刚断奶,每天跟着妈妈,又贪婪地吃上了。他们一家住在厨房里间。

    刘桥老婆没事领娃娃上街玩,有时还请假去远处。北方的风景在南方人眼里美不胜收,在一些适合儿童玩耍的场所,刘桥老婆经常忘记回工地做饭。

    老家山区的房子终年潮湿,孩子们头皮上都有湿疹,来北方住了几日,受强烈阳光的照射,湿疹渐消,难寻踪迹。

    她爱在小帐蓬搭满街道的小巷子里逛,长久不出来,从一头逛到另一头。物件很便宜,进去一次,收罗一大堆。

    她逛的时候,孩子在她怀里入睡,两个大的手拉手,不情愿地跟她身后。之后,夜市持续高潮,有些东西在午夜卖出血价。

    为了熬到半夜买到更便宜的东西,她常在晚上的街角与孩子们做游戏,哄着不让他们磨人。

    事发突然,毫无征兆。刘桥找了个小餐馆,借用餐馆厨房炊具,做了三道家乡菜,请手下的江苏籍木工吃饭,以安宁团结。

    在老家赵集,刘桥做的“锅盖面”闻名一方,手艺得父亲真传。

    “锅盖面”俗称三怪之一,寓意面锅大,锅盖小。当面条下入开水锅后,用一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一是保证生面条逐份投入,熟后不粘结、不散乱,分量准确。二是面汤滚沸时,易于清除浮沫,保持汤锅不混浊。三是面条易熟透,不生不烂。“锅盖面”汤清面软,青头鲜嫩,经济实惠。

    刘桥就地取材,还做了一道“烫面蒸饺”。用现开的水和面,搓面前,双手稍油,以免粘手。面不能烫得太软,否则蒸熟就不成形了。

    据说“烫面蒸饺”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缺铁性贫血,增强记忆力。风靡江苏。

    为表诚意,刘桥以一道“万三蹄”收尾。“万三蹄”以猪腿为原料,他让餐馆老板早早备下,将需要的调料买齐。此菜用旺火烧煮,经过蒸焖,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入口即化。

    它的吃法特别,在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细骨轻抽而出,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蹄膀被顺顺当当地剖开,让人们分而食之。

    在江南,万三蹄、万三肉,焐熟藕,腌菜苋,为美食代表。

    不知怎么了,今天老是掉东西,心不踏实。刘桥突然说。

    此刻,张吉生被二工长张小满领着满街跑,黄长贵派他去招几十个外地工人,吉生被临时抓差。

    先开两栋楼加紧施工,本地工人体力明显不如外地工人,黄长贵决定招外地工人,把本地工人替换下来。

    正是大量用工人的季节,到处招不来人,二工长张小满自作主张,领着吉生上了火车站。

    当天晚上,吉生领着几个外地工人回到工地,交给黄长贵。

    黄长贵满脸怒气,不时趴在门框上呕吐。吉生以为老板喝多了酒,赶紧溜了小号。

    一回到工地,吉生就听说了“尿盆事件”。事情是这样:

    许总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廖海生,来百根市公干,顺便去WO爱生活卖场看他,齐钰亲自把他送到工地,与许总会面。

    中午,黄长贵在外面要了几个凉菜,买了乳鸽让刘桥老婆炖上,准备好好招待许总的这位同学。

    没想到,刘桥老婆忙中出错,把放在床底下的尿盆当成和面盆,不仅和了面,还洗了菜。

    紧要关头,他们的孩子说出真相,制止了一次错误进餐。当时许总脸色大变,毫不客气地扔下筷子,领上廖海生和齐钰走了。

    这相当于给了黄长贵难堪。黄长贵夹着一只乳鸽,惊得愣在当地,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他把刘桥老婆叫来,让她亲自吃吃看。刘桥老婆不肯吃,一个劲儿地哭。这时,刘桥急促赶到,一身“万三蹄”味。

    次日,刘桥老婆领着三个孩子回老家了。临行撂下一句话:你们天天吃也没吃死!

    这话让六大员听到,他们死活不肯吃小灶的饭,有人一进工地就吐,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