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异分解机 » 第五十二章 实地考察

第五十二章 实地考察

    学习人家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但要学习人家深刻的内涵很难。

    丽国规划所是从很独特的角度出发的,这个公园位于海边,离大海有一定距离,但却也有周期性的被淹没的地区。

    基于这种地理的特性,丽国规划所从周期时间上开始解析,分析这个地区在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汛期,会被淹成什么样子,又会形成什么样的独特的生物圈,每个时期缺什么,然后再根据丽国生态科技公司所提供的技术一一填补。

    又从人的角度着手,每个时期看什么,玩什么,欣赏什么,人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据此设计整体的规划内容。

    最后在逻辑性的分析了一下规划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对人有什么好处。

    整体一套图下来有理有据,视角新颖,专业人士来看眼前一亮,普通民众一看也是通俗易懂。

    反观仇百度以及上海规划局他们的这一套图,古色古香却又过于高深,看着漂亮,却只是外表形式。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内容是千篇一律,早就看烦了的那种套路,对于百姓来说,内容就是不知所云,又不明觉厉。

    这样一比,实际上就落了下乘。

    虽然这不会影响最后的输赢,在每一个小节点的反思都是必要的,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应该在过程中就解决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高的终点。

    所以,怎么改呢?

    仇百度目前还没有思路。

    但他知道什么能给他思路。

    实践。

    只有去实地考察,实地去观察思考行动,才能够准确的从浩瀚缥缈的思想之海中抓出了一条对应着当下的灵感之鱼。

    仇百度思维发散的想着,从小到大,马克思也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了,会发现我们不一定有多优秀,但是不实践,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差,又差的有多远呢。

    马克思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影响之深远,连有了金手指的人也不能摆脱。

    四、五年,有些理论仇百度的脑子已经忘了,行为上却还在做。可见仇百度考研时候的政治学习还是学的很用功的,已经达成了内化为实际行动的最高成就。

    …

    仇百度跟寻着百度地图的指引,来到了规划设计的地块。

    怎么说呢,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他以为会看到一块废弃的场地,或者说荒废的绿地,然后中间是几座需要保留的有历史价值的纺织厂之类的工厂厂房。

    毕竟卫星地图和规划图纸的现状都是这么画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

    高高的围墙,隔音藤蔓将地块围的严严实实,地块内部原本显示为荒废的平地的地方,还有一些去掉了屋顶的房屋结构。

    碎砖碎瓦随意的堆积,荒草污泥混作一团,一些原本的工程管道结构暴露在空气中,锈蚀和腐烂的痕迹展现这片区域的颓败。

    规划图中,为亮点的厂房建筑,说不上太破,但绝对不漂亮,不知道算是朴实还是丑,总之,原样保留,是绝对不能让人体会到文化的。

    不过这几座厂房都非常高大,有两三层,本来厂房一层的高度就比正常的楼房高,通常是五米一层,这几座厂房,换作普通的楼房,可能就是四五层的高度了,更别提它们远远比正常的楼房宽,看起来都是胖胖的长条形。

    这大概也算是一大特色了。

    仇百度灵活的从一个房屋的结构跳到另一个房屋的屋顶上,简直就像是在跑酷一样。

    这些结构非常有趣。

    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内在的秩序千篇一律,外在的表现却各有各的破烂。

    虽然非常荒凉,一眼看上去也只是脏乱差,但是顺着这些结构猴子一样的跳来跳去,却仿佛真的能够体会到猴子一般的在森林里面攀爬横跳的乐趣。

    这让仇百度他产生了一定的灵感。

    也许,这些废弃的基底和结构桩子,也有它们延续下去的意义。

    必须要让它们继续的对人类有用才行。

    地块内部还有一段早期的废弃的铁路,也是规划图中作为亮点来设计的。

    仇百度仔细的蹲下身凑近观察这一条陷入了泥泞的铁路,也不顾自己腿上占满了泥水,甚至上衣上面都建满了泥点。

    这条铁路其实保存的非常完好,仇百度沿着铁路走完全程,发现这条路可以到达整个规划地块大部分区域。

    中间有一块还有一块铁路的站点。

    也是,本来当时这一块地就是工厂区,铁路为了便于运输,肯定会满足大部分的交通。

    但这些规划图并没有全部保留,选择的是截取了其中一段铁路保留,作为一种象征标志,精神记忆,把它浓缩成了一个符号。其他的部分,包括原本那一个铁路站点,都推倒重建。

    铁路站点往往占地都很大,因为火车由原本的几条轨道开始编组进站,从卫星图画面上看,就是从一两条线,开始膨胀发散,分裂成了多条线组合成了一个椭圆形状或者说是梭子型,如果把铁路比作一条绳子,铁路站点就是一个绳结。

    所以为什么不保留,仇百度还是很能理解,毕竟这么大一块东西,又没有什么独特性,华国到处都是,好像是没有什么保护价值的样子。

    但是仇百度一路走下来,若有所思。

    也许,这条铁路就应该完整地保留。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规划师,在看到一座历史建筑的时候,其实真正看到的都是它背后的价值。

    无论是它背后悠长的历史,还是它经历的风霜与故事这些可以广而传播,令人们驻足参观的文化内涵;又或者是它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的时代的智慧,对于今天人们的建设所有的启发的价值。

    归根到底,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是要与人有用,方可保留。

    如果说,把这铁路只当做一个精神符号的话,部分截取保留其实完全已经够了。反过来推导,如果想要全部保留,也许不仅仅局限的停留在其精神文脉作用上,还需要考虑其物质上的实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