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异分解机 » 第九十三章 千面魔都

第九十三章 千面魔都

    “第二个小章节——千面魔都——可以说是整个中央公园中技术性最高,最具有科幻未来感的场景空间了。”马其轩十分有眼色的接着黄先生继续讲。

    黄先生暂时没有开口,他显然说的有些累了,拧开了随身携带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

    仇百渡无意间瞟到了,好像是泡了枸杞的。

    …莫名就感觉知道了什么很了不得的事情呢。

    仇百渡下意识的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黄先生清凉的头顶,心中若有所悟,感慨万千。

    庆幸自己作为一只建筑狗,竟然还能保持旺盛的发量,这是多么得天之幸啊。

    若是没有分解机,可能他与黄先生就会很像了。

    想到这里,仇百渡悄悄地借巧劲抖了抖背上的鸡皮疙瘩,赶紧收回唏嘘,专心听马其轩的讲解了。

    …

    全息影像中指抹去了人的身影。

    却保留了所有人生活经历,所留下的痕迹。

    你会从这些全息影像中,看出很多隐藏的故事,看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美丽之处。

    …

    一只麻雀掠过电线杆的电缆打结处,在一根较粗的电线上留下了一团灰白的“到此一游”的专属痕迹。

    电线杆连接着两栋老房子,墙面灰黑的斑纹像是水痕一样蔓延生长,墙角有一小团苔藓绿的发黑。

    水滴顺着空调管道不慌不忙,平平静静的嘀嗒隐没入苔藓之中,把周围的水泥洇开了一圈水痕。

    仅容两人并肩通过的狭窄巷道,去掉那些安全隐患和糟糕气味,竟然出奇的有趣。

    翅膀闪亮的金龟子等等认不全品种的甲虫悄悄贴着墙根走过,头顶是错落悬空的窗台、防盗网。

    有些刺眼的,仿若黄金的阳光,被防盗网的铁杆子和错综复杂的电线组织切成一块一块,一片一片,有的是零碎的菱形,有的是规整的长条方形,还有的随着巷道的蜿蜒变化,延伸出奇特的递进光斑,又经过地面和墙面的折叠,是空间再次复杂绚烂起来。

    安静又朴素,简单而神秘,昏暗却又能见到最明亮的阳光。

    而在这条小巷子的外面,是上海最热闹的外滩的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

    高楼大厦,灯光亮堂,照应的一片区域恍若白昼。

    即使没有人影,也能从那些疯狂工作的商店的运作流程中窥到一丝繁荣的影子,嗅到一丝人流涌动的热潮的火热味道。

    而在这些繁华空间的背后,清冷,人的痕迹,仿佛少了,那又好像一直存在,亦是不可忽略。

    这些游离在人们视野之外的空间自然而然的把对比运用到了极致,把光影、分割用的最是恰到好处,把美学孕育在无人欣赏的角落里。

    并非孤芳自赏,而是等待有朝一日,有一个人无意间探寻而至,收获满心惊喜,然后心有所感,心有所动。

    这是上海的最繁荣的地方的其中一个背面,虽只是冰山一角,却也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只有人们再从各个角度认真地观察这个城市,才会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城市中没有所谓的无人到达的区域,亦无没有用处的空间。

    人们早已把自己融进了城市,城市作为一个人造的环境系统,早就刻满了人的痕迹。

    而那些人多人少的空间,那些或者光明或者昏暗的空间,都将成为这个城市的人的一部分的延伸。

    人塑造了空间,却也被空间塑造。

    空间环境作为人的外延,完全可以为人所改造,但往往更多的时候,人们无法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改造空间环境的能力,反而被空间环境潜移默化的渐渐侵蚀。

    也许人仍然是原来那个人,只不过潜意识深处,已经打上了这空间的烙印,难以移除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莫约亦是如此。

    走过的地方越多,看到的角度越广泛,看到的深度越深入,就会慢慢开始理解,所谓的行万里路远胜读万里书,不过是开始明白,人生,就是读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一本厚书。

    与世界建立联系,与建筑建立联系,与空间建立联系,与生物,与自然环境建立联系,人格寓于真实的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之中,开始形成一个独特的灵魂。

    而在这些空间的影响之中,越是见得多,越是不容易被单一的空间影响所约束,反而越有可能挣脱掉在人格之上看不见的束缚,形成真正的自己的灵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像一直以草根为食物的老鼠,生活的范围就是窝边的一片草地,有一天误食了林子里滚过来的一颗果子,发现果子也可以是食物,这种老鼠开始不局限于在草地上生活,他们的生活空间扩展到了林地之中。

    就像人们发现了地下水的存在,并知道了打井的方法之后,开始明白居住在河流附近并非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开始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口开始向更广阔的区域扩散。

    就像奴隶意识到自己并非生为奴隶,就应该永世为奴隶,开始意识到改变,并且为改变做出努力。

    阶级改变的源头涌出了活水。

    这是一种进化,是一种超越。

    包括且不限于超越自己原本的阶层,自己原本的生存条件。

    …

    仇百渡一路认真地看着。

    由玻璃竹拼成的全息屏幕,顶部是重叠远山的剪影形状,抬头仰望过去,便能看到真实的上海的高楼大厦。

    近处仿佛是真实,却并非是真实,远处模糊而虚幻,却是实实在在。

    铁轨很长,中途有序的设置了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的休息点,有简单的休息设施,小卖部等等。

    休息设施与这个章节的主题十分契合,有工业风的铁管弯折而成的椅子,也有科幻风的机械机甲一样的座椅。

    每30分钟会有一个大节点,可以通向其他的主题。

    一段铁轨走下来,往往可以看到三条不同的上海的街道,可能就是日常经常所见的繁华街道,只不过可能从二、三层的高度走过并重新欣赏,有可能是几乎没有人经过的小街暗巷,甚至是屋顶屋檐,地下管廊通道……

    即使走个十年,大约也可以每天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这一章节的铁轨的设计想法,几乎完全切合并且实践了当初仇百渡的灵感和主意。

    甚至做的更好,更有味道。

    仇百渡一路走来,眉间心中,都是满意之极。

    黄先生同样笑得满意,不过他的满意大约是对自己成就的满意。

    30分钟的节点已经到了,黄先生回头远望,感叹着开口:

    “脚下踩着真实的铁轨,眼睛所看到的却一切皆是虚幻。

    而这些虚幻却是真实的重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其中的意味,引人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