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异分解机 » 第九十八章 如梦令

第九十八章 如梦令

    如果说跑酷森林让人们回归自然,明白自身之火热活泼,如果说星月台令人感慨天地之悠悠,星月之辉煌,那么天梯拱桥就让人感慨岁月之漫长,历史之悠久,令人恍恍然不知所措,悻悻然心有所动。

    古榕拜月,自古有之。

    榕树本是一种长生的树种,似乎它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长生的符号。

    长生长寿,人的终极追求。

    与天地同寿,甚至对抗天地,超越天地,同样也是人的终极追求。

    参天巨树覆盖半片天空,即使抬头仰望,将脑袋和身子折成直角,也只能看到一片苍翠,和点点缝隙漏下来的月光。

    榕树骨骼撑起天地,其上覆盖的树皮经脉略显狰狞、充满力量。

    树也只是天地之下一个普通的生灵,可这棵榕树却靠自己撑起了半片天空,与天地日月争辉,亲眼目睹这一幕,方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那种看似统一和谐美好震撼的自然风景背后的矛盾与斗争,沧桑与坚持。

    让人联想到华夏祖先,千年之前,面对如此浩瀚无垠,不可抵挡着天地,以自己渺小着身躯,闯出一条生路,为种族打破命运,从不肯将命运托付于天的那种逆骨,又仿佛让人想到华夏千年以来自始至终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思维。

    大概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看到这一幕的想法,皆有所不同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未必是一种人生境界,却一定是一种当时的心境。

    天梯拱桥,看似是通往榕树树干,通往螺旋天梯的一道入户的桥梁,实际上,确实打破了人的自卑、自傲,揉碎所有局限在个人,局限在小圈子的社会之中的所有细碎繁琐的情绪,如嫉妒羡慕疲惫不甘傲慢…只留下人纯粹的精神内核和广阔的天地直接——无任何外在情绪包裹的接触,只剩下人类作为一种渺小的生灵直接观想与天地接壤的那种震撼无言,只剩下人类有一种智慧的生命,看到另一种生命在天地之下的极致绽放。

    这时候,人们会意识到,“哦,原来自己这么渺小,与天地不过沧海一粟,蝼蚁不如。

    哦,原来生命竟然这么伟大,原来生命也可以做到榕树这种程度,撑开天,遮住天,拥抱天,抓紧大地。”

    生命的一体两面,大概就是这样吧。

    仇百渡和马其轩紧紧跟随着黄先生,并肩踏上五米宽的白玉砖石的线性大道,沿着这一条似乎是笔直笔直的线,向着那一棵鹤立鸡群的参天巨榕稳步进发。

    一路两边皆是榕树林,远没有尽头那一棵榕树十几层楼的高度,却葱葱郁郁,繁复茂盛,看似自然,又有一种人工制造的整齐感。

    恍若护卫,一路伴着前行。

    朝拜之路,自星月台而始。

    …

    一路铺陈简洁,就是干干静静的白玉石砖,两侧是不设障碍的榕树林,树脚下云芝茂盛,烟云绕雾,仙气满溢。

    偶尔会有一些小的标识入口,通往其他路线,或者是临时的公共服务设施。

    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上的强化了这条“朝拜之路”的干净与庄严。

    时不时有处于上升阶段的阶梯,强化的那种攀登向上的静穆之感。

    在人的心中累积敬意。

    …

    因为是跟着黄先生的步伐走的,仇百渡他们大概走了20分钟,方才到了拱桥之前。

    天梯拱桥,虽天梯在前,实际却是拱桥在前。

    当然,如果把前面的白玉台阶当做一道天梯,也并非不可。

    但真正的天梯,实际指的是拱桥之后连接的通天之路。

    螺旋天梯,绕巨榕树干,扶摇而上,直指天宇。

    白玉拱桥装饰简单,几近于无,与前方的白玉石道保持一致的风格,粗犷而原始,古朴而纯挚。

    只是近看方知形态有些奇特。

    若是从天空顶上看,想来能够看到一个十字交叉的形状,十字正中一片圆台。

    桥下有一潭池水,与星月台相呼应,正圆形。

    如此一来,便是一大圆之中,横竖切割,中间添一道小圆。

    桥身侧看呈圆满的半月弯弯,倒映水中,合成一轮圆月。

    正面看去,亦是一弯圆月。

    既借月之意蕴,自然要全程保持和谐一致,拱桥半月,搅月光于一处,横看侧看,仿佛都有一轮月亮,只是随时借而变,或弯或圆罢了。

    桥身虽然没有什么装饰,但栏杆上每隔半米就会有一个成年人两个巴掌大小的透明玻璃明珠,闪烁着点点星光。

    想来与前面星月台上的星光珠子有一致的材料和制成办法。

    只不过这个小一些,且玻璃珠内像是洇晕了点点的云雾气,整体感觉更柔和,更朦胧些。

    黄先生补充道:

    “故而,此桥我们取了个别名——星月桥,与前面的星月台保持一致。都是摘星揽月的一部分嘛。”

    说着,踏过星月桥,准备开始攀爬天梯。

    …

    一场攀爬下来,是精神的洗礼,也是体力的升华。

    仇百渡还好,马其轩和黄先生都喘的不行。

    他们回去的时候走的是另一条道,直接乘坐飞碟圆盘代步了很长一段。

    这一条道,是文旅圈,休闲圈以及运动圈三个圈层的重要交叉点,也是第三大主题——如梦令——候鸟栖息地。

    华国的著名诗人曾写过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句,名为如梦令: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诗人在回家之时的情景。

    正适合归途。

    这个想法最初就是仇百渡提出来的。

    规划院采纳了这个设想。

    并且更加深入,更加完善了。

    整个候鸟栖息地与时光琥珀主题湖泊相连接,“如梦令”场地内部没有凝固的钢筋铁骨建筑,只有适宜候鸟栖息的生态环境,珊瑚水草,游鱼小蛙,水鸭水鸟,荷花几簇,芦苇一片。

    等到候鸟经过,群鸟争艳,又是一番新的天地与景象。

    …

    “如梦令”,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供候鸟栖息的临时场所,更是人们感受自然,欣赏文化,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贯穿整个中央公园地界的保留铁轨将会直接穿过水面,浮于水面之上。

    形成水上铁轨。

    水上铁轨会经过上善台区域,形成游览轴线。

    上善台主要是作为武术文化表演的场地,上善台区域却并不仅仅只是武术文化。

    区域内还包括了一些歌舞展台,汉服展台,生态文化展台,科普展台等等。

    这些展台的形式大多以玉石莲花为主,偶尔也有吊脚竹楼的形态,或漂浮于水面,或屹立于水中,形式丰富多样,而人站在其上表演,更是精彩纷呈。

    或是直接步行于铁轨之上,或是乘一朵莲花船,顺万灯而游,背可参观到所有的表演,也可以顺自己的心意任意挑选。

    这片区域是最有活力、最有生态潜力的中央公园之肺部,也将会是上海的文化活动核心。

    未来,这里会集中地展现上海的风情胜景,自然生态,人文艺术,吸引力十足的文化魅力。

    愿所有至此地者,如梦如幻,明了归途,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