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昨日,盛世花 » 第十八章 逃离临安(六)

第十八章 逃离临安(六)

    离开临安六日有余,夏羽一行路过了雁门、锡安两座城池,除了补给一些必须品,并未在城里停留。

    小七和姐姐歌谣儿的身体也好了很多。歌谣儿虽然身子还虚弱,但是已经能够站起来了,这让夏羽感到很欣慰。姐弟俩也是个乐天派,很懂事,每天都帮着夏嫣儿等人打打杂,担水、喂马很是勤快。

    夏羽一行走的很快,但是永远甩不掉那些逃难的庶民,大家都知道夏羽几人心肠好,专门有人每天给大家分点吃的,所以远远的跟着马车,也有些跑的慢的,乘着夏羽等人夜里休息的时候,就又追了上来。

    一路上,夏羽结识了赵冲,一人拳脚不错,做些小买卖的人,也跟在逃难的队伍中,聊在很是欢实。赵冲本就从临安回西贡,这两年东奔西跑,遇到的人也多,遇到的事也多,看着夏羽的模样和穿着打扮,想必是富家子弟,巴不得多套套近乎,好寻求路上有个挡事的人。

    一路走来,夏羽听得津津有味,赵冲说的滔滔不绝,一路上也不觉得有多少烦恼。

    离开锡安城三个时辰后,突然听到后面逃难的队伍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吼声,“马匪来了!快逃啊!”

    刚刚坐下准备休息的赵冲,吓的气息还没喘匀蹭得一下就跳了起来,远方旌旗招展,万马奔腾,刀光闪闪影人心寒,似乎可以看到马匪狰狞的脸。

    跑吧!赵冲看着夏羽渐行渐远的马车,很无奈的又加入逃难的大军中“要是有匹马就好了”。

    夏羽听到哭喊声,站在马车顶上向远处看去,马匪估计有一百多人,挥舞着腰刀向逃难的庶民冲去。又看向妹妹,还有路上捡的小七和歌谣儿,夏说不想多事,两辆马车的速度甩掉这些马匪问题不大,但是后面的难民可就遭殃了。

    这些天下来,夏羽深刻体会到这些难民的艰辛,只要有口吃的,卖儿卖女不在少数。“苏纳,宋大壮,你们四人保护好夏嫣儿等人,万事小心。”

    “喳”

    “哥,你要干吗?”夏嫣儿紧张的盯着哥哥。

    “这些天这些逃难的人让哥哥感触很深,不能见死救,嫣儿不必担心,哥有办法”,夏羽心情承重,前世许多参加维和部队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的画面涌现进脑海,他见不得欺压妇孺。

    “哥哥,你要小心,那些马匪杀人不眨眼”,夏淳儿知道阻止不了夏羽,只能嘱咐一下。

    夏羽这些天时常会跟着马车跑上一个时辰,还做一些奇奇怪怪的运动,身体素质不断得到增强,干掉十几个马匪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妹妹们不行,他不能让妹妹出事。

    本来想着这次回西贡,只要几个皇子的人不动手,应该就能一路平安的去,没想到这太平路上也不太平,刚过锡安城(出临安后的第二座府城,第一座为雁门城。人口34万,临安府城六大府城之一)不久,突然杀出了马匪,庶民四处逃散,看到夏羽的马车拐了弯,在前边疯狂跑,逃难的难民就跟着一边跑。这就是头羊效应,只要有人带着跑,后面就一群人跟着。

    赵冲本是和夏羽一起走的,路上遇见同乡,便离了比较远的距离。

    “闪开闪开!”突听后边马蹄声急促,有人大声吆喝。

    赵冲躲闪不及被一鞭子抽到后背,火辣辣的痛入心肺,痛的高冲一个踉跄几乎摔倒,不禁大怒,扭头怒道:“你们急着奔丧吗?”

    这辆马车虽然不及夏羽的马车,但是也很豪华,不仅马车豪华,后边还跟着许多看家护院的人,可以肯定车中人非富即贵。

    抽了赵冲一鞭子的人闻言大怒,劈头盖脸对着赵高冲就是一顿鞭子,抽的赵冲头破血流。好汉不吃眼前亏,赵冲一边高声咒骂一边反身凌空一脚,将这名护卫踢下马“你们这些狗奴才,马匪来了你们贪生怕死,就知道拿我们出气!早晚被马匪扒皮抽筋!”

    护卫被踢下后怒极,拔出腰刀就向赵冲砍去。

    赵冲笑笑,拾起脚下一个石子,猛一用劲,石子便飞向护卫的眼睛。

    “啪...啊!”石子直接嵌入护卫的眼睛,鲜血直流,腰刀丢在一边,疼的在地上打滚。

    路过的庶民赶快压下头去,急匆匆的路过,生怕伤及无辜。

    “吆喝!小子还挺横!”其它十几个护卫不怒反笑“好吧,老三,你带三人把这小子给我捆了。”

    说着赵冲见又冲过来几人。

    完了完了!自己逞什么能啊?自己这不是作死吗?

    就在赵冲惊愣之时,冲来的几名护卫已经大刀一挥,准备先砍了这小子。

    “砰...砰砰”

    几名护卫手中大刀脱落,震得虎口生疼“谁,谁他娘的敢阻止老子”?十几名护卫顿时乱成一团。

    “住手......”夏羽骑着马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盒子枪,身上还背着两杆毛瑟步枪。

    大秦比另一个世界的大清朝更加落后,华夏大清朝代制造的火药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轻火器主要是火枪,即火铳也叫火绳枪。清人制造火器始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火铳,直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和太平天国战争初期,由于战争频繁,火铳才得到大量运用。

    而在这个朝代,由于火铳造价高,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易爆膛等明显缺陷,并不被大秦广泛采用,只有正四品以上武职宫员才配备了手统,临安皇城也只中京骑卫三千人,每人配备了一把火统,比起大清朝的配备量可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