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神乱 » 第十八章 办事

第十八章 办事

    言承回到客栈,商小姐已经不见了踪影,想来是真的被酉鸡拉着一起去巡查蜀地各宗门了。不过好在酉鸡作为王朝生肖,其实力必然在灾祸之上,也不用太担心。

    回到房间没多久,便响起了叩门声。言承开了门,是一位身着兽纹长袍的年轻男子,看样子是那日马修和马相的手下,锦衣卫。那年轻人递给言承一块上书“锦”字的镶金铁牌和一小颗金子,交代道:“申猴大人有令,言承以锦衣卫身份巡查二郎府良人门,配令牌,报销400钱。清楚了吗?”

    言承点点头,结果令牌和金子,问道:“这令牌有什么作用吗?”

    “锦衣卫的令牌能够在任意一家驿站获得指定额度的物资补给,并有权调动当地官府护卫和镇守。此外这金子价值400铜钱,足够言大人一路上的花费了,多不退,少不补,您自己打算。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在下告退了。”

    言承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便点点头。那锦衣卫完成任务,三步并作两步便离开了客栈。

    回到房间的言承,盘腿坐下,一边运转体内天地元力,一边思索这几日自己的所见所闻。

    以前言承想要下山,师傅总是说言承的实力还不够,至少要进入仙境才足够。等到言承进入了仙境,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便将自己的修为压制到天字上品。幸好听了师尊的话,不然黑金一战,言承就要交代了。

    此外,朝廷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大汉王朝并不像言承曾经在史书上读到的王朝一样拥有严格的律法和强大的执法机构。相反,大汉王朝在地方的影响力在言承看来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松散。但是即便如此,百姓的生活却比史书记载得更安逸一些。言承不知道一统乱世的大汉王朝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将其战力放置在了何处——是北方的游牧草原和异兽后代、还是西边所谓的神之传人,亦或是东边的仙人之国。

    还有周围的人。商珏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虽然她不这么认为。而三位王朝镇守的实力也比师尊告诫的要强大许多,尤其是那日申猴施展的法相天地,是言承今生少见的恐怖招式。放纵白莲了那么久的他们到底在西南镇守什么呢?

    言承想着,心里便乱哄哄的,想要理清楚这一切奈何掌握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就这般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入夜。言承带了一点儿行李,将锦衣卫送来的令牌带上,便出了客栈,锦官城远比黑金和峨眉大得多,即使施展隔垣洞见,也难以看清楚全貌。

    言承碰见巡逻的护卫,出示令牌后,便被带到了城内的驿站。凭借着令牌,借到了一匹好马。那店家见言承是锦衣卫,强烈推荐言承再带几个护卫一同上路,不过被言承拒绝了。和宗门打交道,还是一个人自在一些。

    沿着官道骑着马,言承便向慢慢向着二郎府进发了。

    路过峨眉,青城派弟子见到言承也都客气有加,想来是看到那日言承和申猴的援助了。歇息了半日后,穿过那片林海,便又来到了二郎的地界。

    申猴虽让言承直接去良人门调查,言承却另有打算:既然二郎府内白莲教坛众多,如果自己能在其中挖掘到什么的话,再去良人门会更有利一些。

    这么说着,言承便离了官道,向着黑金的方向前进。按照这个方向前进,一定能够碰到在赤水附近营生的村庄。

    果然,在言承又晃悠了半天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依水而建的村庄。

    这个村子并不大,只有三十几户人家。言承到来的时候,村里已经飘起了阵阵炊烟,只有几个孩童还在外面玩耍。他们一见到言承,便好奇地围了上来。

    一个年纪稍小的孩子最先开了口,他问道:“你是官老爷吗?”

    言承摇摇头,翻身下马,和蔼道:“我不是什么官老爷,我就是一个游山玩水的闲人。”

    “那就好。”那小孩子放心了许多,“我妈妈讲,官老爷是最会乱抓人的。”

    言承下马,在那小孩儿面前,蹲下,柔声问道:“能不能告诉哥哥,你说的会乱抓人的官老爷是什么情况吗?”

    那小孩儿看着言承,有些犹豫,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道:“我妈妈说了,外人都可能是官老爷。”

    正说着,不远处的院子里忽然一个妇人走出,看到自己小孩儿在跟言承交谈什么,连忙走上前,不由分说打了自己小孩儿几巴掌,一边打,一边给言承陪着笑,道:“不好意思,让大人见笑了,我家狗蛋嘴笨,最会乱说话了。”

    说罢,牵着狗蛋的手就要回家。

    言承急忙解释道:“这位夫人你想多了。我不是什么官老爷,更不会乱抓人,狗蛋所说的事情我想好好了解一下,希望您能够给个机会。”

    那妇人见言承看起来还算正派,思忖片刻,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去我家里说话吧,这里不方便。”

    言承牵着马,妇人拉着狗蛋,便回到了院子中。那妇人替言承把马系好后,便招待言承进屋。虽说是个院子,但是屋子却格外的小,一共两间,一间厨房连着一间卧室,仅此而已。那妇人招呼言承坐下,又倒了一些热水,道:“大人真不是官家人?”

    言承无奈地再次摇摇头,道:“肯定不是。我只是游玩偶然路过此地而已。方才狗蛋所言的,夫人可愿意详细讲讲。”

    很明显,那妇人仍在犹豫。不过打量了言承半晌之后,还是决定开口:“是这样的,不知道大人听说过白莲没有。”

    言承万万没想到,随便来的小村庄竟然真的有问题。按捺下激动的心,点点头肯定道:“是一个地下教派,不过在下并未加入。”

    “看您的打扮也不像是白莲教徒。”那妇人继续说道,“你也看到了,这家中除了狗蛋和我,就没其他人了,他父亲,正是被官府抓走的。”

    言承有些疑惑:“这先生被官府抓走和白莲有什么关系吗?”

    说到这里,那妇人竟有些难以自控,眼泪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流,道:“那死鬼信了白莲,便跟着那群人鬼混,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想开了,跑回来,没几天就被这里的镇守老爷带人给抓了。我愿以为是他在白莲那儿犯了事情,后来跟同村的人一交谈才知道,原来只要从白莲那里跑回来的都被官府给抓了回去。所以现在,村子里个个都不敢再谈论什么白莲和官老爷了。”

    “一地镇守不应当是保护百姓的,为何还会替那白莲办事?”

    那妇人擦了擦眼泪,摇摇头道:“这些事情我们怎么会知道。家里人被抓走了,我们不是没想过去二郎知府那里告,但是莫说进见知府了,但是二郎城都有人守着不让我们进。后来闹多了,便一直有人来我们村附近佯装过路人,只要听到我们谈论些不该谈论的,便不由分说,打一顿。这般,我们便接受了……”

    那妇人说着,眼泪不自觉又掉了下来,狗蛋急忙跑到那妇人跟前,一边用手替他擦去眼泪,一边安慰道:“妈妈,妈妈,别哭了,爸爸不在了,狗蛋还在,妈……”

    言承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等那妇人收拾好了情绪才缓缓开口道:“夫人,您能说说,在那里能找到那伙人吗?”

    那妇人一听先是有些高兴,继而感到有些难受,道:“先生还是不要管这些事情了,您就好好地游山玩水,别为了我们,惹一身不痛快。”

    “有能力的,见到这种事情,必然会出手。”言承看向妇人严肃道,“今日之事,我既然遇到了便是缘分,夫人如果不愿意告诉在下的话,也没有关系,我上这二郎良人门上走一遭,事情便清楚了。”

    “不可,不可。”

    听到言承要上良人门,那妇人顿时恐惧无比,连声哀求道:“先生您如果去了良人门,恐怕我们这个村子都会消失,还请先生手下留情。”

    言承叹了一口气道:“夫人,良人门应当是镇守此地,保百姓安居乐业,如果提到良人门,夫人是这番神情,那这良人门不拿个交代出来,便不对劲了。您且放心,若是有人追问,你就告诉他,是锦衣卫言承办这事。”

    说罢,言承将随身的令牌展示给妇人看,那妇人看了,不知是喜是忧,半晌才开口道:“那就有劳先生了。”

    言承点点头,朝着良人门所在,御剑破空飞去。

    不出言承所料,言承刚刚御剑飞行没多久,便有良人门的弟子发现了。只不过这些弟子估计实力不够,完全没有跟踪言承的打算,而是急急忙忙往别处跑去,应该是去通风报信了。

    没多久,言承便感觉有不少武者在前方聚集。

    只见一位身背铁伞,贼眉鼠脸的中年男子,静静站在前方。其身后,跟着二十余位手持兵器的壮汉。看行头,都是些普通武者,但是在二郎的地界,这么明目张胆的人,只有一个来处——良人门。

    言承扫了扫众人,除了那个贼眉鼠脸的中年人是天字中品,其他人够不过是地字下品甚至更低级的武者。

    那贼眉鼠脸的中年人同样打量了一下言承,发现言承实力不俗,于是首先抱拳行礼道:“在下良人门酒堂堂主王小虎,不知道这位道友如何称呼?”

    言承并不打算隐瞒什么,将锦衣卫令牌亮出,道:“锦衣卫言承,奉申猴大人之命,来调查二郎府白莲之事。王堂主配不配合?”

    那王小虎看到言承的令牌脸色已经难看许多,再往言承身后望去,发现言承来的方向,隐隐有些不对劲,脸色便更难看了。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旧装模做样道:“锦衣卫办事,良人门自然配合。不知道大人要不要回堂内再细细说道。”

    一个纵地金光,言承便来到了王小虎身前,在王小虎的诧异中,点点头道:“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