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江山 » 第10章 酷吏卫晁

第10章 酷吏卫晁

    不消一刻钟,卫韵就浑身发汗,脸色通红,嘴唇发紫。

    帝师遇刺,连天子都震怒,亲自出宫前来探望。

    好在天子到时,卫韵毒已消,然而他本就身子弱,又这么一折腾,身子骨更虚弱了。

    “陛下,臣接下来这些日子,怕是不能帮陛下……咳……呼……呼……呼……”卫韵的呼吸有些急促。

    “卫师且歇着,卫师且歇着……”

    看着昏昏睡去的卫韵,刘协的脸色难看至极。

    卫韵一向对自己的安全挺看重的,史阿,天下前三甲的剑客便护卫左右,可惜他终究不是王越,他的护卫能力没点满,反而更偏向于进攻。

    “王师,劳烦……这些日子,将长安清理干净。”刘协看着睡去的卫韵,眼中怒意几乎抑制不住。

    王越点头。

    “史阿,从现在起,朕予你一百士卒,你好生安排,卫师若再出事,朕唯你是问。”刘协眼神冰冷。

    史阿一垂首。

    “哼……兄长……难不成你也在哪,盯着朕吗?……”刘协的手放在卫韵的榻边,眼神晦明不定。

    而董府里,董卓也罕见地没有在后院厮混。

    董府的正厅中,站着一些可能百官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一定足够可怕的人物。

    段煨,董卓之萧何,平马腾韩遂时,他的后勤丝毫纰漏未出,在董氏集团中号称功冠群后,弗以加以!

    同时,他也是西凉之盾,麾下步卒防御力号称不逊色高顺陷阵营。

    须知陷阵营那可是靠着重甲和一身神装堆起来的战斗力。

    胡轸,西凉诸将实际上的领袖,汜水关前被斩杀的华雄就是他的部将,甚至于吕布的并州骑也是在他麾下挂名,本人领军长于长途奔袭,来去如风,素有西北第一骑将之称。

    徐荣,虽非西凉嫡系,但抗击关东诸侯的战争中一战成名,破曹操败孙坚,乃是西凉军中最出彩的帅才,玄菟营如今也是西凉军系中的一方豪强。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这才是西凉的根本!吕布算什么?!一个投靠不足两年的降将罢了。

    董卓往首位上一坐,西凉诸将纷纷拜道:“拜见相国。”

    “免了,咱们说说正事。”

    “文忧,听说这些日子,城里闹的挺欢?”

    李儒出列,点头称是:“这些日子,皇宫里前后杀了不下十批刺客,下官这里更多,怕是不下三十批。”

    “嚯。”董卓面露不善。

    有百余名甚至数百死士?这可是值得重视的。

    “有思绪吗?”董卓沉声道。

    李儒沉默片刻,道:“疑似少帝刘辩余孽,就是始终不知是怎么进长安的。”

    董卓眼眸一眯:“少帝刘辩余孽?”

    “然。”

    “杀,少帝余孽一个都不能活。”

    李儒嘴角一抽。

    “喏。”

    虽然他接了这个任务,但是他知道这个任务绝对不轻松。

    那些人,与其说是少帝余孽,更不如说是孝灵皇帝也就是汉灵帝的残存势力。

    汉灵帝乃是昏君庸主,但是他为人并不傻,他给少帝刘辩留下的力量,不足以正面抵挡西凉军的兵锋,却有可能将西凉军毁于一旦。

    甚至于李儒都在怀疑刘辩到底死没死。

    若是少帝没死,藏在暗中准备对他们发动致命一击,他们还真的扛不住。

    “忠明,你盯着些,如果还有异常,让你帮文忧一把。”

    段煨点头称是。

    他是上一代大汉战神段颎段纪明的胞弟,综合能力丝毫不逊色其兄。

    不过他心中一直怀有报汉心志,也是西凉集团中唯一不满于董卓祸乱后宫的人。

    “敬槐,你引军,驻扎在东境关口上,若是那些个余孽和关东诸侯结成同盟,两头并进拿我关中,则长安危矣。”董卓又嘱咐牛辅道。

    牛辅抱拳:“喏。”

    “子仪,你与你弟仲宣分别驻扎于长安以东十里,长安以南十里。”

    徐荣站起身,抱拳应声:“喏。”

    李儒皱皱眉:“相国这是何意?当前无战事,如何这般警觉?”

    董卓罕见地没有因为下人反问而发怒:“吾有感,战争阴云将至。”

    卫府上,王允和蔡邕等一干老臣,不避讳李儒的耳目,直接来探望卫韵。

    “有一股力量挟持着我们和董贼站到对立面?”卫韵的眼眸之中闪过担忧。

    “若当真是先帝留下的力量……”卫韵凝了凝眉。

    若当真是孝灵皇帝留下的力量,那谁最有可能把握得住呢?

    他依稀记起了少年时,父亲带着自己觐见彼时才不过二十余岁的孝灵皇帝。

    那个人……

    难不成孝灵皇帝的残存力量,在父亲手里?!?!

    卫韵眼中闪过震惊。

    蔡邕看到卫韵的表情,急忙问道:“贤侄可是想到了什么?”

    卫韵嘴角一抽,思索片刻后还是道:“先帝……曾予家父……”

    他不再说下去。

    在场一众老臣都是心神剧震,甚至太常寺少卿已经露出了些许恐惧。

    王允长叹:“看来在昔年皇甫威明不听如徽劝告之时,他就已经放弃了大汉。”

    太常寺少卿黄休脸上恐惧至今未退:“所以……王相……我们是要和卫如徽为敌吗?……”

    王允脸上闪过一瞬不满:“混账!堂堂朝廷少卿,何来这般不堪?再有下次,汝自请辞!”

    李儒鸩杀皇帝,文武百官尚且敢于背后议论弑君儒该当何罪,如今与卫晁为敌,却能让满朝文武士气全无。

    昔年卫晁出仕,辅佐西凉三明稳固边疆,助孝灵皇帝一扫宇内,党人阉宦尽数被其压制,哪家那户党人敢说在大清洗之中没有最少半数的后辈被卫晁活活杖毙??

    还是直接照着脑袋打的杖毙,那些年轻人炸开的头颅,至今每一户豪门上下的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亘古至今未有的酷吏疯狗好吧?

    甚至不乏有人暗自揣度,灵帝不过三十余岁便驾崩,也是卫晁一手谋划。

    孝灵皇帝驾崩后,卫晁离开大汉,如今才在曹阿瞒帐下复又出现,若说最近京城动乱乃是卫晁谋划……

    他确实有那个能力,但是他现在不在京城还能谋划那么多吗?

    要知道,董卓入长安的时候,长安可是被上上下下清洗了一遍。

    卫韵看着百官神态,突然眼眸一眯,指着大理寺一官员,高喝道:“拿下!”

    文武百官莫不惊愕,就连荀彧都是惊诧地扭过头去,不明白卫韵怎么突然发作。

    史阿却不会迟疑,自打卫韵遇刺,他就被王越狠狠训练反应能力。

    虽然这玩意儿看天赋,他的进步不大,但是最少遇到卫韵指令,他不会有丝毫迟滞了。

    那大理寺司直也不问为什么,身手竟然非凡,被史阿卸掉一条胳膊之后另一条胳膊横击史阿,袖下竟然藏刀。

    史阿手中长剑反转,磕飞短刀,却见那司直竟然已经口吐鲜血,气绝身亡。

    竟是服了剧毒。

    百官傻了。

    片刻后,惊呼声不绝于耳。

    荀彧实在没忍住:“噤声!此地尚有病患!”声音不大,但穿透力和威慑力极强。

    “安年,你方才一直在观察百官神态吗?”王允和蔡邕主动让开位子,荀彧坐在卫韵床边,轻声问道。

    卫韵眼眸之中闪过冷芒:“然。”

    荀彧恍然。

    原来卫韵主动提出卫晁之事,除了如实相告,竟然还有试探百官之意。

    “事情大了,但你好好歇息,吾来解决。”荀彧也是不太开心。

    这些日子,他的精力一直在安排曾经马腾韩遂的地盘和朝廷吏治,没工夫搞这些阴谋诡计,但这不代表他真就不擅长不在乎。

    大理寺竟有一司直是死士,风波更大,但就像荀彧所说,他和程昱、李儒联手之下,长安瞬间成了透明的,而且还不至于风声鹤唳。

    之所以这三个人能精诚合作,主要是因为李儒也看不惯卫晁很久了。

    但是这就苦了法正。

    荀彧不将精力都点给政事,意味着他要把群臣的奏章简洁简洁再简洁,但是又不能有任何重要信息遗漏,法正一个小年轻现在每天走路都在念叨奏章的事。

    和法正差不多情况的还有徐庶。

    徐庶面前,皇甫嵩拿着一本兵法,淡然地看着年轻人头眼发花地读着兵书。

    本来,卫韵是打算将徐庶培养成一治世能臣的,但不想徐庶竟然在军略方面展现出了一点即通的天赋,只得让皇甫嵩这位现任的大汉战神教教他了。

    突然,皇甫嵩发现徐庶的眼神清明了一点,竹简朝着徐庶脑袋上不轻不重地砸了一下:“休要分神。”

    徐庶欲哭无泪。

    皇甫嵩轻声一笑。

    卫韵送来的这个弟子他确实很满意,未来有望接替卢植的位置,成为大汉下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

    三日后,卫韵体内毒素尽除,刀口也不深,已经恢复了不少。

    不过皇帝还是下旨,让卫韵好生歇息几天。

    王越还没有清理干净城内刺客,虽然他接任务接的很痛快,但是想来这个任务大致上是完不成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卫晁是什么时候开始在长安城布局的,谁也不知道该从哪查起。

    总不能再大清洗一遍长安吧?

    而那个死去的大理寺司直身上,也没有丝毫线索。

    “文忧,忠明,你二人以为如何?”董卓得到这个消息,算是彻底没心情和姬妾厮混了。

    卫晁的手都要伸到眼皮子底下来了!!!

    段煨呵呵一笑:“相国莫要问下官,下官这些日子一直在西凉,对长安之事真的不了解。”

    李儒沉声道:“大清洗不能再进行,想要解决这一切也很简单。”

    “杀掉卫晁。”

    董卓沉思片刻后,点头应允:“你来安排。”

    李儒心中涌起不妙。

    他和卫晁不是第一次交手,但是……

    “董相,蔡公递上折子,言说教化,想要开门学……”一旁,段煨翻看着奏折,突然出声道。

    董卓不满地看向段煨。

    这正说着国家大事呢,你说那有甚用?

    段煨自然知晓董卓脾气,也不卖关子:“董相,相较于谍子和那卫晁,这才是真正的重事大事,而且蔡尚书言说军方人也要学习,分明是想培养出更出色的战将,力求找出更多的皇甫嵩朱儁卢植,而且我西凉军中,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校尉将领数不胜数,这对于我们而言,大有裨益。”

    “你去安排,只要你点了要去门学不去的,直接报到老子这来,老子剁了他。”董卓有些不耐烦,但他好歹听得懂段煨所言。

    段煨站起身,主动退下。

    和间谍们的明争暗斗卫韵不方便参与,所以他在养好之后,干脆每日给陛下讲讲课处里处理奏章言表,然后去门学溜达溜达。

    变法有王允操持着,李儒虽然重振旗鼓有精神了,但是他的敌人变成了老爹,反而让卫韵轻松了不少。

    等到变法完成,并州骑等各大势力就可以开始除董了。

    “陛下。”这日,公孙让身着官服,走进了皇宫:“这是朱太守送上来的,未来三月内西凉的钱粮所需,请陛下批阅。”

    平定西凉后,朱儁顶掉了酒泉太守的职位。

    厚厚的一摞奏折,里面将每一项预估支出都计算的清清楚楚。

    “朱公伟手下竟有数算能人?”刘协越看越惊讶,直到最后,问了一句。

    “陛下忘了,前些日子,朱太守请了刘元卓出山。”

    刘元卓,名洪,字元卓,论及数算,当世他认第二,也就卫晁还敢自称第一。

    刘协恍然,片刻后怒道:“这刘元卓,朕敕他出山助你他不来,却反去边疆,可恨。”

    公孙让知道,刘协自称朕的时候,那就是真的不开心了。

    但他没有劝的意思。

    如今朝廷上下,也就两位帝师乐意劝一劝小皇帝莫急莫恼。

    劝皇帝别生气这个事,劝好了,八成没功,劝不好,人头落地都是有可能的。

    公孙让自认为也不是什么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忠臣,这事他不干。

    实际上,从孝桓皇帝和孝灵皇帝时期走过来的,真的少有这种人,王允那种都是少例。

    便是士孙瑞、马日磾、杨彪、皇甫嵩,你问问他们愿意干劝皇帝这事吗?

    公孙让汇报完公务后,和陛下随意聊了聊家常,便退下了。

    刘协看着公孙让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百官的心思呢?卫韵教他教的就是这个,可是他还必须摆出这样的态势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