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江山 » 第17章 除董,轻而易举

第17章 除董,轻而易举

    三月,卫韵的身子已经恢复了,就等大事。

    周瑜虽然主打一个军事水平,但是帮卫韵提提政治上的建议的能力还是有的。

    文渊阁里,周瑜摇摇头:“关中西凉之地竟然已经穷困至此了吗?这个样子,就算即刻便除了董贼,仍需最少一两年恢复元气,彼时,怕是中原诸侯,要有崛起之势。”

    卫韵摇头:“无妨,一家一家灭去。”

    “你设想,得有哪几家刘姓诸侯称帝?”周瑜微笑。

    卫韵放下笔,呵呵一笑:“嗯……蜀地刘焉,必然称帝,荆州刘表和幽州刘虞,吾不熟悉,但是想来,当地诸侯也不会准许他们二人不称帝……”

    周瑜点头认可:“孙长沙北上时,我拜访过,其为人勇烈,性情刚而冷静。”

    “其子孙策更是有勇有谋,有霸王之风,颇有威胁,次子孙权,计谋多变,为人冷静,袁术嘛……若是他能振作起来,或许孙氏难以崛起,但若是袁术依旧优柔寡断文武不分,那江东淮南之地易主,就在十年之内,江东可是也有一位颇具名声的宗亲。”

    “唔。”

    “陈元悌,性柔无刚,他不可能扛得住孙坚和袁术两个人的压迫,迟早被废,除了陈元悌,那便是刘繇刘正礼。”周瑜继续分析。

    “袁本初,为人不择手段,头顶四世三公之名,想来河北中原霸主,有他一席。”

    卫韵不否认。

    虽然他不把袁本初的个人能力当回事,但是袁本初的先天条件太好。

    “他不会容忍刘虞这样的人在他头上,故,他与幽州的公孙瓒必然是联手将帝位扣到刘虞头上,但刘虞……吾也不了解。”周瑜淡然。

    “袁绍狼子野心,冀州刺史韩馥还不如扬州刺史陈温,想来不出两载,就得被袁本初谋而杀之,幽州、辽东……”

    周瑜给卫韵分析着大势,卫韵则是一心二用,一边听着周瑜的分析,一边写着什么。

    片刻后,卫韵笑呵呵的:“公瑾,先莫要说那些了,且看我这本书如何?”

    周瑜接过竹简,大声朗诵道:“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

    读着读着,周瑜的脸色就变得很纠结。

    “兵书……”

    “这是家父开篇,吾补全的。”卫韵有些怀念。

    当年,卫晁就是用这本书给他做的兵法启蒙。

    只不过,甚至还没启蒙完,他就被娘亲带到了颍川。

    周瑜细心看过第一遍,随即道:“这是教人如何选将……不过细致至极,却是兵事启蒙好书,然过于纸上谈兵。”

    “大善。”卫韵抚掌而笑,随即将其他竹简也递给周瑜。

    周瑜看完,叹气道:“我还是那句话,但是……有此书,确是能省很多人的事。”

    “这一年,时间都用在写书上了。”卫韵叹气。

    “久闻安年兄万事皆通,不知都有哪些大作?”周瑜笑眯眯的。

    卫韵摇头:“大作算不上,当今人行事,自有一套评判方式,但吾希望可以给新人们一个行事的架构,一万户人家的县城,若遇旱灾,当如何做,若遇涝灾,当如何做……”

    “损失如何?拨粮几何?……”

    “这些,固然要灵活变通,但是大体框架有时是不变的,然高门大族把控书籍,学子若要学习,或要来来回回借一整房书,才能有个基本雏形……”

    “但求此卷,可以帮一帮苍生……”卫韵看了看手中竹简,叹气。

    周瑜越听越不对劲。

    “你欲以一卷书,盖过万卷书,让寒门士子乃至于那些只是稍稍买得起书的学子以一卷书就可以登堂入室,乃是白日做梦,而且算是掘了世家部分根基。”

    卫韵呵呵一笑:“董贼所为,才叫断人根基。”

    “公瑾,你记我一句话。”卫韵站起身,一甩袖子,“这世界上,根基,从来只有人。”

    “只要人在,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卫韵的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周瑜嘴角一抽。

    “但世家门阀不会这么认为。”

    “无妨,那便杀出一片滚滚青天,当新的世家崛起之时,一切便也已然定了,他们也就会习惯了。”卫韵淡然。

    周瑜的手微微一哆嗦。

    京兆韦氏……

    原来如此。

    卫韵长笑一声:“你可明白了?”

    周瑜摇头叹气。

    “我大汉的天子和世家关系一向不差,你这……逾矩太重。”

    卫韵刚想说话,外面就有军士跑了进来。

    “大学士,最新消息,温侯兵马已入关中。预计三月十三就可以回返长安。”

    “善,三月十三,长安所有六百石及以上的官员,统统去城外迎接温侯。”说着,卫韵提笔,将奏表写好。

    只待皇帝和董卓批复,就可以开始着手安排。

    不消一日,董卓的批复就下来了。

    准许三月十三,迎接温侯!

    卫韵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三月十三转眼便至。

    “吾儿奉先……”董卓亲自站在长安城门外迎接吕布,却不料赤兔马突然长嘶一声,一团烈焰狂奔而至!!!

    董卓的脸上还带着惊讶和些许没退下去的喜意,然而他已经没机会再问什么了。

    “奉天子诏!本侯领并州一万五千军卒,讨贼!”吕布的身后,黑线缓缓出现。

    那是并州军。

    与此同时,奋威将军董铸也骑着高头大马走出来,身后是张济、樊稠、牛辅、胡轸。

    “奉天子诏,本将军领凉州三万两千军卒,讨贼!”董铸面容冷漠。

    除了王允等一众知情老臣以外,其余人都是震惊不已。

    吕布……还能理解,狼子野心之辈,做什么都不值得让人意外。

    董铸……为什么?

    虽然董卓一向不喜欢这个儿子,但是满朝文武,除了那批恨屋及乌的,其他人对这位奋威将军还是很亲近的,懂进退知廉耻有礼仪,若非是他,董卓西迁,那就不是十室九空了。

    与此同时,城东也有数处展开了几乎疯狂的对杀。

    一座高楼上,卫韵和天子登楼而观。

    卫韵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陛下,这还只是开始。”

    刘协点点头,脸上满是凝重。

    他知道,接下来才是对他这位汉帝天子,最大的挑战。

    三月十三,一场谋划了一年甚至可以说从董卓进京开始就在谋划的杀戮,落下帷幕。

    西凉,段煨端着酒壶,不顾形象地大饮了几口。

    他的眼神有些迷离。

    片刻后,一位身披重甲,腰间配有一柄汉剑的大将大踏步走了进来。

    “段刺史,走吧,该我们了。”

    “朱公伟……”段煨脸上醉意很明显,但是朱儁这个掌军极严的将军却没说什么,而是转头离开。

    ……

    宣殿,天子刘协端坐在龙椅上,脸上毫无表情。

    以往,这只会让人觉得天子还端着,但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这个今年才十岁的天子身上感受到了出笼猛虎般的威势。

    也不知道这小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真就天家的孩子自带威严呗?

    牛辅跪在大殿中央,心中却并不是很害怕。

    “于常侍,宣旨。”

    “应天顺时,兹令明命!”

    卫韵没去听圣旨,他在仔细打量西凉众人的表情。

    那些个有恨意的,迟早要除掉,满不在乎的和欣喜若狂的,看后续表现。

    反正一句话,西凉军这群将官,迟早要裁撤九成,只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赦免圣旨很长,因为需要被赦免的人很多。

    圣旨宣读完毕,满朝文武都跪下高呼天子仁义。

    就连那些西凉军将领也都是如此。

    “就是可惜了李稚然……”樊稠暗地里叹了口气。

    随后,又是一封除贼奖赏。

    中书令王允,封宜阳侯,封邑一万户。

    武英殿大学士皇甫嵩,转太尉,槐里侯侯爵不变,封邑增加三千户。

    文渊阁大学士卫韵,转门下省侍郎,封关内侯。

    吏部尚书荀彧,封关内侯。

    中郎将吕布,拜镇北将军,温侯侯爵不变,增二千户。

    戎平太守朱儁,拜凉州大都督、护羌将军,总理西凉军务,封泾阳侯,封邑六千二百户。

    兵部左侍郎卢植,拜兵部尚书,加录尚书事,封榆中侯,封邑六千八百户。

    其余人等官职自有调整。

    皇甫嵩出任太尉,卢植加录尚书事,朝廷一下子多出了两位宰相,但是那位曾经的首相董卓却已经身死。

    除此以外,吕布,这个原先官爵奇奇怪怪,爵乃是县侯,军职不过中郎将的娃也有了超大进步。(作者查了一下才知道,吕布原来是剁了董卓之后才是温侯……小bug,不过没关系,咱本来也不是严谨正史流派)

    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

    看着镇北将军的印绶,吕布险些笑出声。

    卫青,霍去病……这只是我追赶你们的第一步。

    卫韵看到吕布的表情,嘴角微微一抽。

    他就知道,对于武人而言,甭管再怎么狼子野心,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都是那个最终的目标。

    虽然,四征四镇均属顶级将军,但是实际上,比镇北将军高的军职真的不少。

    大将军、太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中护军中都护……

    甚至还包括了半文半武的兵部尚书。

    时不时的,可能还来个辅国大将军抚军大将军之类的奇奇怪怪的玩意儿。

    但是当朝嘛。

    镇北将军,已经是太尉皇甫嵩和兵部尚书卢植之下的最高军职。

    唔,凉州大都督卢植不算,毕竟这不属于常设军职。

    而且这三位的功勋,说实话,吕布还这没寻思上去比一比。

    这三位可是曾经挽天倾的人物。

    除此以外,牛辅、胡轸尽数是封了杂号将军。

    张济樊稠封中郎将。

    门下省,卫韵忙的要死,真正的门下省一把手,侍中黄琬却是笑呵呵的,端着茶杯,悠悠哉哉。

    “黄侍中,您不考虑帮一下下官嘛?”卫韵已经是第三次濒临发作的边缘了。

    黄琬抿了口茶:“年轻人,还是定力不足,耐性有缺。”

    “你看,陛下为什么把你放到门下省来呢?不就是为了用这些小事磨砺你的耐性……”

    卫韵额角青筋一抽。

    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这有多少奏章?

    三百?

    五百?

    单单是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个老登的奏章,他就得看到了最少有二十份。

    还有荀彧!

    这厮嘴上喊着要慢慢调换西凉系官员,结果呢?结果一天就递了七八份调换官员的奏章!最少都是六百石!

    而且卫韵还不能当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他必须细细琢磨每一份奏章。

    公孙让,这要点钱,那缺点盐,连哪缺一批木材的事都写上来了!

    但是卫韵细品之下,有些事大小不论,但是他真的需要皇帝过目。

    既然皇帝过了目了,那门下省和文渊阁就肯定都得过目。

    最可恨的就是新工部尚书符辙!

    这厮所奏都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这的修路之前做的有问题,要细致地搞一下,望朝廷给人给钱,那的河开的有问题,需要重新调调方向……

    不行,你去死吧?

    卫韵总想着给符辙砍了。

    甚至连太常马日磾,太仆士孙瑞都分别有两三道折子递上来。

    天子德心仁厚,特批,卫师今天不用给朕讲课了。

    但是卫府,已经是车水马龙。

    门下省侍郎,有副相之称,二千石。

    黄琬这个臭老头,现在天天吃着万石和侯爵的俸禄,每天把活儿往他这一堆,自己还是养老摆烂。

    “哎,年轻人,不要这么有怨言……”

    其实卫韵很清楚身边这个一直在唠叨的老头给予了他多大的信任。

    卫韵在门下省办事,如果他办不好,连带着黄琬和整个门下省都要担责任。

    但是黄琬就是敢完全放权给他。

    “招贤令?这是谁的建议?”刘协皱着眉头,掂量着手里的折子。

    尚书省里的一众大臣目目相觑,最终,张温走出:“陛下,这是臣的建议。”

    刘协歪着头看了看张温:“张相,招德才兼备之人……张相觉得这东西,有用吗?”

    张温摇头:“八成无用,但是做了总必不做好,万一真来一两位人杰,便足够了。”

    刘协沉吟:“现如今,玉玺不在朕手里,朕印象中,好像是在孙坚手里?”

    “……是。”郭嘉心底一凛。

    直呼其名,说明皇帝陛下已经对孙坚很不满了。

    可不嘛?

    但凡手里握着玉玺的,就算不是狼子野心之辈,野心也会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