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扶卿山河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上不愧父君,下不负黎民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上不愧父君,下不负黎民

    “那在下便四十九之后再来取,有劳阁下费心了。”安懿垂眸,李星河的样子应该是等得起吧,不过绕了这么一大圈居然还是在澜的皇宫,安懿不免有些感慨。

    不过虽然这位御医身在澜,也不一定就是为皇室炼制的吧,安懿心想,还是将秘药牢牢握在手中才能安心些。

    “各取所需罢了。”元徵摆了摆手,道。

    若是没有这本残缺古书上的药方指引,元徵指不定还要走多少弯路呢,如今药方在手,这丹药便好炼制了。

    只不过元徵炼就这丹药也是为李承德以备不时之需,虽有九转回清丹固体,可到底还是先不足后又未好好调养,这才需要这枚丹药。

    “那在下便告辞了,预祝阁下早日炼成此药。”安懿瞥了一眼内堂摆放的一座丹炉,抱拳道。

    安懿完之后便飞身而去,不过这澜皇宫也不知是发生了何种变故,守卫倒是比上一次松懈了不少,安懿心头涌出些疑惑,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便出了皇宫。

    太极殿内,李承澧昨晚一夜无梦,如今倒是有些后遗症了,头疼略微有些发疼,他近日自然也能感受到宫内气氛不对,可眼下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

    “陛下可要传元太医来瞧瞧?”维桢上前将热茶奉上,关切地问道。

    “无妨,不过是昨晚没有休息好罢了,容大人怎地还没到?”李承澧敛着双眸,摆了摆手,垂首抿了口清茶,问道。

    还未等维桢答话,殿外便有太监过来通报了,李承澧示意维桢留意四周,虽然祝余他们的手还没有伸得那么长,可也要防患于未然。

    萧允在南方凭借着萧家祖上留下的藏宝图起事,再加上有元启援助的兵械,眼下战事未平实在难以从各地抽调将士出来。

    一个不心还会打草惊蛇,因此李承澧和容成商议之后才决定让原本应该待在大牢里的范立本,掩人耳目去随州城寻许昌,借兵援助上京城,以解围困。

    殿内寂静如斯,只有清风吹过书卷的翻页声,余下不相干的人也都被维桢打发了个干净,就连他自己也都是在殿外候着把风。

    “陛下还是在为前几日的事情发愁?”容成抬眸看见李承澧眼底的乌青,行君臣之礼,拱手道。

    “算不上是发愁吧,只不过朕才即位不过数月,竟然都能赶上叛军作祟,还是在国难当头战事未平的情况下,一时对自己有些……。”

    李承澧低垂着眸子,神色难掩疲态,瘦削挺拔的肩膀在此刻也有些微微佝偻,低声道。

    “有些失望?叛军一事皆是他们的欲望所驱使,与陛下的施政并无干系。”容成接过李承澧的话,道。他自然是明白眼前这位少年帝王纠结的根源,到底不过是对自己不自信罢了。

    “可满朝的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是站在朕的身边的,除了季大人。士族那些人钻营苟且只为图得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从未将社稷放在心上。”

    思及此,李承澧的头疼不由得又加重了几分,通过这件事情李承澧才发觉,偌大的朝堂之上竟然没有能够与士族抗衡的势力。

    “所以往后还需要陛下和长公主殿下携手共进,扶持寒门上位以均衡朝堂势力,帝王的制衡之术夫子虽然讲得好,可到底还是要陛下身体力行才可以。”

    “可朕真的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吗?”李承澧的眼神有些飘忽,看着自己的手掌心,喃喃道。

    “陛下是不相信长公主殿下的眼光,还是不相信微臣和季大饶能力。”容成的嘴角嵌着一抹笑,单手负在腹部,道。

    “殿下既然能择您为新主,定然是全心全意地信任陛下的,所以微臣还请陛下切勿再妄自菲薄了。”容成见李承澧略微扬起的眉毛,又继续道。

    “陛下只需做到上不愧先帝教导,下不负黎民所托,如此,心安即可。”容成垂眸道。

    “没想到容大人还会这般安慰人,听君一席话,朕这心里倒是舒坦了不少。”李承澧紧握在袖口中的双拳逐渐松开,蹙起的剑眉也舒展开来,轻松笑道。

    “不过,随州城距上京城还是有些路程的,若是皇宫突生变故,臣请陛下以保重自己为主,切不可以身犯险。”容成正色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朕还是明白的,不过想来萧允找来的乌合之众应该翻不起什么波浪吧,何况皇城不是还有禁卫军驻守着嘛。”

    李承澧垂首,神色如常,语气也略显放松的道。

    “陛下还是莫要轻敌为好,如今暗卫不在上京城,还是心点为好。不过陛下也算提醒微臣了,这禁卫军的确也是该排查一下了。”容成双眸中的暗光微盛,劝道。

    对于皇城之中的守备容成一向都不会过问,僭越职权之事他可不会做,不过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排查一下也好多一份安心。

    “朕知道了,有劳容大人替朕分忧了。”李承澧的面色转而严肃,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端坐在案桌前,态度那是极好的,道。

    容成得也并无道理,自己也确实是轻看了这些人,古来反叛之人夺得皇位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李承澧开始反思着自己。

    “对了,那条密道陛下应该还没有忘记吧。”容成似是想起什么般,转身告退之后又折了回来,抬眸问道。

    “自然是记得的。”李承澧答道。

    盛京城,茶楼,书人将厉惊尘与柳玉娆两饶婚事得眉飞色舞、唾沫飞溅,从初遇、相识、相知到最后的相恋,那叫一个婉转曲折缠绵悱恻啊。

    “厉家的儿子本就负有少年才的盛名,而那位宁国公的孙女听也是生得宛若个仙儿,两人在一块啊这也算是郎才女貌,成就了一段锦绣佳缘啊。”

    “可不是嘛,那日成亲的盛况你们又不是没见过,十里红妆整条朱雀大街上都是迎亲的队伍,竟引得万人空巷好不热闹啊。”

    “毕竟是盛京城两大家族的联姻,排面自然是要有些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