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河璀璨时 » 末日粒子一

末日粒子一

    公元2133年,世界末日来临了。

    本来各国政府还想极力隐藏这个事实,但随着天空中的太阳越来越大,它的膨胀甚至已经吞掉了离它第二近的金星,世界末日的信息便已经再也隐藏不住了。

    此时的地球上也不安稳,大地不时的会被撕裂开来,火山爆发和海底板块运动造成的海啸频发,人间一片末日景象。

    法律此时已经形同虚设,道德成为了约束人们的最后底线。

    报纸、宣传画乱飞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进行末日狂欢的人们,末日的危机感将他们原始的兽性全部激发出来,他们如同野兽一样的在大街之上斗殴、厮杀、交配。

    保持理智的一部分人,他们会和妻子和朋友做最后的告白和告别,同他们最爱的人回忆着这一生中那些美好的时刻。

    人类并未想方设法的逃离地球,因为这次危机并不只是太阳膨胀造成的,而是整个宇宙都在大撕裂,人们逃到哪里都一样。

    各个国家选出了10亿精英,准备乘坐钱明博士研发的逃生舱,前往宇宙的下一个纪元。

    孙正严也接到了这一邀请,但他并未接受,事到如今他还在努力的试图拯救这个宇宙。

    ……

    时间回到2100年,此时的地球上已经有了200亿人口,这对于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来说略显拥挤了。

    各国已经开始了向火星移民,但于此同时,还需要先解决能源危机。

    因此,戴森球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所谓“戴森球”其实就是直径2亿km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

    2101年,由李问教授带领的航天工程队开始从地球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舰队的数量高达500多艘,而且他们每个上面都带有重型核武器。

    通过科学家的计算,只要将水星砸碎,人类就可以开采上面的可用材料,建造一个围绕太阳的戴森球。

    虽然这个戴森球不足以完全包裹住太阳,但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1%太阳能,这股能源已经完全足够人类使用了。

    李问博士带着飞船降落在水星之上,他们将自身飞船携带的致命核武器,分别按照预定计划,深埋进了水星的星核、星幔和星壳之中。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三个月,当最后一颗核弹也被埋下后,飞船们在李问的带领下纷纷逃离了水星。

    随着一声巨响,水星被成功的炸成了49块,计划很顺利。

    而后便是漫长的戴森球建造过程,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20年里,对水星上的物质进行开采,并且建造戴森球的主体轮廓。

    五年之后,围绕着太阳的第一条环形轨道终于建成,他就像一条细细的腰带,静静的在太阳周边环绕。

    虽然这条腰带在地球上只能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但这却给了各国首脑和科学家们极大的信心。

    只要在接下来的15年里,他们能在建造与其相似的九条太阳腰带,戴森球计划就会圆满成功,到时人类就再也不用为能源问题担心。

    但事情的发展并未与人类预料的那么顺利。

    公元2120年5月5日,这是一个令全人类信心都备受打击的日子。

    似乎是出于对人类傲慢无知的报复,5月4日,太阳黑子的活动突然加剧,随之而来便是大量太阳耀斑的出现,这对戴森球施工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科学家早对此有所预期,所以施工队对此的处理还是比较有序的,并未产生多大的恐慌。

    5月4日过后,太阳似乎已经发完了他的小脾气,又变得安静下来。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5月5日,令所有科学家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太阳左侧的日冕毫无征兆的突然增大,就好像人的头颅之上突然长出一个巨大的耳朵一般,这个巨大的耳朵瞬间将戴森球计划的1/3工程全部损毁。

    由于事发突然,施工队来不及撤离,220多艘飞船被日冕吞噬。

    至此人类短时间内,再也没有足够的材料和力量在太阳上建造戴森球。

    戴森球计划宣布破产。

    对此次事件的失败,人们将事故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政府的腐败和科学家们的无能。

    作为此次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李问更是被千夫所指,甚至有人要将他送向国际军事法庭。

    一时间,社会上的舆论导向错综复杂,人们对于政府和科学家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疑。

    迫于外界压力,李问最终还是被解除了所有职务,与他有相同待遇的,还有逃生舱技术的专家钱明。

    出发之前,钱明拍胸脯保证,只要有他的逃生舱在,便不会出现任何的伤亡。

    可是在220多艘航空飞船中,有83艘是由人类亲自驾驶的。

    当他们的亲人和孩子走上街道抗议时,李问和钱明心理上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迫于外界的压力,以及联合国家想要转移人民视线的目的,戴森球二号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由于太阳的附近已经没有足够的材料进行戴森球的建设,所以科学家们便将目标转移到了木星。

    他们打算点燃木星,使其成为一颗新的恒星,然后利用木星的众多行星,建造戴森球。

    根据计算,新形成的恒星稳定性要比太阳好得多,且政府也会选用AI自动驾驶,保证再不会失去任何一个生命。

    这个计划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虽然此次的戴森球二号计划带来的能量将会是一号计划的千分之一,但这也足以让各个国家心动。

    正当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戴森球二号行动上,任由一号戴森球荒废之时,华国科学家却提出了一个不同意见。

    华国的孙正严提出,可以以原先一号戴森球遗迹作为基础,建设一个恒星级别的粒子加速对撞机。

    孙正严教授为此做出了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可是还是遭遇了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对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太阳的喜怒无常,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花费巨大的资源只为建设一个粒子对撞机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

    孙正严面对如此情况,他在他的粒子对撞机报告中发言。

    “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可谓是过得顺风顺水,不论是从物质上的需求,还是从精神上的需要,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发展至今的我们甚至利用先进的航天技术已经踏出了地球,在火星上实现了部分殖民,艺术家们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过去的100年中,物理学却几乎未有寸进,无论是新提出的弦理论还是M理论,都无法完美的解释宇宙的真相。似乎在过去的100年中,我们物理学家在虚度光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是的,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而决定成功的恰巧是后1%。而我们物理界此时所欠缺的正是后1%灵感,如果没有它,我们将会像一群无头苍蝇似的进行不断的试错,这个试错的时间可能是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我甚至不敢设想人类还会有1万年的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竟然连自己的太阳都无法征服。在过去的100年中,实验物理只是理论物理的陪衬,它只是验证了以往理论的正确性。这说明现在的环球粒子对撞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理学的要求。而这座恒星级别的粒子加速对撞机建成后,它可以将粒子的能量加速到原来的100万倍,这可是宇宙大爆炸开始的能量啊,届时我们必定会有新的发现,从而改变人类窘迫的现状。”

    “最后,我还有一句话要说,曾经有人说过,地球上的物理学已经被高等文明锁死了,但我想说并不是那样,真正锁死它的不是旁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在这里我请求诸位,给我打开这把锁的一个机会。”

    孙正行的话说完,眼含热泪的朝台下深鞠一躬,久久不能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