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开局患病 » 第59章 朱雄英的秘密

第59章 朱雄英的秘密

    京城皇宫,朱元璋彻夜未眠,就连早朝都没上。

    他在朱雄英送东西进宫,请他亲自保管后,就被好奇心害了,此刻他眼球上布满血丝,正在看一摞捆扎好,名为《化学》的纸张。

    这些纸张有图解,有文字,奇怪的是,他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认识了。

    在他身旁,还有许多摞纸张,有的写着语文、数学,有的写着生物、地理,还有很多看上去像试卷,其实就是试卷的纸张。

    他昨晚好奇,就看了一下语文部分的纸张,没想到这一看就停不下来。

    待他看了一部分语文部分的纸张后,又看了一些数学部分的纸张。

    数学进门认识十个简化数字,他理解得很快,而后加加减减也还行,直到乘除部分之后,看一眼就要缓几秒。

    后世的书籍对于朱元璋来说还是太过超前,他就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有很多东西理解不了。

    不过理解不了在朱元璋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敢说天底下除了朱雄英以外,没人能理解这些东西。

    朱元璋现在有些纳闷,语文倒是好理解,写得也很有趣,特别是里面一位名叫老舍的人写的一篇名叫《济南的冬天》的散文,字里行间中对天地自然的描写让他为之着迷。

    看到老舍的开篇写了北平,他以为老舍就在北平,如此贤才他岂能放过?

    朱元璋离开暗室,立马让锦衣卫去北平找一名叫老舍的人。

    而后他又回到了暗室,打算继续看看语文那一摞。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到了中午,暗室门外的太监总管马仲良敲了敲暗室的门道:“陛下,出来用膳吧!”

    这时朱元璋正好看到鲁迅一篇名为《孔乙己》的文章,正在兴头上,随口回道:“放那儿,咱待会儿出来吃。”

    说完话,他又立刻聚精会神的看下去。

    当他看到,孔乙己偷书一段时,朱元璋连连放声大笑,直到他看到孔乙己已死之后,才长舒口气,也不知是同情书中的小人物的遭遇,还是他感悟到什么。

    时至日落西山,门外守着的马仲良再次敲门叫朱元璋吃饭。

    他现在完全沉寂在了一篇鲁迅所写,名为《狂人日记》的篇章中。

    这篇《狂人日记》他已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他原以为鲁迅是在写自己,可看来看去,他发现鲁迅好像在写他朱元璋!

    虽字字句句没有提他朱元璋,但由于朱雄英故意没写年月日的原因,在他看来,鲁迅的文字里字字句句都在批判当今大明,在批判他。

    古今思想的碰撞,让朱元璋沉浸其中,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想杀人的想法,他只是无比感慨自己年老之日居然发现了知音。

    他曾亲眼目睹过元末民不聊生的惨状,鲁迅的《狂人日记》让他回忆起了饿死的亲人,如果不是元末民不聊生,他没有活路,也不会举旗造反。

    但他朱元璋可是既得利益者,虽有引鲁迅为知音的感慨,却不会丢弃儒家的东西,儒家的东西,是他统治大明的基石。

    就在朱元璋思索之际,门外的马仲良又开始叫他去用膳。

    朱元璋这次出了门,用膳之时心不在焉,他决定等朱雄英回来,就好好跟他谈一谈那些鲁迅的文章。

    他就算看不懂许多东西,但他从那些东西都是由易到难,从简入深的概况,就猜到朱雄英这是在写育人之书。

    朱元璋当然会全力支持朱雄英干这事,可他认为语文中一些思潮还是有必要禁止,毕竟现在是他朱家的天下。

    用完膳,朱元璋命马仲良叫来锦衣卫指挥使颜晟亲自把手暗室,日夜不离,顺便问起朱雄英的近况。

    朱雄英扎营的地方离京城并不远,每日都有消息传回,颜晟就跟朱元璋说了朱雄英昨日和今日命人跑圈、站队列,挖地之事,就连朱雄英买了什么东西也一样不差的跟朱元璋说了一遍。

    朱元璋得知这些事后,第一反应是朱雄英在瞎胡闹。

    大明之兵,军纪严明,虽然他给朱雄英的兵全是勋贵之后,但若论行军布阵,那些勋贵之后还是可以做做样子,唬人肯定没问题。

    他正想修书一封,让朱雄英将训练五卫之事交给张齐,刚下笔就顿住了。

    朱元璋也不是迂腐之人,他最明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思索片刻后他还是将笔放下。

    既然给了朱雄英兵权,他还干涉那么多做什么?

    若是朱雄英有妙招将那些勋贵之后训练成精兵,他便效仿之。

    若是不能,那就是那些勋贵之后烂泥扶不上墙,他重组五卫人马即可。

    朱雄英到现在,就没让他失望过,管他呢,万一好心办了坏事,不懂装懂,那不成了孔乙己了吗?

    做下决定之后,朱元璋也有些乏了。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已经许久没翻后宫牌子,他破天荒的吩咐马仲良拿来牌子准备临幸后宫。

    朱元璋这边准备办事,朱雄英那头也在为一件事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布匹到了之后,朱雄英就教几名督卫和吴江制作睡袋、担架和医用纱布。

    这些东西关乎战斗力,他不敢有半点马虎,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肯定能用上。

    此时朱雄英正站在营地中间的那条小河前默默等待,这条河即将被他利用起来,但他担心这条河的上游有潮涨潮落时,所以派了人去寻找源头。

    不多时,人就回来了,那人告诉朱雄英,这条小河的主干道是淮河,这条小河只是众多支流的其中之一。

    得到消息后,朱雄英不再迟疑,这个时期的淮河几乎只会存在汛期,不用考虑枯水期。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开始画草图。

    没过多久他就画完了水车、连接轴、差速齿轮的形状,他想在这儿建一座工厂。

    这是他来此临时起意的想法,他通过这些人体能差,摆造型快,看出了这群少爷兵都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要是把这群人放上战场,他肯定会吃败仗。

    既然暂时不能拉出去打仗,不如在此地建厂一边训练,一边武装自己,先稳一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