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夜春风来 » 第十九章 千窟神

第十九章 千窟神

    第二天醒来,阿梨才知道顾修烨半夜里又出去了,似乎是很急的事情。

    想到昨晚顾修烨的疲惫,阿梨不禁有些担心,决定等他中午回来给他做几道可口点的饭菜和点心。

    她记下了每次和顾修烨用膳时,他多夹了几筷子的菜,又跟吴刹确认了王爷不喜欢吃的食物,喊着小翠买了些食材回来后,自己便动手在厨房里倒腾出了几道有模有样的菜肴。

    一开始阿梨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在自己的院里等,快到了晌午又忍不住假装到门口散步,但等了一个钟头,树林的小路上还是没有望见顾修烨的身影。

    直到过了午膳的时间,顾修烨依旧没有回来,阿梨便猜想是顾修烨公务太多,实在抽不开身。

    本想着自己和小翠把菜吃完得了,但又想到万一顾修烨忙到没时间用膳,饿着了可不好。又命小翠拿来了食盒,把烧好的菜装了起来。

    阿梨吩咐人备了马车,便带着小翠打算去府衙找找顾修烨。吴刹因为要保护阿梨,也同她们一起去了。

    吴刹跟在顾修烨身边多年,他是知道顾修烨不喜欢女人打扰他办公的,但看着阿梨着急的脸色,他也不忍提醒。

    然而阿梨一坐上马车就有些后悔了,她也知道顾修烨是怎样高冷、不喜他人亲近的人,自己这样贸然前去恐怕会惹他厌烦。

    但阿梨随后又想着,人家前前后后救了自己两次,眼睁睁看着他挨饿属实是有些忘恩负义了。索性今天就做做样子给他把饭送了,他若不乐意,下次不送就是了。

    而坐在一旁的小翠则非常赞同王妃的这次明智之举,觉得自己家的主子终于开窍了,懂得讨好王爷了。又想到昨晚王爷看阿梨的眼神,小翠觉得离主仆俩的好日子不远了,心里乐开了花,一路上都在对着阿梨献殷勤。

    简便的马车快速驶在小道上,压过几个小水坑溅起来一地的水花,蹄铁踏在青石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载着一行三人开往闹市。

    因为要躲避人群的原因,马车进入镇上后,速度便降了下来。

    阿梨掀开帘子往外看,发现镇上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繁华热闹。

    “或许是闹了水灾的原因。”阿梨这样想着,但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没容阿梨多想,吴刹驾驶的马车就抵达了东江的府衙。府衙的侍卫很明显认识车上的吴刹,没有多问就放她们进去了。

    阿梨经过站在门口的几个侍卫,余光瞟了一眼,发现这些侍卫的表情都极为严肃,甚至严肃得有点不自然。阿梨想可能这里是府衙的原因吧。

    但直到又路过了几个侍卫,阿梨才突然知道为什么门口的几个侍卫表情这么不自然,阿梨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又爬上了心头。

    这个府衙里一定出了什么问题。阿梨想着,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阿梨抬腿走进了知府的前堂,立即就有一个穿着官服、体型微胖的中年人笑眼盈盈地迎了上来,恭敬在阿梨面前行了个礼。

    “下官不知娘娘要来,有失远迎,娘娘莫要怪罪。娘娘请这边坐。”这个知府的满面笑容与府里侍卫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

    “没事,李大人,我是来找王爷的,王爷在哪呢?”阿梨并不想跟眼前这个李大人有过多交流。

    “王妃来得不巧了,王爷此时并不在府中。”

    李大人递上来茶水,阿梨意思着接过,但并没有喝。

    “李大人可知他现在身在何处?”

    “这个嘛,恕下官无能,王爷这几日来办公都是独自一人外出的,没有交代,下官也不敢多问。”

    李大人揉搓着双手,阿梨感觉他像极了街上卖东西精打细算的摊贩老板。

    阿梨又问了几句,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只得跟吴刹他们先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阿梨又想起宅子里没有研药用的研钵,又喊吴刹停下车放她们走路去店里看看。

    问了几个路人,阿梨终于找到了卖研钵的药铺。

    按理说,各个地方的药铺就算不是生意兴隆也不应该太过潦倒,但阿梨走进的这个铺子同其他的门面比起来过于破旧了些,另外铺子还是开在了这条街的末尾,一副生意惨淡的样子。

    阿梨敲了敲木制的前台,叫醒了正在睡觉的伙计。

    伙计突然被人叫醒了,明显有些不满,但抬眼一看阿梨她们的穿着明显是富贵人家,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问阿梨需要买些什么。

    “请问小伙计,这里有研钵卖吗?”

    “有的有的,请问要多大的,我去给您拿。”

    阿梨在手上比了比,道:“这么大的有吗?”

    “有有有,夫人你等等啊。”

    伙计快步走到了后面去找阿梨要的研钵。

    阿梨趁着伙计找东西的时间,逛了逛店里的药材。

    透过纸片上蒙着的一层尘,阿梨大概看了下药铺里药材的种类,这里卖的大多是一些治疗风寒,跌打损伤等常见的普通药材。

    “夫人,你的研钵我给你找来了,一共三十文。”伙计从屋后探出头来。

    小翠掏了钱,检查了一下研钵。

    “夫人这是家中有人生病了?”伙计看着小翠把研钵装进了布袋,随口一问。

    “算是吧。”

    阿梨没有否认,觉得可以从伙计嘴里打探点消息。

    “一看你们就外地人,对这里不熟。”小伙计叹了口气道,“镇上人病了一般都不来药铺抓药。”

    “哦?这是东江来了位神医?”阿梨顺着往下说。

    “神医?”伙计露出不屑的表情,“呸,我看就是个神棍!”

    “你又在说什么胡话,刘傻根。”闻声从屋后又出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老人彬彬有礼地向阿梨打了声招呼,说道,“老夫姓吴,是这里的掌柜,夫人远道而来莫要见怪,刚刚店里伙计说的话也莫要放在心上。”

    “不妨事,我们初来乍到确实是不懂得这里的风俗,要是掌柜能给我们讲一下就太感激您了。”阿梨礼貌地问道。

    “这要从何讲起呢,”吴掌柜抚了抚自己的长须,说道,“其实东江在十年前,因为水路生意兴旺,开了不少药铺,价格都比其他地方的要便宜上不少......”

    后来就开始闹起了瘟病,东江镇上的人接连死去,药铺里抓的药也不见好,后来惹起众怒,被镇上的恶霸带头拆了好几家药店。

    镇上的人寻了好多方法都无法将瘟疫治好,最后所有人都处于一种虚幻迷信的状态,想要通过烧香拜佛,乞求上天为他们驱赶瘟疫。

    这时,东江来了一个名叫杜尧的道士,他带领人们信奉他带来的神明——千窟神。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骗人的江湖道士,但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小镇上的人只能病急乱投医。

    神奇的是这些拜过了千窟神的人第二天瘟病居然都好了,于是千窟神就被奉做了这里的神,大家纷纷为其建造神龛,神庙。

    不仅是瘟病,镇上的人发现拜过千窟神后身上的小病小痛都消失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找千窟神“看病”,药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到了现在,只剩下吴掌柜一家药铺在开着。

    听完吴掌柜的故事,阿梨就向吴掌柜和小伙计道了别,退出了药铺。

    小翠很想问问阿梨这件事会不会是真的,但阿梨对着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她也只好闷着头跟着阿梨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