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金钱帝国 » 第53章 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的碰撞

第53章 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的碰撞

    “老子十三岁就跟着师傅抡大锤,玩铁的时间比你们年纪还大,你们简直是乱来,背后的东家是准备以本伤人吗?”

    在这位老铁匠看来,如此好的精铁,他们却像是大白菜一样,三钱不值两钱的胡乱卖,甚至还换些狗屁用没有的鸟毛,绝对是想逼死他们这些铁匠铺,然后好独占市场。

    不要说古人没有商战意识,现在玩的这些,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赵二三拱了拱手:“咱们东家可不是以本伤人,我们做这生意,可是大有赚头的,只是老师傅在小地方呆久了,没见识过咱们长江钢厂的技术而已。”

    大汉手中的锤子都扬了起来了:“你在说我没见识?”

    而赵二三的一句话就让他破了防:“那你可能用三十文的成本打造出一把能砍铁皮的刀?”

    大汉却是一下子就疯了:“我不信,这种刀即使是我,没个一百文也打不出来,就我们爷三,也要一整天才能打出一把,这种刀必须反复折叠锻打才可能这么锋利,还要至少三斤好铁。”

    赵二三摊了摊手:“事实就是如此,三十文是我们长江钢厂的拿货价,至于具体成本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没有三十文。你不信,可以自己去长江钢厂见识见识。”

    大汉冷笑:“既然你说得这么玄乎,人家能让咱们进去随便看?”

    赵二三看他上当,笑了起来,毕竟拉人也是有奖金的:“像您这样的老师傅,进去工资带奖金一个月五两银子不成问题,两位小师傅看来也是有经验的,至少也拿个二两银子,钢厂还包吃包住,顿顿管饱,偶尔还开个荤,怎么样,考虑一下?”

    父子三人最终还是收拾起了家当,带上自己的老娘和媳妇,踏上了去长江钢厂报道的旅程。

    毕竟对方三人也是膘肥体壮,小推车上柴刀,斧头是一样不少,真要干起来,父子三人就算能赢,怕也得不偿失,他们毕竟只是铁匠,不是土匪,放点狠话也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当放狠话不管用的时候,吃饭问题就摆在眼前了。

    毕竟,他们的小铁匠铺自从这伙人在附近不断出没后,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开张了。

    拿着赵二三给的条子,一路上也不敢进城,终于赶到了长江边的钢厂。

    “爹,人家怕是真的没亏钱卖东西。”

    看到那五丈高的高炉,家里的三个男人差点没惊掉下巴。

    好不容易按照赵二三所说,找到报道处,将赵二三给他们的条子递过去,负责接待的人看了眼条子,嘀咕了一声:“又是赵二三招过来的,看来这小子不错,这都是这个月的第三户了。”

    接下来的流程,看得一家人眼花缭乱:一根细细的铁链,上面挂着一块铁牌子,接待的人问过他们的姓名,生辰之后,将一个个钢字模放到一个铁台子上面,然后压下上面的杆杆,铁牌子上面就留下了几排字,他们虽然都不认识字,但也清楚这应该是自己的名字这些。

    将铁牌子挂在脖子上,然后听对方念了一遍所谓的用工合同,赵二三没有骗他们,家里三个男人,老头子直接就是五两起步,两个儿子也是二两起步,至于后面说的考级之后可以涨到二十,五十两银子的事,他们没敢想。

    家里四个妇女,除了大汉的老娘年纪大了,大汉不愿意让她再劳累,汉子自己的媳妇,和两个儿媳妇,都分配进了成衣作坊,或者五金作坊,干点轻活,每个月也能有一两银子。

    至于老大和老二的三个孩子,对方也告诉他们,厂里面有子弟学堂,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全部都要送去学堂读书,不然就罚钱。超过十二岁的,可以自己带着做学徒,工厂每个月发三百文的零花钱。

    直到全家人都在契约书上按完指纹,大家都还像是在做梦一样。

    以前开着个铁匠铺,虽然比农民好点,但那也是拿命换来的,劳动强度大,吃得肯定就多,一家人一年到头来,光忙乎这张嘴了,根本落不下银钱,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一个月不开张,就只能跑路到钢厂来。

    但现在只是粗略一算,一家人一个月就能有12两银子的进项,而且还能放开了肚皮吃,孩子还能读上书。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别愣着了,赶紧过来领被子,完了我还要带你们去宿舍。”

    这种发愣的情况接待的人已经看过不少了,就是因为雷少爷给的待遇太好,但这种话,他自己也是打工人,肯定不会说出口。

    一家人呼啦啦的领了被子,上工的衣服,加上他们来时带的那些家当,全都抱在胸口,眼睛已经路都看不见了。

    接待的人指了指旁边:“这里有手推车,你们先用,完了记得还回来。”

    推着手推车,跟在接待的人后面,听他讲这里的规矩:“第一条,就是在食堂吃饭不许浪费,吃多少打多少,第一次发现罚一两银子,第二次扣一个月工资,第三次赶出门去。”

    “再就是不准随地拉屎屙尿,被发现了惩罚跟上面是一样。”

    “还有,钢厂正门外有个小集市,你们缺什么东西,可以直接到外面去买,今天先在宿舍呆着,收拾一下,明天会有人通知你们做上岗培训,培训一旬后再开始上工。”

    汉子急了,甚么培训,还要一旬时间,这不是耽误赚钱吗?

    “管事,咱们爷三个都是老铁匠了,打什么铁器都不在话下,干啥还要培训?”

    话说完,手里就捏了块银角子往这位接待的人手里塞去。在他看来,培训一旬,一家人就要损失四两银子,如果塞这小块银子,能让这位管事的安排自己一家人直接上工,岂不是赚到了。

    岂料往日应付下乡来的各种役夫的手段,却让这位管事如同碰触了毒蛇一样,一下子就将他的银角子扫到了地上:“大哥,我看你是实在人,又是刚来,没想到你也会这种手段。

    在咱们钢厂,不管是下级跟上级塞钱,还是上级找下级要钱,都是要命的事,轻则安排去做炉前工,重则直接打死。

    赌博也是同样处理,你们明天起,学规章制度的时候用心一点,别到时候出了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一番话让一家人目瞪口呆,这天下居然还有不吃腥的猫,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还是老二头脑灵活:“安排去做炉前工?”

    管事点了点头:“对,就是拿个铁勾子去勾开高炉的炉门,把铁水放出来。每勾一次一两银子。”

    众人不解,管事却像是想起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语气明显变化了:“上个月就有两名炉前工被铁水化掉了,整个人就是一股烟一冒,就没了。”

    三个男人都是做铁匠的,自然知道铁水的威力,但老二还是多问了一句:“那每次都有一两银子,出事了厂里还赔五十两银子,也算不上惩罚吧。”

    这年头的人命根本不值钱,十两八两银子就能换个大小子,何况只是勾一下炉门。

    管事呵呵冷笑:“那是普通工人才有的,被罚过去的人可没有这份好处。”

    众人这才明白,这份惩罚可不算轻松,搞不好就是要命的活,怪不得这位管事被塞银子时反应如此之大。

    汉子则是连连向管理道歉,管事也知道他是无心之失,挥了挥手:“罢了,内务处知道你们是刚来的,也不会为难你我,以后注意就是了。”

    汉子看这管事好说话,就想着从他嘴里多打听一点情况:“东家给咱们开这么高工钱,真的不会亏本么?”

    他这五两银子拿着其实有点心虚,按长江钢厂的菜刀价钱,他一个月要打一百把菜刀才能赚回他的工钱,还不算材料和其它。

    这要是在他的小铁匠铺,怕是一天要忙活六七个时辰,才能打出三把好一点的菜刀来。

    管事呵呵一笑,这种问题他见得多了,轻松的说道:“不要拿你们自己的经验来看咱们钢厂,一个小组十个人,有一个你这样的老师傅领头,负责控制质量,靠着咱们的水力锻锤,一天至少能打造六百把菜刀,其它产品也差不多,等你培训的时候到厂里面看过就知道了。”

    六百这个数字差点没把一家人的嘴吓歪,汉子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十个人,一天六百把,怎么可能?”

    照这位管事的口气,这十个人还只是一个大师傅领头,其它人肯定不是大师傅,就算这样,人家一天至少能出六百把可以传家用的精钢菜刀,他们做梦都没敢这么想过。

    “可不可能,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好了,你们一家先住这三间,现在房子有限,那边还在盖,想换更好的房子,要么考技术工等级,要么拿生产优秀奖,先把东西放下,我带你们去认食堂和卫生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