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州仙道传 » 第二章 曲中有真意

第二章 曲中有真意

    杨家是落日城里为数不多的习武世家,杨家人世代从军,在落日城乃至周边几座城池也颇有声望。

    杨允春的父亲杨立夫便是落日城的三位将军之一,凭借家传一本拳谱,修炼到了武夫的第六境远游境,更加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军事才能。

    只可惜,在近十年,西部离洲的百妖国频繁的入侵离火王朝的边境,最惨烈的便是十日打了三场大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原本在落日城中人丁最为兴旺的杨家,在十年的战争中,人丁凋零,到了五年前,就只剩下了杨立夫这一脉。

    而在三年前,杨允春七岁之时,杨立夫夫妇接到军令,奔赴战场,或许是提前预感到了什么,只给七岁的杨允春留下了一封家书后就急匆匆的出发了。

    家书之上只有一句话“我儿允春不得从军。”

    同年十一月,落日城飘落下第一场冬雪,杨允春只记得当时雪很大,寒风刺骨,有一队人马冒雪朝着杨府而来。

    等到那群人翻身下马,走到杨允春的面前,杨允春这才看清,这队人马是杨立夫底下的的士兵。

    那些人每个人都低着头,沉默不语,等到所有人都站到杨府门前的时候,众人突然跪了下来,为首的那个人挺直腰板,大声吼道:“请杨将军,杨夫人,归家!”

    话音刚落,走出来了两个穿戴整齐,满脸悲伤的黑衣男子,两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块灵牌,上面赫然写着杨允春父母的名字。

    杨家仆人见到那两块灵牌,纷纷泣不成声,而杨允春呆呆的看着那两块灵牌,旁边的仆人在哭泣,声音传到了杨允春耳里,却觉得不真切。

    杨允春意识到了,他以后无法再见到他的父母了,但是他没有嚎啕大哭,泪水顺着脸颊滴落在雪地之中,不一会便被寒风所吞没。

    一个七岁的孩童,在此刻,心性貌似是得到了某些变化。

    直到后来,不少文人墨客途径这个诺大的杨府时,总会不禁的发出感叹:“杨家一门英烈!”

    秋风徐徐,杨允春在月色下走到了杨家祠堂,一排排的灵位,距离杨允春最近的灵牌,正是杨允春父母的灵位。

    闪烁的油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曾经热闹的杨府,如今再无昔日嬉笑声。

    杨允春点起三柱香,对着上面的灵位拜了三拜,随后便走出祠堂,对于悲伤,似乎已经从这个十岁孩童身上剥离出去了。

    杨家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家主,不是因为天资非凡,而是因为满门战死,只留下一颗独苗。

    杨允春虽然只有十岁,但其心智却早已被磨练,变得坚韧,再加上杨家仆人忠心耿耿,所以杨府虽有落寞之势,但还不至于任人欺凌。

    今日是落日城一年度的花灯会,只在夜里举行,是落日城古来的节日,为何举行花灯已经不知道原因了,因为时间太过于久远了。

    而现在的花灯会却是为了缅怀那些战死的人。

    杨允春每年在花灯会这边都会换上一套绣着梅花的长袍,因为杨家的图腾便是梅花。

    街上已经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落日城的守卫军在此刻也都进入战备状态,预防妖族趁花灯会期间入侵。

    “家主,您的同窗来找您了。”杨家管家说道。

    未等杨允春回答,门外就传来一道声音:“允春,好了没有,已经开始了!”

    说话之人是杨允春在学塾的好友,名为霍春华,或许是同样名字里带着一个春字,所以二人刚见面时就觉得性格相合,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好友。

    “春华,走吧!”杨允春说道。

    霍春华看着杨允春,还是去年的那身梅花衣,霍春华衣着朴素,不是因为他家穷,恰恰相反,霍家是落日城有名的商贾之家,掌握着落日城的药物,衣物的贸易。

    而霍春华志不在商,反而一心想要投军,上战场杀妖,因此年纪轻轻的霍春华在家族的帮助下,如今已经是二境武夫塑骨境了。

    二人在热闹的集市上逛了一会,与往年一样,商品琳琅满目,吃食种类繁多。

    很快二人暂时分别,因为花灯会中途还有两个特别的节目,一是位于落日城西部,会有一场演武,这是霍春华要参加花灯会的原因。

    二是明月楼会有乐师弹奏,杨允春每年总会去听上那么两曲。所以二人约定半个时辰后在明月楼前汇合。

    明月楼已经撤去了大部分桌椅,只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当然,也可以付钱享受一间雅间。

    杨允春刚进到楼里,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是一只脚,那只脚的主人此刻正倚靠在墙边,眯着眼像是在睡觉。

    那个人是一个老人,此刻正呼吸均匀的睡着,杨允春打算叫醒他,虽然现在还没有入冬,不过已经渐渐有了寒意,所以杨允春打算叫醒老者,避免他受凉。

    刚要开口时,明月楼里传出一声琴音,深幽而清澈。杨允春就这样在门口听着曲,竟忘记了刚才的举动。

    琴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中间似乎还伴随着马蹄声和兵器碰撞声,最后婉转荒凉,结尾时让人感到大漠之上的悲凉。

    杨允春睁开眼睛,眼角竟有一点泪花。

    “万鼓雷鸣震万心,铁马缰绳卫国民。”地上的老者依旧闭着眼睛:“黄烟扶日落山厅,枯树倒落将军亭。”

    杨允春听着老者说的话,问道:“老先生,您是睡着还是醒着?”

    “半梦不醒,半醒而梦,不重要,重要的是,曲中有真意。”

    杨允春说道:“听说此次来的乐师,是离火王朝有名的乐师,名叫萧三寻。”

    老者睁开眼睛,神情落寞的说道:“是吗?能在死前听见此曲,也不妨是最后的运气了。”

    杨允春疑惑的看着地上的老者。

    老者忽然站起来,手搭在了杨允春的肩膀上,杨允春只感觉从老者手中有一股暖流涌进了体内。

    片刻之后,老者放下搭在杨允春肩膀上的手,说道:“你这小娃,倒是有那灵根道种,看你衣着,家中长辈没为你寻一良师?”

    杨允春回答道:“家中已无长辈,皆都抵御妖族而战死。”

    老者啧啧了两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老夫在最后的时间里,送给你一番造化,能否把握住,看你自己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