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四方执灯人 » 第十三章 传消息陆北覆灭 改身世楼陆入学

第十三章 传消息陆北覆灭 改身世楼陆入学

    “禀圣上,臣有本要奏。”北齐朝堂,兵部尚书袁崇文上奏道。

    “袁爱卿,你讲”坐在龙椅上的是北齐的国君齐道成。齐道成年逾四十,是北齐国的第二任皇帝,北齐太祖齐尚的长子。齐尚三十岁才得了长子,对齐道成给予厚望,希望北齐在齐道成的治下可以国泰民安。齐尚三十五岁与陆长林,也就是陆玄朗的父亲,陆照的祖父签订契约,陆长林远赴陆北,齐尚镇守北齐。陆家与齐家多年的纷争,使得北方大陆民不聊生,齐尚与陆长林签署契约后,减轻赋税,加强通商,鼓励生育,力图为北齐修养生息。齐尚殚尽竭虑,享年七十岁。长子齐道成登基,齐道成继承父亲意志,同样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近些年北齐国力充盈,百姓富裕,齐道成在这天下获得了仁君的称号。这袁崇文是当年齐尚与陆长林争斗之时北齐方的大将,后齐尚登基,袁崇文镇守奉元关,齐尚薨逝后,齐道成提拔袁崇文为兵部尚书,统领北齐兵马。

    “陛下,臣昨日得到消息,陆北城遭受迷惘者攻击,陆北城发动离原火阵,与迷惘者一同化为尘埃。”

    “消息当真?”齐道成听到这样的消息,双手紧紧攥住龙椅扶手。

    “消息确凿,陆齐商会昨日唯一幸存的商队返程,报告了这一消息。”袁崇文应声道。

    “迷惘者,袁尚书,此前我北齐与陆北签订契约,陆北作为饵城,独立抵挡北境之敌,这迷惘者的情报也尽在陆北,如今陆北覆灭,迷惘者我朝又知之甚少。尚书觉得我北境之险可化解否?”齐道成问道。

    “陛下放心,这陆北到北齐不过两条路,这一条需在擎苍与纵断两座山脉间行走三天三夜,才能到达蒙自城,那里有石炳国将军镇守,五万北齐铁骑和十万石家军,这一路问题不大。另一条需横跨擎苍山,穿智明竹海,过奉元关,这一路选择的空间比较小,擎苍山险峻陡峭自不必说,就是这智明竹海就能让这迷惘者深陷其中,无法找寻方向,但是臣建议,奉元关是白欣将军镇守,但白欣将军手中仅有五千铁骑和一万白家军,看是否可以抽调五千城防营的军士加入奉元关的守军,由白欣将军统一指挥。”袁崇文似乎早就有了对策,只等着皇帝陛下的询问。

    “如此一来,奉元城防空虚,如何是好!”齐道成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不安,但袁崇文自先帝在时便以忠孝闻名天下,齐道成心中的顾虑暗减。

    “陛下,如今陆北覆灭,我北齐北方少了重要的屏障,臣愿领命,在城郊为陛下训练城防营士兵万余,如此一来,奉元城和奉元关的兵力都得到了增强,请圣上裁决。”袁崇文掷地有声的提出自己的对策后,弯下身子,毕恭毕敬等候圣上的决断。

    “北齐自先帝以来,修生养息,不劳百姓,陆北虽覆灭,屏障虽失,迷惘者之灾却并无定数。袁尚书,你速调城防营一万人,增援奉元关,在城内张贴征兵告示,自愿募兵,不得强制。”齐道成吩咐道。

    “领命,另外陛下,臣建议,令白欣将军即刻率轻骑兵去陆北探听敌情,顺便查看陆北城是否有人能幸免于难。”

    “准了,白欣将军也辛苦了,袁尚书代朕去慰问慰问他”齐道成嘱咐道。

    “领命”袁崇文领命退下。

    随后户部尚书报告了近些日子的税收及国库情况,表示国库充盈,增兵万余人不会影响财政状况。但表示随着陆北覆灭,陆齐商会无事可做是否可以调往南方进行贸易,齐道成准了。再无人有事奏表,朝堂上一片寂静,相比是陆北覆灭一事,让很多大臣嗅到危机,但这危机又不那么明显,不那么直观。齐道成也是如此,转念一想,这戴家与陆北乃是姻亲,瞧得戴明今日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便在宣布退朝后,让身边的太监唤戴明入修身殿议事。

    “戴尚书,令妹可曾与你说过这迷惘者之事?”齐道成被这未知的危险弥漫着,虽然知道戴明之妹应是凶多吉少,但此刻,却也顾不得这细枝末节的情感。

    “陛下,家妹自从嫁入陆北,便几乎与我断了音讯。这迷惘者之事,我确实不知晓。不如陛下修书一封,由臣替陛下走一趟天机城,问问那帮子书呆子的意见。”戴明也深知,在家国面前,儿女私情不值一提。

    “戴明,你们戴家与我齐家和陆家都是老交情,若不是你父亲当年在齐陆两家之间调和,这北境的百姓不知道还要遭受多少战乱。虽然我与陆玄朗并无来往,但听闻他也是一代英雄,你说这陆北顷刻间便被迷惘者覆灭,我北齐如此操作,是否太过托大。”齐道成虽然认同戴明往北齐的想法,但还是向现在就知道自己的做法会不会过于消极。

    “陛下,我也不知,但袁崇文的调配在防御的战略上已经做出了响应,经过这次的募兵,缓慢的向臣民释放潜在的危机,这样下次真正紧急征兵之时,想必不会让百姓措手不及。天机城之行迫在眉睫,陛下,今日我远房亲戚将两个孩子托付给我,我想向陛下讨要两个嘉南苑学习的名额,毕竟这俩孩子才十岁,而且我瞧着资质尚可,应是可塑之才。”戴明想用自己出行天机城之事作为交换条件,换取陆照、楼晚二人进入北齐顶级学府嘉南苑学习资格。

    “远房亲戚怎么值得你如此费心,还要加入嘉南苑?”齐道成问道。

    “南方的亲戚,楼晚、楼照。”戴明应道。

    “楼家?戴明,你有点意思啊,那就准了,如今算来,马上就到入学的日子了”齐道成听闻楼姓暗自笑了笑。

    “陛下,臣出发前还有一事”戴明说道。

    “你讲”

    “臣以为,这陆家为我北齐守北境多年,为显示仁德,不如赐我这昨日才投靠的亲戚“陆姓”加入嘉南苑,若日后功成名就,便可捏造个什么陆家遗孤的身份,显示我朝仁德立朝之本。”戴明心想,如此一般,陆照就能在北齐以假陆家遗孤的身份出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想必陆照也会活的顺畅些。

    “你是礼部尚书,准了准了,拟稿吧,朕批了。尽早出发,不然朕夙夜难寐啊!”

    “领命”戴明退下。

    “楼家、陆家、调城防营、募兵、这些人的花花肠子越来越多。朕倒要看看,你们究竟要做什么。”齐道成瞧得戴明恭敬的退去,暗自思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