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四方执灯人 » 第四十六章 陆照制霸四院 暗影再席奉元(1)

第四十六章 陆照制霸四院 暗影再席奉元(1)

    三月比武,是嘉南苑的盛典。因为按照嘉南苑的规矩,这三月比武不分年纪,不分年龄,不分院系,只按照抽签顺序决定上台比武的对阵双方。按照往年来说,这次的比武,是高年级的学生立威的好时机,通过比试之间碾压新人,然后达到收拢、补充社团新鲜血液的目的,当然了,碾压的过程也会给高年级的学生带来些不可明说的成就感。

    “大哥,今年新进的学员中,还是属陆照、楼晚这二人最为惹人注目,倘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人击败,收入麾下,那么我们清切团会一定可以成为嘉南苑的第一大社团。”各个学生社团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在这次的比武之中取得自己想要的团员。根据嘉南苑不成文的规定,这除了各自学院对应的六部形成各自的势力外,这社团团员在朝中也互通有无,隐隐联系,所以在这嘉南苑中,加入社团也就预示着在朝中的势力范围。所以,社团社员的成色,不同院落的分散程度,都决定了一个社团的吸引力。清切团,风纪院的学生为骨干,与天刑院的刑天团并称为嘉南苑的两大社团。在这两个社团之外,还有紫薇院的启星社,木寺院的公输社,但这两个学员基本是由自身院内的学生构成,紫薇院和木寺院本就是小院,社团也就不足道哉。

    “卫哲是这次新生的翘楚,郭祎,你二年级就进入了敬灯境,不如,就由你来拿下卫哲,让他带领新生投入我们清切团的麾下,这是自己应该保住的势力。郭祎,抽空可以跟卫哲聊聊,如果他愿意加入,那么指点指点他,如果不愿意,你知道的,按照老传统摧毁他的自尊心,让他不得不依靠清切团。”说话的是清切社团长,卫平阳。卫平阳如今已经三十有余,不是他不愿意加入谏议院,入朝为官。而是根据时任谏议大夫的卫梓人的统筹安排,在这嘉南苑中为自己培植势力。从与当朝官员联系密切程度来说,这清切团无疑是头一档的。

    “卫大哥,这卫哲是你们卫家的晚辈,不需要如此安排吧,这陆照、楼晚二人才是这次三月比武的重头戏。”郭祎认为自己承担了一项并不出彩的工作,如果仅仅如此,那么自己在社团内的地位难以提升,同样的意味着自己未来在朝中得到的助力会变得有限。

    “郭祎,卫哲虽然是我卫家晚辈,从辈份上来说,他得叫我一声叔叔。但如今陆北灭亡,袁崇文领白欣之军在奉元以北佣兵自重,这种情境难免让下一辈的孩子们产生一些别的想法。郭祎,这件事情还是得你来操办,抓阄分组的事情,我会跟典仪官落实清楚的。至于这陆照和楼晚,我想各社团应该均有心收入麾下。让天刑院的万野去吧,这人是个武痴,让他去搅局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跟万野说,我要的是搅局,搅得越乱越好,让他放开手脚去做。善后的事情,我会拜托朝中大臣的。”卫平阳在嘉南苑的目的,是要为谏议院、吏部拉拢人才,每年风纪院保底的新人必须要收入囊中,至于这陆照楼晚嘛。按照这嘉南苑的隐性规定,每个社团只可以派出两人参加,从而起到促进交流的效用,这剩余一人,就干脆成为搅局者,看看能不能浑水摸鱼。

    刑天社,名字与天刑院相反,以上古战神的名字命名,刑天社倒是与这清切团不同,刑天社崇尚绝对的武勇和绝对的智谋,在这里品行并不是考量的第一要素,随着袁崇文与白欣在奉元根基加深,朝中需要新的势力制衡袁崇文在兵部的权利,这刑天社在朝中的支持不降反增,甚至隐隐有玄甲军直属管辖的趋势。

    苏黎世,刑天社的掌门人,此人是苏啸的侄子,也算是苏星河的侄子。苏黎世受苏啸教导,不达奉灯境,绝不出嘉南苑。这一来二去,在嘉南苑足足呆了十年有余,如今也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苏黎世此人武学渊源深厚,极其看重豪杰。这陆照与楼晚二人在入学测试中表现出的异于常人的坚韧与豁达,让苏黎世心向往之。前些日子陆照引发的玉衡神灯波动之事,苏黎世也是听叔叔苏啸所言,更加对陆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刑天社对于陆照、楼晚二人也是势在必得。

    反观启星社和公输社则佛系的多,反正愿意来到自己学院的学院多半都会加入自己的社团。对于这三月比武重视程度没有达到刑天和清切的高度,随着心意参加比试也就罢了,此番楼晚、陆照二人锋芒极盛,启星和公输两大社团的团员反倒是不愿意参加此次比武了。

    “楼晚,你说他会来参加比武吗?这将近一个月根本没有听到陆照的消息。”史文婷与楼晚仍然在研究所紧锣密鼓的制作锁烟服。多亏了小灰和小金子从智明竹海运来成吨的竹笋,才让锁烟服的制作工作顺利推进。计划交于离影军的二十二套锁烟服已经制作完毕,如今更是完成了十余套锁烟服的额外工作量。楼晚也因为此事,一举成为木寺院的明星,如今娄磊将锁烟服研制组长一职让与楼晚,让刚入学的新生担任如此重大研制项目的组长,真是闻所未闻,公输社发现这个风头正盛的小姑娘竟然没有加入自己的社团,罕见的主动与楼晚联系,要求楼晚的加入,已经加入离影的楼晚当然选择了婉拒,这让其他社团产生了幻觉,纷纷前往谯木阁,邀请楼晚,当然,结果和公输社一样。清切团甚至放出流言,说楼晚这是在待价而沽,要看看各个社团的实力和提出的条件再做决定。

    可是,只有楼晚知道,自己在等着那个稚气的少年,等着那个一月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