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有疾 » 第192章 舆论

第192章 舆论

    有了章程自然好办多了,虽然余烬仍旧不受待见,不过这个不受待见的状态比一开始要好得多,至少因为多次二次复阅轮流接触下来,互相也算得上是和颜悦色。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余烬态度的转变。

    对比一开始的强硬和强词夺理,自第一天争吵过后余烬的态度可谓是全盘翻转,让众人多少找回了些面子,在余烬身上看到了些传闻中段家公子温润和煦如庭中兰树的影子。

    围墙里边逐渐平和,围墙外的流言却声嚣尘上。

    “这位段寺正是何方神圣?”

    “听说是已经致仕归家的段阁老家的公子,听说学问不错。”

    “是段公子呀,我听过,听说是个学问顶顶好还极宽厚温和的人物呢!”

    “嗐,这算什么,你只是听过,我可是见过呢!不得不说,那长相,那气度,啧啧啧,不得了哦!”

    “……”

    比起事不关己的京城百姓,汇聚在此的天下学子们可没有这么些闲趣关心这些。

    “段青荣是哪位?”

    “怎么从未听说过段寺正?”

    “若是有能力做阅卷大臣,那自然当参加过科举,我等怎么从未听说过?”

    这是不知其人者。

    “是那位写得一手好策论当中辩题的人吧!果然少年英杰,不过年纪确实太轻了……”

    “原来是那位公子啊,虽然不得不说他的策论和机敏确实令人称赞,可是阅卷大臣……他真的可以吗?”

    这是持有怀疑者。

    “什么?段阁老家的公子,年纪轻轻怎可堪此大任!”

    “胡闹!”

    “这是在拿天下学子开玩笑!”

    这是学子间最多的声音。

    春闱考试三年才一次,科举乃是读书人心目中顶顶重要的大事,今年没有下场的还好,凡是今年下场入京赶考的,多对此持反对态度,至于那些没有强烈反应的,哪怕表面再淡定,心中也难免掠起忧色。

    无人不担忧。

    段家这位公子真的行吗?够资格吗?

    围绕这个问题,在京考试的学子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朝廷这么安排必然是看中了段青荣的能力,耐心等待便是;有人说虽然不是很相信段青荣,但是相信其他阅卷大臣会处理好这件事;还有人说无论如何,反对也好支持也罢,事情已经成定局,他们除了等别无他法……

    总之,不管说法种种,“段青荣”这个名字、这个人算是真正走进了天下学子的眼中,一时间有关段青荣的事迹一下子传遍了在京学子的耳中。

    而当时当中写下的连篇策论也被学子们一一传阅品读。

    “妙!妙啊!”

    “引经据典言之有物,可见段公子是博览群书之人!”

    “文笔不趋骈俪,笔力老辣眼光独到,若说批阅策论的话,他确实有这个资格……”

    展府内

    “大人,已经告知各个书行印发段公子的策论,现在在京学子都已经开始传阅品读,对于段公子的看法在慢慢扭转。”徐鸿回来禀告。

    展舒云闻言嗯了声,也不放下手中的卷宗,一边翻阅一遍吩咐:“注意催促一下各个书行,一定要加快印发的速度,争取让在京学子人手一份。”

    “还有另外接触两家书行,试探试探他们有没有把余……段寺正的策论结集印发的意思,想来趁着这个热乎劲儿应该会有不错的反响,大概能赚一笔。”

    等了一会儿见展舒云没有再吩咐什么,徐鸿正准备退出去,又被喊住,“等等,还有一事。”

    展舒云朱笔在卷宗上勾勒几下放开,“虽然情况在慢慢好转,但是流言可畏,舆论还是得稍加引导。”

    徐鸿懂了,大人的意思就是策论得印发,不管书行有没有结集成书印发的意思都得出,舆论要往对段公子有利的方向上引,至于怎么引,那徐鸿可有经验了……

    “哎呦!段公子的策论竟然印发了!现在都有几篇!快给我都来一份!”

    “真的太好了,写的真是太好了,就是缺了一两篇有点遗憾,难道就没有了么?再印啊!”

    “一篇一篇买太麻烦了,有没有结集成册的,若是有的话就好了!”

    “瞧瞧这遣词造句,这思想,这……简直太特么的好了!好看死老子了!”此话一出,满堂皆静。

    “咋的都看老子?”

    “这位兄台,你真是读书人?”那人指着大汉手上捧的一卷纸,迟疑道:“你认识字儿?”

    “咋滴,不像?老子不能认字吗?!”

    “咳,抱歉这么说有些不礼貌,不过实不相瞒方才兄台的话有点粗俗。”

    大汉眼珠子咕噜一转,继而横眉怒斥唾沫横飞道:“亏你小子还是个读书人呢,圣人说不能以貌取人没听过?我这叫粗俗吗?我这分明是随心所欲,还有段公子的文章真的是太好了,好到我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和语言来描绘。”

    “锦绣文章。”

    大汉却是摆手,“虽然是,但用这个来形容段公子的文章还是粗俗了。”

    那人:“……?”

    若非那他找的汉子够机灵,胡言乱语能掰扯,说不定就要露馅了!

    暗地里看着这一切的徐鸿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自大了。

    徐鸿抹了把脸。不对,应该不是汉子太机灵,而是太会胡说八道把人给镇住了,嗯,所以说是这个读书人太蠢了。

    找到原因,吸取教训,徐鸿给找过来的汉子结了账,目送着欢欢喜喜离去的汉子,徐鸿抖了抖手上的纸张,看了不过一二行,低呼道:“这遣词造句,真尼玛绝了!”

    刚刚过来看看情况的常文远:“……你就不会换个词儿夸一夸?”

    徐鸿扭头:“比如说?”

    常文远:“比如说,锦绣文章。”

    徐鸿默了默,“……太粗俗了。”顿了顿又多解释了两句,“这文章写的太好了,锦绣文章也不足以形容得出来。”

    常文远:“……?”什么玩意儿?

    你怕不是“俗”和“粗俗”都分不清吧,书全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常文远扭头就走,生怕沾上徐鸿的傻气,“粗俗!”你才粗俗!

    码了一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