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徒弟是李逍遥 » 第三十一章 半面吊坠

第三十一章 半面吊坠

    蜀山剑派。

    自古以来,就是秉承着“镇邪诛魔”为己任的正道魁首。

    而且蜀山御剑术,那种御剑乘空的不羁,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爽快,是多少武林人士,梦寐以求想要使出的绝招。

    但就是这样的门派,却很少广收门徒,要不是蜀山弟子时不时的会在人间历练,很多人还以为是蜀山派是说书人瞎编乱传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两点:其一,蜀山乃是建于盘古心脏所化之处,所以普通人想找到蜀山所在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其二,蜀山自由一套自己的收徒规则,除了有些任上的掌教收养孤儿外,大多数都是门中长老考核其人后,发放蜀山令牌,才能拜入蜀山,得到修仙法门。

    此刻,在前往蜀山的道路上,就有一位身穿灰色劲衣,手持宝剑的男子,兴高采烈的哼着歌前去拜师的路上。

    可就在此时,在他走着的路上,一片寂静无声,他本能的察觉出不对。

    他果断驻足,抽出一截宝剑,警惕的看着周围,喝道:“谁?”

    还未等找到危险来源。

    就听“啪”的一声,

    男子已被人打晕了过去,打晕他的正是从光门中来到三年前的王乐。

    而这男子,正是三年前前去拜师的莫一兮。

    此刻的王乐看着倒在地上的莫一兮,蹲下身来,看了看,紧跟着就说了一句:“唱歌真难听。”

    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苗疆服饰,不怀好意的笑着说:“再借你衣服用用,不对,不能说借,你的不就是我的么,我这是拿,哈哈!”

    接着扒了倒地不起的莫一兮身上的衣服,换在自己身上,把脱了的苗服又穿在了莫一兮的身上。

    接着摸了摸身上的衣服,摸出一块木质牌子,古香古色的牌子上刻着蜀山,后边刻着御剑。王乐认出是蜀山的登山牌,就给放到莫一兮的身上。

    再摸出了一些银票后,就没其他的了。想着之后要去找青儿,路上肯定有花费,就自己装好。

    安置好昏睡的莫一兮后,王乐就探步上山了,此行的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拿到吊坠,好去奉旨泡妞。

    压不住心中的喜悦,兴高采烈的王乐哼着歌,高高兴兴的就往山上走了,去找那个属于莫一兮,而如今要属于他的机缘了。

    走了没多久,就见到峭壁旁的一片湖,一位身披白袍,头戴斗笠,胡子花白的老头,就坐在湖边的耸起的石头上在钓鱼。

    王乐一看,就知道这正是他要找的机缘,嘿嘿一笑就上前了。

    果然,王乐刚要装着经过老人身边,就被老人拿鱼竿给拦住。

    说道:“年轻人,可否听老夫给你讲一个故事!”

    这是副本剧情开始?

    王乐内心一喜,但脸上却装作疑惑的说:“愿闻其详!”

    老人听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讲出故事,而是诧异地看了眼王乐,接着掐指算了算,轻声的“咦”了一下,接着手捋胡须,闭嘴思考了起来。

    王乐没想到老人是这种反应,不是应该开始讲吊坠的来历,然后又转赠给他吗?

    不按剧情发展,这什么鬼?

    难道是我那句说错了?不是愿闻其详?天知道当时莫一兮说了什么?

    王乐此时心里乱糟糟的,但却告诫自己不能乱,见到老人还在沉思,不想明白估计不会再讲。

    王乐就试探性道:“前辈,没事的话,晚辈就先走了!晚辈还急着去蜀山拜师呢!”

    说完就等老者回答。如果还不说话,那就先走算了,只能等真正的莫一兮拿到后再抢过来就是了!

    老人听完王乐的话,却是又瞟了他一眼,接着像明白了什么,笑了一声道:“既然你愿意听老头子唠叨,那就坐下来听听吧!”

    接着取出一枚半边男像吊坠,凑到眼前。

    王乐看到吊坠后,心中一喜,“终于还是开始了!”属于仙剑一的开端,就是从这个吊坠开始。

    老人看着吊坠,眼中透着对往昔的回忆,对王乐讲道:“盘古初开天地万物分属阴阳,所以有天地、有昼夜、有雌雄,阴阳调和、互补缺失、互相扶持、生生不息。”

    “有这样一个传说,每一个人生出来,其实只有半面,人必须找到另一半,唯一的另一半,这样人的生命,才能称的是完全。”

    “只要拿着这半边的吊坠,找到另一半的拥有者,这两人就会受到上天无限的祝福,长相厮守,恩爱百年。”

    老人看着吊坠,像是通过它,看到了以前发生在上面的故事,眼中透着恋恋不舍。但也只是摩挲了会吊坠,就把它递到王乐面前。

    王乐并没有多想老人的举动,看着这次的目标就在眼前,就伸手拿了过来。

    无论如何,先拿到手再说。

    王乐见东西已经拿到手了,也不准备多留。不然等会莫一兮醒来,碰到他,那得多尴尬呀!

    把东西塞到衣服里,就抱拳一礼,准备离开。

    老人却拦住他,说:“年轻人何故如此着急呢?”

    王乐哪还有闲心去聊,抱歉回到:“前辈,晚辈有事要办,确实不能耽搁,望前辈见谅!”

    孰知老人又道:“知道,你刚才说要去蜀山拜师!但,你怎么走得是下山路呀?”

    王乐看老人指着他准备下山的方向,此刻也觉得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拿了人家的东西,嘴里还没一句实话,关键还被人逮着了,他不尴尬谁尴尬!

    老人看到王乐脸像凝在一起,哈哈的笑了声,问:“莫非,山下有什么人要急着去救?”

    王乐忙点抬头答应:“对,对对!是着急救人!”

    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问:“救的可是一女子?”

    王乐哪敢再想,再想莫一兮就醒了,连忙顺着老人话说:“是,是!救得正是我家娘子!”

    老人诧异一笑:“那你还上山做道士?”

    王乐羞赫的回:“这有娘子和上山做道士没什么冲突么!我有娘子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孝;上山做道士,是为我自己,为了梦!”

    “那你可知,道无为,需清心寡欲,无欲无念,才能得道!”老人说。

    “晚辈不敢苟同!晚辈觉得道,是自己的,修道修得就是自己,什么时候我把自己弄明白了,什时候我就入道了!有娘子,她是我深爱的人,这是我;上山学道,修得是我的智慧,开拓我的眼界,是为了我入道,这也是我!所以,前辈说的道,恕晚辈不能同意,也不会去修!”论道之争,王乐坚定的道。

    “好好好!没想到你能有如此领悟,那我这吊坠就送对了人!”老人高兴地捋着胡须。

    “离别之际,老夫就送你一言,你此行,所作之事,绝非易于,风雨险阻,天灾人阻,皆是代价。需知,天不可欺负,人不可替,道不可改。不能历经生死,又怎么发生奇迹呢!”老人高深的说。

    王乐皱眉沉思,老人的话意有所指,但他却不明白,只听出了这次过来,想改变过去的事,会有阻碍,会有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