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散装思想实验室 » 文明生存指南(终章)

文明生存指南(终章)

    橙空站在窗前,窗外的日光照在她的石墨体表,反射着光泽。

    她的手中拿着一个长条状的玩具。

    “执政官,进攻计划已经初步拟定。”事务官来到她旁边说道。

    “知道了,稍后我会召开会议敲定方案。”

    “您的手上是什么?”

    “哦,人类的一个很古老的玩具,好像叫多米诺骨牌……”说着,她饶有兴致地把事务官叫到一旁,把骨牌放在地上,轻轻触碰第一个,“看,只要触碰这一个,之后的都应声倒下……”她起身,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执政官,这里有一个卡住了。”事务官伸手指着一个没有倒下的骨牌。

    ……

    楚瞳第一次看到张人辉时,是在辉凌星人阅兵的现场,张人辉挺拔地站在新人类军最前方,表情冷峻。

    他隐约记得,新人类军中的传言:不是张人辉抛弃了旧人类,而是旧人类在和平年代中,抛弃了张人辉,以让他失去老婆孩子的方式。

    而张人辉的入伍问话,也在新人类军中被广泛传播着。

    执政官:“你为什么加入新人类军?你是否知道这支军队可能会去对抗旧人类?”

    张人辉:“知道,就是因此,我才加入新人类军。”

    执政官:“根据我们调取的资料,你的子女曾经因为病毒感染而离世,你的妻子也因此自行了断,而辉凌星人入侵地球的手段与病毒感染如出一辙,你为什么还选择站在我们一边?”

    张人辉:“我恨的是病毒,但我更恨为病毒侵袭而打开大门的旧人类。”

    楚瞳曾一度没能听懂“打开大门”的含义。

    他只记得,自己在加入新人类军时,辉凌星执政官的问话。

    “你为什么加入?”

    “我们有几近相同的DNA。”

    “所有新人类都有这个特点,这不足以成为理由。”

    楚瞳沉默许久,闭眼说道:“我曾经一直在黑暗中生活和挣扎,而辉凌星文明,是光的文明。”

    执政官背后凸起的脊柱上,淡淡的光芒如同潮水缓缓涌动:“虽然模糊,但我可能……能感受到你曾经的痛苦。”

    那是楚瞳第一次让辉凌星人与自己共鸣,他明白,这个逃亡到地球的、苟延残喘的文明,正在萌发着心灵感应的能力,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出奇地团结一致。

    楚瞳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种能力,辉凌星人才会被厄运盯上。

    新人类军被辉凌星文明寄予了很高的信任,在以往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少数从五号飞船由胚胎成长而成的辉凌星原住民,联合被改造为新人类的同族一起,开始建设新的家园。

    橙空在五号飞船的储物仓中取出一个钢笔大小的存储器,交给事务官们,那其中保留着绝大多数辉凌星武器、工业设备的原理图。她依稀记得那个播撒火种的日子,她在自动驾驶系统的挟持下,与其他四艘飞船永别,作为“星尘计划”的执行者,从高空向这个星球抛洒装有DNA和胚胎的隔热舱。在日益沉迷虚拟网络的人类世界上空,她的五号飞船并未被发现。

    “执政官,我们为什么不等他们自行灭绝?”事务官曾问起橙空这个问题。

    “侦查员有消息,澳洲那里并未陷入完全的混乱,我担心他们再起波澜。毕竟,母星已经回不去了,落脚之地如果都不能形成合力,谈何对抗那个强大的入侵者?”

    在她所在的房间外,其余事务官们将资料传输到一座座新建起的工厂中,辉凌星人在地球的山脉中掘矿,在地表搭建出一个个汇集日光的透镜,用折射和汇聚的光芒作为刻刀,建造出一艘艘巨型战舰。

    “司令官,我听说,新人类军也将能得到一艘战舰,到时候,您就是舰长了。”这一天,楚瞳兴冲冲地向张人辉报告。

    “消息公布了吗?”

    “没有。”

    “楚副官,请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张人辉面无表情。

    “是!”楚瞳隐隐感受到,面前的这个男人内心并不平静,但他无法区分,是人类的共情,还是辉凌星人基因赋予的心灵感应,让他有所知觉。

    几个月后的一天,张人辉登上了一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战舰——光辉号。

    这艘长达约400米的战舰,悬浮在空中时,通体洁白。它的炮管处由一台台辉凌星的光能聚集器构筑,其喷薄而出的光柱,所到之处,足以摧枯拉朽。

    在得到集结的指令后,张人辉原本以为,光辉号将在他的指挥下,跟随众多战舰一道,冲向旧人类最后的聚居地。

    “什么?单独派一个新人类指挥官,去攻打旧人类?”这一天,副官问最高执政官橙空,“当时你让他做光辉号指挥官时,我就反对过;后来,你给他的配员都是新人类,我也没说什么;到现在,执政官大人,您竟然让他率领一艘巨型战舰去澳洲?”

    橙空在座位上,说道:“新人类需要证明,他们有能力、有决心,继承辉凌星人的DNA,这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可是,如果他!如果他哗变了怎么办!”副官歇斯底里。

    “其余数十艘巨舰,将在远处瞄准光辉号,放心吧,”橙空淡淡地说道,起身拍拍副官的肩膀,又按动手中的微型开关,在空中开启一个屏幕,“你以为,光辉号的射程跟其他巨舰一样?她的射程短得多,新人类也许以为自己跟我们一样,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在我们眼里,依然是异类,是寄居和躲藏用的蛋白质外壳,你真的以为我把那些矮小的家伙当成同族了吗?”

    副官的身上,浮现出愉快的光芒,他看到,那个屏幕上显示的,是更多辉凌星人的胚胎。

    此时此刻的澳洲大陆,刘玉杭俯视着海面,在他的脚下,是一艘由废旧船舶钢板打造而成的战舰,旧人类为她取名“余烬号”。

    几个月前,他终于将自己不知藏了多久的虚拟设备牵引技术贡献给了旧人类,电工、焊工、基础工业零部件制造……几乎所有旧时代中可以人工操作的技能,都在小小的行李箱中存储,通过一部牵引手套得以让使用者快速训练掌握。

    旧人类先是用一部牵引手套制造出了第二部,接下来是更多的牵引手套和基础工业所需的配件。

    他们利用仅有的矿藏和回收的资源,筑起钢炉,冶炼金属,设计和制造出笨重而实用的机械。他们甚至革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步用机器代替人力。

    “情报部门消息,辉凌星入侵者会在明天黄昏发起进攻。”戴恩也登上了这艘破旧的战舰,对刘玉杭说。

    “有一天,你知道第二天会死,这一天你还会好好活吗?”刘玉杭问。

    “说会都是骗人的,知道这件事,就像多米诺骨牌,开始就无法停止。”

    “是啊……虽然到最后都是一样,无法停止,但也许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试着让它停止一下了。”

    ……

    在那个黄昏,刘玉杭跟随一众指挥官,来到余烬号的驾驶室,严阵以待。

    震耳欲聋的噪声响起,视野里,平静的海面上突然波涛汹涌,海水像被分成两半一样凹陷下去,凹口正上方,空气仿佛扭曲起来,一艘洁白的巨舰从空气中现身,连轮廓都熠熠生辉。

    巨舰底部的棱角,凌厉如刀刃,泰山压顶般朝着余烬号驶来。

    余烬号驾驶舱内,晃动到人几乎站不稳。

    “开火!”执政官的命令下达,破旧的机关炮朝着光辉号射出子弹,在接近舰体时,又如流沙般随风飘散。

    随后,光辉号喷射而出的光柱将余烬号撕裂。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拼凑而成的船体炸开,刘玉杭和一众执政官血肉模糊地被甩在岸边。

    光辉号船舷边,张人辉不顾副官的劝阻,伫立着,俯瞰下方燃烧的一切。

    刘玉杭血红的视线里,是不远处挣扎着匍匐的戴恩,在21岁失去了胆囊以后,这个姑娘刚刚失去了她的双腿。

    “头儿,你这个人类的败类……”戴恩说着,再没力气,趴在浅滩上昏死过去。

    刘玉杭感到肺部一阵火烧般的疼痛,他尽力抬起左手,对着腕表开启了扬声器功能,面对着戴恩昏死过去的方向。

    “那个心理医生给我讲过的……故事是这样的……”他说到一半,刺眼的光芒再次扫过,所有的血污、残破的肢体,化为灰烬。

    ……

    “报告最高执政官橙空,光辉号已经扫清旧人类武装力量,申请回港。”张人辉在光辉号指挥室里,发出播报。

    “光辉号指挥官,请你立即减速,另外,弹药为什么消耗量这么小,你是否地毯式清洗过那片大陆?”橙空查看着屏幕中的数据,对着通讯设备问道。

    沉默的时间,凝固的空气。

    “呼叫光辉号指挥官张人辉!”副官再次呼叫,却发现对方切断了通讯。

    “紧急播报,紧急播报,光辉号冲毁航空港防御镀层,撞上指挥中心!”下一个瞬间,通讯设备里,另一频道的声音响起。

    “执政官,指挥中心请求救援!”求救的信号此起彼伏。

    最高执政官橙空的桌上,是倒下一半、卡在中间的多米诺骨牌。

    ……

    火光中,张人辉第二次与全船将士心意相通,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

    他回忆起,妻子和孩子在自己怀里的时光,也回忆起,他们相继离去时的那段岁月。

    巨响传来,从天而降的巨型藤蔓,撕裂了光辉号的舰身,也将辉凌星人建造的一切,化为废墟——那是张人辉视线中,最后的画面。

    ……

    此时此刻,在澳洲大陆一个破旧的屋子中,陆胜和江虹两名医生正在为人们诊疗。

    “我要为你讲一个故事,”江虹微笑着看着一位心神不宁的病人,“那是一个关于吸血鬼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吸血鬼叫做多米诺,他自称看透了人类的懦弱,预言所有被他咬过的人,都将继续去咬下一个人,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直到世界遍布吸血鬼……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这股瘟疫般的洪流,席卷了整个世界,直到他咬了一个叫努努得人类,努努变成吸血鬼后,没有继续袭击下一个人类,而是调转方向,投入了对多米诺的追杀。”

    江虹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多米诺骨牌玩具,放在地上,手指一碰,一个个骨牌应声倒地,终于卡在了一个不肯倒下的骨牌那里。

    “推倒它的力量,”江虹竖起手指,“也会记住,这一片骨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