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归途之双龙 » 1.半夜诡异的动静

1.半夜诡异的动静

    “老爷爷,你是谁呀?”

    “我?哈哈哈,我是神仙啊,你看我这白胡子,看我这白头发,还有还有,看我这牙口,哪一点不是仙风道骨啊,神仙才有的啊。”

    “我呸!你们神仙会抢别人的棒冰吃吗?”唐正涛眼泪汪汪的指着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手里的棒冰,忿忿不平的说。

    “哎哎哎,小家伙,我可不是抢你的,我是跟你换的,知道不?换的。”

    唐正涛使劲的一跺脚,大声喊道:“明明就是抢的,你拿什么跟我换了?”

    “小家伙,你且看来。”

    白胡子老头说完一挥手,原本站在云朵上的两人周围霎时间就换了一个场景。

    此处是一道悬崖峭壁,在峭壁的一半处,有一个山洞,唐正涛和白胡子老头正站在山洞里。

    “这是什么地方?你带我来这里干嘛?你说的跟我换棒冰的东西呢?”

    “停停停……小东西你哪来这么多的问题?”白胡子老头把棒冰放进自己嘴里,美美的滋溜了一口,指着右边的一条通道,接着说:“你看,这里直通山顶,你就从这条通道一直往上走,我送你的东西就在那里啦。”

    唐正涛往通道那边走了几步,抬眼看去,这条通道斜着往上,很长很长,只看得见一个很小的光点,应该就是通道那边的出口。

    他将信将疑的转过头,想再问问老头,却发现自己后面空无一人,白胡子老头已经不见了。

    “老神仙,老神仙?”

    唐正涛有点慌了,他连忙跑到山洞的边缘,朝上看去,正好一只巨大无比的大鸟从洞口上方掠过,唐正涛吓的一缩头,又往下面看,峭壁下面云雾缭绕,云雾中还有一众若隐若现的小山头。

    这里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了,唐正涛急的团团转。

    忽然不知道哪里穿来一个声音:“喂,小家伙,你怎么还不上去?看到刚才那只长毛鸟了没?你再不上去,待会它就会回来了,这个洞是它的窝。”

    唐正涛听出来是老头的声音,左右环顾却看不到人,正准备叫喊,就听到一声嘹亮的鸟鸣,一个大家伙飞速的朝山洞这边冲过来。

    唐正涛被吓得嗷嗷大叫,撒丫子就往通道那边跑。

    他在前面跑,那个大家伙冲进洞以后就扑腾着在后面追,唐正涛一回头,就见到箩筐大的一个鸟头,两只火红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看呢。

    他不敢停下,往通道尽头的小光点猛跑。好在后面的大鸟始终没有追上自己。

    总算从通道里逃了出来,唐正涛眼前一亮,这里正是山顶,此时他正站在一处缓坡上。

    山顶有微风吹拂,虽然没有太阳,但是整个空间里到处都充斥着金色的光芒。

    一眼望去,前面是一个盆地,盆地中漂浮着很多的五彩云朵,在盆地靠中间的位置,矗立着两根巨大无比的金色柱子,柱子上各雕着一条五爪金龙,蜿蜒而上,活灵活现的。

    唐正涛被眼前的景象看呆了,太震撼了,这两根柱子也太大了,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知道有多高,自己站在这两根柱子前,就像一颗尘埃般渺小。

    “怎么样?小家伙?”白胡子老头的声音又出现在耳边。

    “老神仙,这里是什么地方啊,那两根大柱子又是什么?”

    “这里是坟墓,那两根柱子嘛……你就当它是墓碑吧。”

    墓碑?坟墓?

    “这里是谁的坟墓?是你的吗?”

    “呸呸呸!我还没有死呢,你想知道是谁的坟墓吗?”

    “想。”

    “那你过来,我告诉你。”

    唐正涛回头,看到白胡子老头正在在自己不远处,一边看着自己笑还一边唆着手里的棒冰。

    唐正涛走过去,白胡子老头说:“过来过来,靠近点。”

    唐正涛往前两步,老头又说:“太远了,再近点……还是远了,再近点……”

    唐正涛一直走到老头的跟前,几乎就贴到老头身上了,老头这才满意。伸手指着唐正涛身后说:“你看后面。”

    唐正涛回头一看,心里大惊,只见自己身后的场景就像被打碎的镜子一样,出现了很多裂纹,接着便一块一块的往下掉。

    盆地不见了,柱子没有了,五彩祥云消失了,连天空都碎裂了。

    这一块块碎裂的场景后面,是熊熊烈火,无穷无尽的火焰,在火焰中隐约看到有无数的人影在挣扎,他们靠近唐正涛,想要把他也拉近火焰当中,还有一阵阵悲惨痛苦的哀嚎,从脚底下的火焰深渊中传来。

    唐正涛吓的头皮发麻,连忙回过头准备问问白胡子老头怎么回事,一扭过头,就看到眼前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几乎鼻尖对鼻尖的正用两颗惨白的眼珠子盯着自己,然后这个血葫芦似的脑袋长开大嘴,露出满嘴锋利的牙齿,发出一声尖厉的嚎叫。

    唐正涛只觉得裤裆里一热,啊的一声大叫,两腿乱蹬着从床上弹了起来。

    “原来是做梦啊,吓死我了。”

    突然感觉哪里不对,伸手往裤裆里一摸,又尿床了。不过今天不一样,以前尿床是梦里找厕所终于找到了,美滋滋的在被窝里尿了一泡,这回是在梦里被吓尿了。

    只是这个梦好真切啊,虽然醒了过来,但是梦中的情景都记得一清二楚,白胡子老头,还有那两根柱子,当然还有最后那副地狱般的场景。

    唐正涛叹了口气,准备下床把湿掉的裤头给换下,突然他就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只觉得头皮发麻,一个哆嗦又钻回到被窝里,顾不得裤裆了,因为他听到外面中堂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擦~擦~擦~~缓慢而有节奏,像是有人踩着拖鞋拖着鞋底走路,在中堂来回的兜圈子。

    唐正涛抓过枕头抱在怀里,尿意全无,两眼死死的盯着门口。他本想锁门睡觉的,但是爷爷奶奶都不让。

    声音越来越近了,好像就在门外徘徊,唐正涛吓的缩成了一团,紧紧的靠在墙角,生怕那扇门吱呀一声打开一条缝,然后两颗惨白惨白的眼珠子盯着他看。

    然而只过了几分钟,门外的声音就开始远离。什么也没发生,夜晚很快就归于了平静。

    可唐正涛不敢动,他想开灯,但是开关在门那边,他不敢去。屋子里一片昏暗,只有从窗户透进来一丝惨淡的星光。

    过了许久,唐正涛才鼓足了勇气,跳起来开灯,打开屋门,冲到堂屋再一把扯开门栓,拉开门就跳了出去。

    为什么要跳呢?因为门槛很高呗,大概得有半米高。不是说唐正涛是大户人家所以门槛弄的这么高,唐正涛家是地道的农民家庭。

    湘西这边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门槛都这么高,有什么说道呢?防僵尸啊,门槛高一点,那玩意儿就蹦不进来。这还是堂屋的,中堂的门槛更高,按照十岁的唐正涛现在的身高,他只能扯着大腿从上面翻过去。

    来到屋外,唐正涛心口狂跳,脑子里还是嗡嗡的,四下里环顾了一下,什么能走路的东西都没有,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他抬头看了看满天星斗,没有月亮,初夏的夜晚还是有些许的凉意。

    唐正涛站在屋前一边放水一边左顾右盼,不是屋里没有厕所,而是去厕所时要穿过中堂,中堂两侧放着两副千年屋,湘西这边都这么叫,空棺叫千年屋,装了人的叫棺材,上面用蚊帐盖着,只看得到轮廓。但唐正涛还是怕这玩意儿,白天经过时都瘆得慌,更别说晚上了,自从这两副空棺做好以后,唐正涛晚上就从来没有去过厕所。

    一泡尿尿完,抖了个激灵,人也清醒了很多,双手叉着腰,唐正涛还不想再回里屋,也不困。

    也就是从那两副空棺摆在中堂后不久,那拖着鞋底走路的声音就隔三差五的在半夜响起。唐正涛跟奶奶说起过好几次,但是奶奶总是告诉他这是老鼠在啃树皮磨牙。

    你唬小孩呢?怎么说我也十岁了,不再是个位数了,啃树皮哪是这个动静啊。唐正涛不信,但是又不敢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生怕奶奶回答他,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望着满天星,再回头盯着自家中堂紧闭的两扇门,门上一左一右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画像已经褪去了当初威武霸气的大红色,在隐约的星光下显得有些惨白,再看旁边的格子镂空窗户,里面是幽深的黑暗。

    唐正涛不敢再看,他感觉那些格子在放大,朝自己靠近,然后格子那边的黑暗中会突然蹦出些什么。

    一阵风吹来,又是一个激灵,唐正涛把T恤塞到裤腰里,提了提裤子,走到西屋边,靠着墙蹲下,奶奶就睡在西边的里屋,背靠着墙,似乎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湘西湾里九条坡,这边是典型的山区,没有什么平原,村落也都是依山而建。

    唐正涛家的屋子就盖在山脚下,屋子前面有一条土路,因为地势的原因,屋子和土路之间有一道两米多高的坎。土路往西是去镇上,往东是更加偏僻的大山,和稀稀落落的几个小村庄。

    土路再往前就是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片平地,平时是村里人忙时晒谷子,闲里搭起戏台看戏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片晒谷坪,所以河对面的那个村子就叫做晒谷村。没错,就叫这个,跟唐正涛住的唐家湾隔河相望。

    蹲在墙根数星星的唐正涛忽然想起了爷爷,因为他看到了繁星中的一条扁担,这是爷爷教他认的,后来才知道那是猎户座。爷爷在村里的煤矿守窑洞,经常晚上不回家。这几天也是,唐正涛心想,等爷爷回家问一下他,能不能跟他去矿上睡,反正离家也不太远,在家睡总是怕听到中堂……

    正想到这里,突然就传来一声嘹亮的打鸣声,吓的唐正涛脑浑身一个哆嗦,等反应过来才知道是自家公鸡打鸣,那应该是凌晨了。

    唐正涛站起身,看了看日出的方向,爷爷说的启明星还没有升起来,似乎还有点早,但是有了第一声鸡叫,不要多久全村的公鸡都会响应。奶奶也差不多要起床了,老人家就是这样,睡的早起的也早。

    唐正涛准备回屋,不想被奶奶看到他这么早就杵在屋外,就在这时,对面的晒谷村传来一声高亢而尖锐的唢呐声,唢呐声凄凉,拖着长长的尾音划过苍穹,一声接一声。让打鸣打到一半的大公鸡硬生生的憋了回去,唢呐声在山间回荡,听的唐正涛头皮一阵阵发麻。

    一曲过半时,就听一通铜锣响,接着就是鞭炮齐鸣,嘈杂声中还能听到女人们扯着嗓子的哭喊声。

    “出殡?这么早?”

    唐正涛有点疑惑的自言自语,以前没见过天没亮就出殡的啊,虽然说过了中午不出门,但这也太早了吧。

    “哎呦,刘驼子要出门咯。”

    唐正涛心里一惊,连忙回头,原来奶奶已经起床了,正站在门口眺望着晒谷村那边。

    奶奶今年五十四岁,虽然头上已经有了一半的白霜,但是腰不弯,背不驼,双眼炯炯有神,精神头特别足,上山下河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在唐正涛眼里,奶奶就是那种能顶半边天的妇女。

    “奶奶!”他轻轻的叫了一声。

    “涛涛?你这么早就起床了?”奶奶看到他后,有些惊讶的问道:“你站在外面干什么?”

    “我起床尿尿,然后……就睡不着了。”唐正涛有点语塞,纠结要不要跟奶奶说他又听到了中堂的那个声音。

    “反正天也没亮,今天你又不上学,要不要回去再睡会儿?”奶奶微笑着问他,虽然奶奶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鱼尾纹愈发的多了,但是在唐正涛眼里,也愈发的慈祥。

    “不睡了,”唐正涛说:“奶奶,刘驼子怎么天没亮就出殡了?”

    奶奶走了过来,摸着唐正涛的小脑袋,叹了口气说:“奶奶也不知道,也从没见过天不亮就出殡的……”

    奶奶刚说完,就有一个声音传来:“淑兰,涛涛,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淑兰,快去弄点早饭去。”

    “爷爷。”唐正涛听出来了,是爷爷回来了,从土路走上来一个高高瘦瘦的老汉,胡子拉碴的比头发长,一脸的严肃,爷爷一直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话不多,还很严厉。

    奶奶应了一声,转身回屋里去了,爷爷走到唐正涛身边,从他那件泛黄的白衬衫胸兜里抽出一根烟点上,没有过滤嘴那种。

    “爷爷,”

    “嗯。”爷爷只是嗯了一声,没有说其它。

    “刘坨子为什么天不亮就出殡?”

    爷爷凝视着对面,吐了几口烟才缓缓的说道:“涛涛你记住,做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走歪路,要不然,死了都见不得光。”

    唐正涛有点懵,但还是点点头,然后下意识的又问:“为什么见不得光?”

    爷爷一皱眉:“还问?说了你也不明白。”

    唐正涛不敢再说什么,站在爷爷旁边,没一会儿就看到对面的出殡队伍已经出了村口,走到了晒谷坪。

    唢呐开路,铜锣接引,一声锣响一声炮,游魂野鬼莫挡道。后面跟着哭哭啼啼的亲属,披麻戴孝。

    亲属后面就是装着刘驼子的那口光突突的大黑棺材,按照习俗,出殡的棺材本来应该披上大红色的,掐着金丝走金边的大红布,将整个棺材盖住,棺材前面架一个木头雕刻的龙头,高高仰起,棺尾则架一个龙尾低垂,由至少十二个抬棺者抬去下葬。前面六个后面六个,途中累了可以替换,但是绝对不能多出人来或者少了人抬。

    但是刘驼子这回不一样,突兀的黑棺上什么都没有,看着十分的瘆人诡异,抬棺的也只有八个人,似乎是刘家人匆忙中来不及准备,想给刘驼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葬礼。

    但是唐正涛可不这么认为,刘驼子这送葬队伍处处都透着与众不同,因为队伍中连花圈都没见到,太不应该了。

    跟往日出殡时棺材后面跟着一大群送葬的乡亲不同的是,刘驼子棺材后边就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应该是打下手帮忙的人。

    平日里出殡都在上午,白天人多,也比较热闹,出殡途中抬棺人都会喊一些口号,譬如后面的人会来一嗓子:抬上山呐么哬嗨,然后加快速度往前赶,这时前面的抬棺人就会使劲往回顶着,嘴里还要喊一嗓子:家有婆娘留呐么哬嗨。或者其他的什么,象征着亲人对死者的不舍和留恋。还有其它的一些口号,前后的抬棺人相互扯皮,抬杠,只要别在半路把棺材杠翻了就行,反正挺热闹。

    但是刘驼子走的平静,就那么静静的前行。刘驼子的坟地在唐家湾的后山,也就是说,要过河。

    唐正涛看着送葬队伍的前头已经过了桥,亲属也已经到了桥中央,接着就是棺材了。平时要是有出殡队伍到了桥这里,肯定要来回推搡抬杠,好好热闹一番,有时候还会有抬棺人被挤到河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