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梦游三国 » 第二十八章诬告蔡邕

第二十八章诬告蔡邕

    蔡邕?吕峰听到是蔡邕眼睛立马睁的大大的,目光看向蔡邕。想到蔡邕,就不得不想到蔡文姬,想到蔡文姬就不得不想到她那悲惨的命运。

    到吕峰感觉王智在介绍蔡邕的时候好像就仅仅是为了介绍一下情况。言语虽然推崇,但是脸上却没有一点儿推崇的感觉。这让吕峰很不解。

    吕俊本就是个大老粗,对于蔡邕根本没有听说过。而且吕俊知道自己跟文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又怕开口露馅。所以对蔡邕也只是点点头。但吕峰知道蔡邕啊。这次真是见到活的偶像了。看吕俊不在意。于是吕峰就起身对蔡邕说到,“早就听闻蔡先生大才。学通古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书籍、读书、书法、琴音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论见解。不知蔡先生可否再驻留几日,小子好向蔡先生请教。我家有上等红尘酒。量大管够。定会日日款待蔡先生。”

    虽然听知道红尘酒好喝,但是自己生活清贫,最近确实没喝过,但蔡邕看见是吕峰这个小孩儿跟自己讲话,而不是吕俊。面上微微有些不悦。说到“我蔡邕来五原郡已经快一年了,如今陛下有诏,蔡邕不敢耽误。见谅了”。

    吕峰又到,“先前我吕峰并未在家,昨日刚刚回来,今日才知道蔡先生在此。天不逢时,如今知道,蔡先生竟然要走了。小子虽心痛。但也就不留先生了,我回去定后定会把红尘酒送到蔡先生府上,一用行李也都安排。等以后有机会再找蔡先生讨教吧。”

    蔡邕听吕峰这么说也不摆脸色了。说到,“多谢小公子了,蔡邕确是真的想回到陛下身边,为大汉做点事情”。吕峰不在讲话。

    但是王智有点儿不开心。蔡邕不过是文采好点儿罢了。但做人这方面他一点儿也不懂。而且明明都被流放到边疆了,可是还不到一年,就能回去了。

    想想自己,在边疆都呆了十几年了。凭自己的政绩,也能升职了啊。可如今呢?虽然不是发配,但是跟发配也差不太多了。自己任劳任怨,把五原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虽说有山匪,但是吕俊已经要去剿匪了。虽然现在有很多老百姓把地卖给了地主,有不少龌蹉事。但是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跟郡守有什么关系?皇帝为什么不提拔自己?再看看蔡邕,当官当的这么顺利。还有吕俊,一个大老粗都跟自己平级了。心里真是不平衡。

    于是向蔡邕开口说到,“蔡大人,您既然精通琴棋书画。想来也定会舞蹈。如今临走之际,大家都舍不得蔡大人,喝的不尽兴。不如蔡大人来跳个舞给大家助助兴”?

    蔡邕一听,这王智明显是想要羞辱自己。自己都要走了,还给自己来这么一手。真是个老六。自己虽然会跳舞。可是自己能如他愿么?一个大男人跳舞算是怎么回事。可是反驳痛斥的话也不好。于是蔡邕坐那儿闭口不言。仿佛没听到一般。让王智尬了一脸。更是气恼。便拂袖而去。

    王智一走,气氛更加尴尬,于是不少跟王智亲近的官员也起身告辞。走了一批后众人见气氛如此,也纷纷离去,最后只有吕俊、吕峰、蔡邕三人还在场。

    吕俊也想回去,被吕峰拦下。吕峰说到,“蔡先生,不用管他们。今日我父子二人给你送行。去洛阳路程遥远,舟车劳顿,不知先生有什么需要的地方,我吕家给你准备够,别的不说,马匹还是有不少的”。

    蔡邕去年来了以后,俸禄下降到了极点,根本养不起一众下人。自己还要编书。去年带过来的几匹马都贩卖了。确实需要马匹。于是开口说到,“无功不受禄,我岂能白白占公子便宜”。

    吕俊心在滴血啊,马匹自己虽然不少,可是每一匹都金贵的很啊,你这小子竟然说送人就送人?但是自己喜欢这个儿子,只能安慰自己,儿子开心就行了。

    吕峰说到,“早就听闻先生为人,吕峰十分敬佩先生,区区几匹马儿,算不得什么”。吕俊听得鼻子都快气歪了。

    要是蔡邕懂得察言观色,一定会发现吕俊的不乐意。可是蔡邕不懂。开口说到,“那就多谢吕公子了!”吕峰欣喜,就怕你油盐不进。不怕你要,就怕你不要,你敢要,我就敢给。人情,最是扯不清的东西。于是开口说到,在这里不方便,不如去我家,我给蔡先生重摆宴席。为蔡先生送行,我家还有比红尘酒更好的酒。

    蔡邕本来就喜欢酒。在洛阳走亲访友偶尔能喝到。可是自己是被贬到五原郡,就再也没喝过,那里是现在的自己能买的起的。马匹都要了,酒也不差了。于是起身跟吕峰二人也离开了。大厅里的舞姬见大厅已经没人了,不知所措,没人让自己停下啊,自己还跳不跳了?算了,不跳了。也都纷纷停下离开。

    吕峰回到家里,大摆筵席。这时并州的气候已经很冷了,吕峰搓了搓手,让人把小火炉放到酒桌旁取暖。拿出了仙酿红尘酒招待蔡邕。仙酿红尘酒蔡邕是知道的,洛阳价格是百金。好友们也喝不起,自己从来没喝过。这次非得喝个够。蔡邕端起酒杯看看闻一下,说到“这酒如此清澈透明,香气四溢,真不知是如何酿出来的”。说完呡了一口,细细品尝,之后微微眯起眼睛。又说到,“酒香味正,醇厚回甘,好酒。”吕峰说到,“好酒就多饮几杯。来,干了”。蔡邕哈哈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而王智那里,本就气愤,又听说蔡邕去了吕府。更是气恼,一拍桌子,自言自语到“看把这俩人给得意的。尤其是蔡邕,我让他跳舞是看的起他,他竟然如此轻视于我。竟然不屑于跟我讲话,气煞我也。要是哥哥还在世上,一定直接弄死你俩。现在也不能让你俩好过了。吕俊有兵权,不好整,那就整蔡邕老儿”。说完开始奋笔疾书。先是给哥哥的老朋友程璜写信。说蔡邕仇怨于他,现在蔡邕回归朝廷,让他小心。又写奏书上报朝廷,说蔡邕在流放期间诽谤朝廷。诽谤皇帝皇帝昏庸无道。

    写好交给手下人去送信。而王智的这个手下正好是吕家在郡衙安插的内应。内应见王智如此状态。就偷偷打开书信看了看。将消息送给吕家。

    吕府这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蔡邕喝的有些醉了,看到取暖用的小火炉。就开始吟诗了,说到,“来,喝酒。红尘新醅酒,阴阳小火炉。酒里乾坤醉,共饮一杯否?”

    吕峰哈哈大笑,说到“好湿好湿。来,先生,咱落笔举杯,忘却此生愁。望先生此去一路顺风。”

    正说话间,那名王智的手下就过来了。将王智要诬告蔡邕的事讲了一遍。蔡邕也在场,听罢立刻精神一震,开始慌了。他明白皇帝刘宏的尿性。自己主意不定,而且信任宦官,对宦官十分偏袒。

    蔡邕有次给皇帝上奏折,是皇帝让蔡邕反应朝廷问题的,蔡邕本来不想写,可是皇帝说,“老弟,你放心大胆地写,我会为你保密的,出了问题还有我这个皇帝给你顶着。实在不行,你就用皂囊把答案给封起来”。

    无奈蔡邕只好写了,弹劾的都是大人物,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还有庞大的宦官集团。奏折属于密奏的那种。蔡邕千叮咛万嘱咐道,“皇帝老大,这玩意儿可不能泄露出去啊,一旦被别人知道了,我这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皇帝立刻表示说到“放心吧老弟,要是出了问题我给你兜着。”最后皇帝一看反应的问题太大,他有点儿兜不住。于是起身上厕所,走的时候暗示太监曹节到,“给朕看着,不准任何人看。朕去上个厕所。”

    太监曹节表示到,“放心吧老大,谁看谁断子绝孙”。于是曹节在皇帝走后立马就开始翻阅。这一看,把曹节下了一跳啊。最后弹劾内容捅了出去。被蔡邕弹劾的人把蔡邕家的门都给砸了,皇帝也没个反应。

    这次被王智诬告,蔡邕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回洛阳,恐怕人头真的不保。该怎么办,于是很慌张,把蔡邕急得团团转。

    最后吕峰说到,“蔡先生,不必担心。王智写的皇帝未必就相信”。蔡邕说到,“你是不知道,王智虽然是个郡守,但是他亲哥哥是宦官王甫,十常侍之一。虽然现在王甫已经死了,但是影响还在。皇帝最信宦官。王甫写的皇帝一定会信的,这次恐怕要丢命了”。吕峰吃了一惊,说到,“王智竟然是大宦官王甫的亲弟弟?”蔡邕点头,再次说“没错。”

    吕峰开始沉思,过了一会儿说到,“这样。蔡先生,您先装作离开,我半夜派人把您一家老小在接过来,您就住在吕府。先将就一段时间,等过段时间,我想办法让王智调离五原郡。到时候再给您盖个院子。”

    蔡邕说到,“这可如何使得。这事儿本就会连累你,如果在让你出钱,我心难安啊。”吕峰又说到,“这也无妨,我拜您为师,为您老人家排忧解难,侍奉您老人家,不是就是应该的嘛”。

    蔡邕说到,“我还未教你一天,先收你好处,实在不妥。”吕峰说到,“有什么不妥的,如果不是因为如此,我想拜您为师,怕是万万不可能的。其实是小子赚了。您老人家不必心忧,况且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不是。”蔡邕听罢,点头同意。这的确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而且吕峰这小孩儿确实不错,收他为徒,也不会污了自己名声。就按照吕峰说的。第二天一大早,蔡邕就大张旗鼓的出了城。几辆马车一路慢慢悠悠的,也不着急。吕峰派了几个人悄悄护送。到了晚上,解开马车,将马车遗弃,策马一路疾驰。半夜时分,又回到九原县。

    马车上都是空箱子,而马车内,也是空无一人。蔡邕的家眷在昨晚已经被吕峰接到了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