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藩 » 第十七章 声名大噪

第十七章 声名大噪

    李世民嗯嗯啊啊的,示意他们起来。

    王浩朝李世民拱手道:“启禀皇上,各位御医开的方子其实应该是对症的,只是药性见效慢。臣的法子虽然见效快,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皇上明天最好还是继续喝御医开的药。”

    御医们眼中泪光闪烁,老怀欣慰,这娃子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居然反而还替他们说话。刚才都快委屈死宝宝了,现在听王浩如此说恨不能钻他怀里哭。

    文臣们微微颔首,感叹孺子可教。

    武将们觉得这娃子真是个厚道之人。

    王浩道:“皇上口中的花椒可以先吐了,如果稍后感觉疼痛的话再咀嚼便是。”

    李世民闻言连忙吐掉口中的花椒,然后道:“憋死朕了,不能好好说话的感觉真难受。哈哈哈哈哈哈。。。”

    李秀莹三姐妹终于又听到父皇开怀的大笑声了,不约而同深深的望向王浩,想记住他的脸。

    李世民好不容易止住笑,挥手道:“传旨,赏赐各位御医、太常丞、太医令、少府、刘神威等人每人锦缎五匹,以筹各位卿家辛苦。刘神威擢升太医署医正。”

    众御医和甄全兄弟谢季卿等人惭愧不已,领旨谢恩。刘神威眼中古井无波,跟着领旨谢恩。

    李世民又道:“朕偶染微恙,却连累众卿家半夜而来探望,朕心甚是过意不去,着御膳房赐粥。”

    各位公卿大臣行礼谢过。

    众大臣来之时,李世民撞墙的间隙早已吩咐御膳房做好粥,此时十分快速便端将上来。

    大殿内除了太监侍卫,每人都有粥,王浩也被赐了一碗。

    王浩很是知趣的要躲到角落去喝粥,却被长孙皇后一把拉住袖子,道:“孩子,你就在本宫身边坐吧!”

    王浩不得已只好挨着她坐下。

    皇后娘娘还挺香的,比粥香。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都取了粥,李世民端起粥说道:“深夜不宜饮酒,谨以此粥为众卿贺,为大唐贺!”

    众人也举起粥道:“为皇上贺,为大唐贺!”气势十足。

    王浩跟着众人的动作,觉得自己样子一定很傻。不由得吐槽李世民喝粥都能喝出这种气势来,这家伙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粥其实很少,也就是皇帝表示下客气而已,想喝饱啊?回自己家喝去。

    众人三两下便喝完了粥,自有太监收走碗。众公卿大臣便集体行礼告辞,李世民也不再挽留。

    王浩粥动都没动就把碗递给太监收走了,这时也想偷偷随着人群溜走,却被长孙皇后一把扯住袖子,笑着吩咐他坐着别动。

    王浩只好苦着脸坐下,不由得十分怀念自己那温暖的被窝。还不知张家兄弟二人如何了呢?

    众位公卿大臣走后,大殿里便空了一大半,只剩下李世民以及长孙皇后领衔的嫔妃以及太子李承乾领衔的皇子公主们,再就是王浩了。

    李世民看了眼不太自在的王浩,向长孙皇后道:“皇后,上次王浩献了预防天花的法子,帮朕绝了心腹大患。今天又治好了朕的牙病,免了朕剧痛难忍之苦,你说咱们赏他点什么呢?”

    正式的场合李世民叫长孙为皇后,私下才叫她观音婢。

    长孙皇后笑道:“但凭皇上做主。这娃子臣妾看着很是喜欢,想有机会请他到后宫多多玩耍呢!”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有灵犀,和自己妻子相视一笑道:“好!传旨,擢升王浩为太医署丞,并为晋王伴读,可不召即入宫。另赏绸缎十匹,黄金百两。”

    王浩连忙行礼谢恩。太医署丞为从八品,这一下子升了一级,还有绸缎和黄金,就治了个牙疼就收获这么多,这买卖招实不错。

    李世民叫过晋王李治,对王浩道:“这是朕的第九个儿子,是朕与皇后的嫡子,今年八岁,你日后当他的伴读,要帮朕规劝他用心读书。”

    王浩点头称是,又转向李治行礼。

    李治盯着他道:“你很好!你治好了父皇的病,还让父皇这么开心,我很喜欢你。”

    见李治直言不讳的表达对王浩的喜欢,李世民哈哈大笑,摸了摸李治的小脑袋。

    王浩学着李世民也摸了摸李治的狗头。

    李世民又问王浩道:“王浩,你行冠礼了吗?可有取字?”

    王浩听完心里一紧,他可不想被皇帝赐字,还是自己取好一点。

    王浩心念急转,道:“臣已经有了字,准备满十二周岁行冠礼时便正式启用。”

    李世民道:“那你准备取什么字?”

    王浩想起来前世一个女明星叫孟子义,蠢萌蠢萌的,老是和锦鲤妹妹杨超越一起演电视剧录综艺,两个美女在一起特别养眼,而且孟子义那揣着糊涂装明白的劲很对他的味。

    王浩脱口而出道:“臣准备取‘子义’这个字。”

    李世民赞道:“好名字,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那朕以后便喊你‘子义’吧!”

    王浩忍不住腹诽:我这名字取自孟子义,跟子曰不子曰的没关系好不好?有关系也只跟孟子有关,跟孔老夫子可没半文钱关系。

    真是服了古人,做什么事情都能跟论语左传什么的扯上关系的说。

    。。。。。

    第二天一早,整个长安传都传遍了。皇帝陛下的牙疼连御医都束手无策,被少年王浩几颗花椒就治好了。对了,这王浩便是前一阵发明过天花疫苗的人。

    连到底是几颗花椒都有不少人争论。有人说是二十多颗,有的说是十多颗,还有的说是几颗。这几颗的数量也有人争论,从两颗到十颗不等。

    最后还有传一颗的,这人信誓旦旦说他去问了王浩本人——身边的伴当,说是王浩亲口说的,一颗也是可以的,只需要用牙齿咬住就行了,不用咀嚼就能止痛。

    有感觉敏锐的说书人赶紧创作段子,才一会的工夫,便有人开始在青楼茶馆里说书,内容便是王浩一颗花椒治好皇帝陛下的牙疼。说书人讲得天花乱坠,说那王浩本是东晋的葛洪老神仙转世,才十二岁便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他专程来辅佐如今的圣天子陛下,先是发明天花疫苗,后又一颗花椒治好皇帝陛下的牙疼。如此本领,如若不是神仙转世,那都说不过去。

    昨晚禁卫军出动在整个长安城里找王浩,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加上给皇帝治病的事又是真实存在的。再加上前面发明的天花疫苗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接种的。本领这么大的人当然只能是神仙转世了。

    人们就喜欢听神仙转世什么的,一时间王浩在长安城里声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