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彰大帝 » 一四八 暗流涌动

一四八 暗流涌动

    曹彰府邸演武堂内。

    赵云用手抚摸着那把丈八蛇矛,眼中热泪再也无法抑制,慨然道:“昔年和翼德切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已天人永隔,玄德公啊!这宗正的名声到底有多重要?”

    曹彰心下感叹,明知道刘备弑君而死,还如此悲叹,赵云确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谓然道:“这蛇矛既然可以让子龙睹物思人,那么也算没有送错人了,只观此矛,我就知道张飞实乃武学奇才,对这点,我还是很是佩服的。”

    赵云把抚摸蛇矛的手收回,叹道:“三公子天赋异禀,而且也是用矛的,虽然时日不久,但是也算颇有心德,这蛇矛正好适合三公子使用,也不算辜负了翼德辛苦打造此矛的苦心,让其能重见天日。”

    曹彰闻言奇道:“子龙怎知我用矛呢?”

    赵云说道:“所用兵器不同,行路时双手摆动的姿态也有略微的差异,用枪者追求螺旋突刺之暴烈,主在双手的方寸之间发出巨力,所以久而久之,双手在行路时摆动幅度小而有力,用刀者旨在学精劈山式,腰,背,肩,手都要各尽其用,行路时自然摆动很大,带动全身筋肉,用戟者天下只有吕奉先一人,龙行虎步,行无定法,一眼就能看出,三公子行路时两手如轻风拂柳,腕间不知觉的摆动,好似无骨,用矛讲求快似闪电,诡异无方,三公子显然已经深得其味,是以不难看出。”

    曹彰听完这话就知道赵云虽然用枪,不过却是难得一见的高手,对各种武器都有涉猎,这比起能够施展出螺旋刺的陈到又高上一筹,只怕和典韦许褚不相上下,历史上他是刘备的贴身保镖,其武艺自然毋庸置疑。

    想到这里曹彰问道:“不知子龙可否在我七部校尉中任一职呢?”

    赵云说道:“既然有言在先,见过天子,云自当履行诺言。”

    曹彰说道:“好,如今你就是我七营校尉中的屯骑校尉了,子龙可先在我宅邸居住,待吾让人登记了你的士官之后再为你安置住所。”说完叫来一个下人带赵云去休息了。

    执金吾营中有三营是骑兵营,一个由屯骑校尉统领,一个由越骑校尉统领,还有一个由胡骑校尉统领,其地位高过其他四营,赵云出生北方,又当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胜任屯骑校尉应该不成问题。

    得了一员历史上的猛将,曹彰也没觉得有多高兴,因为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大潮之下是很薄弱的,要做弄潮儿,不但要有兵力,政才,还要有惑众之能,说白了就是个人魅力,这个人魅力可以是性格上的魅力,也可以是功绩,名声,对于这些,一直是曹彰最看重而且苦心经营的。

    赵云次日就去上任了,而且开始训练军士,而第三营六千匹骏马也调集到了许都,北军的组建已经渐渐上了轨道。

    在腊月底,夏侯惇,李通,李典,杨奉,陈登五人举荐的人都已经到位,夏侯惇直接是举贤不避亲,把自己17岁的次子夏侯楙举荐过来,表示此子深得自己亲传,精于骑战,而且军中也有夏侯惇旧部,易于统属,所以曹彰把他任命为越骑校尉。

    李通则举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士,叫做杜袭,字子绪,今年三十岁,此人早年在荆州避乱,后来献帝来到许都后他和朗陵县令赵俨一同投靠了曹操,接着又随赵俨到了汝南,汝南是袁氏亲族盘踞的地方,时常有人造反,这杜袭就立过不少功劳,而在曹彰汝南剿匪离去之后,那里豪族又一次在官渡之战时应和袁绍造反,李通,满宠,赵俨三路发兵平息,其中赵俨行军最快,打得最凶,功劳也最大,此时赵俨已经调回许都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兵为班底的戟士监军,地位还高于于禁,乐进,张辽等骁将,而杜袭就是赵俨在汝南平乱之时的第一猛将。

    这杜袭不但熟读诸子百家,而且打仗时必然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勇猛而得人心,治军也有方略,确是一个难得人才,曹彰把他表为了长水校尉。

    李典举荐的是自己的族弟李进,今年只有25岁,但是从军却有一段时日了,早在兴平元年(公元195年)吕布和张邈在兖州叛乱时,20岁的李进已经随军参战,而且在一个叫做乘氏的小县击溃过吕布的军队,让其不能进入县城,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了,曹彰把他任命为步兵校尉。

    杨奉则是把曹彰的老熟人杨彦举荐给他,杨彦告之曹彰益州情况后立即赶回了弘农,没到一个月又跑了回来,不知道他心中是否很郁闷,曹彰把他任命为虎贲校尉。

    至于陈登举荐的人,曹彰是非常感兴趣的,此人和夏侯楙一样,只有17岁,陈登在信中把此人夸为‘文武兼姿’‘武能治兵’‘文能兴国’假以时日,实乃国器耳,陈登这人曹彰见过,也是一个很出众的人物,能够让他夸成这样,实在少见。

    更让曹彰觉得有趣的是,这人恰巧和名传千古的诸葛亮同姓,叫做诸葛诞,曹彰问起他是否认识诸葛亮时,此人回答诸葛亮是他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同族内兄,不过对其印象仅停留在幼年,因为早在兴平元年,诸葛亮一家子和其叔父诸葛玄就渡江去了江东。

    诸葛诞年纪虽轻,不过的却是满脸严肃,举动都是四平八稳,而且武艺精熟,虽然比不上赵云陈到,但是也算得上中上,而且说话得体,曹彰也甚为喜爱,把他分到了全是弓箭兵的营中,任射声校尉。

    另外还有一个胡骑校尉曹彰一直没有找到属意的人选,索性由他自己统领,只让陈到代他操练这些军士,经过几日观察,这五个各地举荐出来的校尉治军都颇有法度,曹彰也放下心来,在年尾这段时间好好在府邸休息了数日,转眼间,就是建安五年年末,又是一年的年关,曹彰和曹丕相约好后便即回到曹府吃个团圆饭,如今曹植九岁,也开始吟诗作赋起来,不过比起曹彰那几首七言乐府,那是差得很远了,只能博得曹操一笑而已。

    四岁的曹冲从明年开始就要找先生给他识字了,对此曹彰倒有几分期待,这个后世传为天才的小子到底有多大能耐,他正拭目以待。

    过完年后,大家又开始各司其职,曹操督促众将秣马厉兵,准备渡河攻击袁绍,夏侯渊练兵不止,准备拆除地方大族私库和铲除残余盗贼,任峻则在编制石城剩下的俘虏准备在各地兴建军屯,郭嘉编撰太学藏书已经接近尾声,刚刚缓过气的曹彰又要参与到重建太学的大事中。

    建安六年,北雁回飞,注定又是一个忙碌而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纷纷扰扰的历史因为曹彰的介入,更为混乱了。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