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牛设计师 » 第三十五章 随礼

第三十五章 随礼

    第二天杜雅作为工厂宣传负责人,带着学生到了连峰的办公地点,这边已经有五六个工作人员,这次托关系从县里电视台调了两个老师过来,还有两个助理,连峰本着学习的目的来的,多看多学。

    他主要提供了拍摄的脚本,负责指导一些人物的要求。

    当年“康美之恋”的广告给了连峰很深的震撼,自己仿制一个吧。

    连峰对摄影师的看法,在半天后,也就是仅仅在于会开机器,跟着人走位,至于什么镜头、运光什么的,一概不会。

    别说老师还挺骄傲的。

    饮料厂跟服装厂钱到位了,人家摄影师才不管那个来指导他们,只管按照要求将片子拍好就行。

    所以连峰在哪指手画脚,人家表示呵呵,你就是栓条狗来,我今天也听你的。

    连峰首先拍摄的是花山饮料厂的宣传片,大多是外景,时间很长,这部分用人比较少,主要是艾宁在里面有大幅的台词,介绍花山饮料厂的生产环境和研发成果,还有就是宣传花山饮料厂的花园厂区。

    第二部分是拍摄花山、花山湖。这部分主要是讲花山饮料用水的安全,讲述了花山湖的历史,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当然了,这个是检测过的。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湖面泛舟,引得不少村民过来围观,连峰躲在临时的摄影棚里,怕被他妈看到。

    不务正业了这是。

    第三部分是针对每个特定品牌做的细分拍摄,万事喜汽水系列,体现年轻人的一些精神特质,不是盘篮球,就是山地车,还找来两辆走私的摩托车搞了几个场景,连峰感觉一副中二病泛出来了。

    新势力功能饮料主要体现提神醒脑,开车工作不瞌睡,踢球登山不疲惫,反正后世大把的广告场景,随便抄袭两个也能秒杀当下的广告。

    工作量很大。

    这些年轻人对于连峰这个拍摄指导很有兴趣,觉得连峰的创意很有意思。

    他每天抽空给摄影老师和演员讲述当天拍摄的不足,再安排第二天拍摄的内容,

    然后他还得要去上课。

    总体而言,这种半纪录片的方式,拍摄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四五天时间将花山饮料拍摄完后,接着开始拍摄桔井服饰,这部分比之前要求高很多。

    付公平特别找了两个老工人,在工厂里搭建了一个临时影棚,连峰要取几个镜头,是从宋代到明代,塑造桔井品牌历史,虽然是臆造的,但是这部分最精彩,投入也最大。

    付公平带领一个小组,查了不少资料,才复原以前的服装,这部分要动用的临时演员特别多,最大的场景需要一两百号人,虽然就是短短的几个镜头。当然了,都是工厂工人客串的。

    摄影师给连峰的想法吓住了,这是拍电影啊,原来还是想着就这么简单的拍一下就行了,现在他感觉压力好大。

    天天烧的都是钱啊,这个摄影老师没发现旧塘县西湖街上桔井服饰有生意。

    花山老街成了重头戏,从纺线到成衣,都是在花山老街拍的。到送到皇宫呈现给皇家,这部分很多镜头背景都是虚化的,连峰不可能花钱搭那么大的一个场景。

    到了现代讲的就是情怀,生产工艺,以及历史赋予桔井服饰的附加值,看起来就像是你买不起的样子。

    再搞了两个老师傅,坐在一堆工具当中,戴着老花镜,花白的头发,唏嘘的胡子,配上一个皮围裙,专注的看着面前的个手包,妥妥的大师风范。

    桔井因为有了付公平几个同学的加入,变得更加规范,发展的速度呈现指数级上升。

    潘艾艾彻底喜欢上了这里的工作,只要你有想法,公司将不遗余力的帮你实现,她感觉工作轻松,公司给的权利很大,管着二十几号人,全国各地跑。

    连峰特别规定了凡是桔井服饰的人出差,住的必须是本地最高档酒店。

    付功平原来是反对的,连峰说咱们自己做的高端品牌,员工在外代表的就是公司形象,你扣扣搜搜的,别人以为你还是要饭的。

    有钱,任性。

    其实你做成头部企业,那你的话语权就比较大,尤其是在桔井走高端路线,公司发展定位清晰,只要每个人按照大方向向前走,那么工作就比较简单。

    花山服装厂一期已经在建设,连湾乡已经成了旧塘县经济最好的乡,特别是花山饮用水厂一二期建成投产,人来人往的,对于周边的消费带动很大。

    工厂大门口已经形成一条商业街,工人的工资是远远高于县城里其它工厂的,所以消费能力特别的强,连湾乡甚至在边上建了一个派出所在这边。

    现在在建设三期和四期,周边靠打临工都赚了不少钱。

    原来一片荒芜的地方,成了整个乡里最热闹的地方。

    这里的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

    经过半个月的拍摄,已经成片交给艺术学院的老师带到临江去剪辑。还要后期配音,配字,调色。估计还要有一个月才能完工。

    两家工厂额外给学生和老师都包了红包,晚上在饭店里吃饭时,几个人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这边拍摄虽然辛苦了点,但是其他方面做的都挺好,将他们这些天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

    以至于两位老师拉着桑向文和付公平的手一直说以后有什么拍摄,一定要找他们。

    甚至可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旧唐县名声不显,可是这里山好水好,钱也给的好,连峰在这个事情从来不小气,你不能让人家给你干活,还不想掏钱,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艾宁走的时候,还问杜雅毕业了以后是否可以到旧塘来工作?

    连峰没有参加这个饭局,不是不想,是不熟悉的人认为他只是个打酱油的。

    第二天一早,众人带着依依不舍,带着厚厚的红包,告别了旧塘。

    周六连峰回到连信高的单位,晚上要回老家,是因为家里房子已经盖好,连峰坐在连信高的自行车后面。

    旧塘县到连湾乡的公路在全面翻新,路上不平,颠的连峰屁股快散架了。

    他很想坐小汽车,但是又怕他爸让他坐扁担。

    回到家里,样子变了,多了三间堂屋,多了一间厨房,围了院子,新打了一口井,改变还是蛮大的。

    现在连峰家在村子里变化算是大的,房子是建起来了,但是装修还是比较简陋,里面还是泥巴糊的墙,家具也没有几个像样的。

    不过已经让他父母高兴的不行。

    第二天中午在院子里摆了席面,村子里有往来的都过来吃饭,孙富兵母亲过来随了二十块钱的礼,让连信高诧异不已,孙富兵父亲还有最后一口气在医院里吊着。

    出这个礼是孙富兵上次回来特意交代他母亲的。

    毕竟是连峰让他去饮料厂的,他得承这个情,现在他大小是西南片区的经理了,不少这点钱。二十块的礼已经很多了,毕竟大家都是三块五块的份子。

    中午时间要吃饭的时候,门口来了一辆桑塔纳,桑向文董爱兵和苗凯、付公平都来了,让连信高有点不知所措,还以为董爱兵过来要钱的,谁知道董爱兵从后备箱里搬出一台十四吋的电视机来随礼。

    村子里的人都惊了,连信高什么时间认识的人,小轿车,大电视,不声不响盖了房子,大户人家啊,连家出人了。

    连信高心里是很高兴,觉得有面子,但是想到以后要还礼,顿时心凉了下来,所以他怎么说都坚决不要,董爱兵坚决要给,还说你要是不要,就看不起他。

    其他几个人每个人都给了六百块钱的份子,这些人连信高压根不认识。

    叔叔长叔叔短的叫个亲热,搞的连信高很是尴尬,他只认识董爱兵。

    几个人吃完了饭,没做逗留,打了招呼就走了。

    吃完饭时,连信高在礼单的名字上看着几个人的名字愣了半天,他只认识董爱兵,其他几个人是什么鬼。

    关键还给这么多礼金,以后他怎么还哦,想想都头疼。

    连信高跟媳妇商量是不是退回去,那台电视好几千块钱,刚接上,只能收到三个台,弟弟大呼小叫的,他们才知道是彩色电视。

    “别怕,这些礼金以后我来还。”连峰拍了拍电视,跟连信高说道。

    “你还个屁,你知道这台电视多少钱吗?你知道这台彩色电视多少钱吗?”连信高拍着桌子喊道。

    他心里想到人家董爱兵书也没读成什么样子,现在多牛气,搞的董爱兵父亲在厂里上班,比经理还牛,谁看见不奉承一下老董家生了好儿子。

    他看看自己的儿子,一阵火气上来,读个书能干啥?买得了彩色电视吗?

    得,您老人家火气大,我溜了,下午自己回县城,晚上住校生有晚自习的。连信高明天一早才去上班。

    饮料厂的几个老教授得知厂里真买了四辆小汽车给他们用,顿时给震惊了,还以为是说着宽慰他们的,怎么前后没有一个月,车已经到了。听说厂里花了一百多万。

    几个老教授心里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几个人知道总经理还是破212吉普车时,顿时坐不住了,几个人一起到桑向文办公室,说了半天,真要用时再用,平时给厂里开,他们也用的不多。

    这几个老教授这个时候才将心完全的放在厂里研发上,活不多,饮料就是哪几种,现在主要是在健康上面做文章,配料更加的讲究,口感更加的协调。

    活少,钱多,搞的他们几个人都不好意思。

    桑向文跟他们几个透露,别墅项目在十二月份立项,估计八个月左右就能入住。

    还能说什么呢?陈艾宁跟几个老同事当晚喝多了,只说这个厂有人情味,讲究,自己一把老骨头老老实实的卖在这里吧。

    对于车的事情,也给厂里其它人带来很大的震撼,看看,有学问,搞研发的就是不一样,配车配房。

    只要你有贡献,不怕没有出头之日。

    十二月底很快到了,连峰手里多了三千多万的现金。分红了,账上钱太多,没有多余的投资渠道,着实让董爱兵、付公平他们开心了一下。

    华建开发正式成立,连峰出资一千万,其它几个人投了一百九十万。

    董爱兵任总经理,苗凯战友宋连城,苟天被调了过来。

    董爱兵现在在县里是大红人,花山酒店已经进入硬装结尾阶段,软装都开始了。

    董爱兵成立华建开发控股震惊了不少人。

    连峰在后面指示董爱兵,让他出面跟县里谈一个超大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县里得知后都莫名其妙的。

    感觉董爱兵飘了,有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董爱兵当时听到连峰的想法后,也愣住了,胆子忒大了这是。

    连峰的构思是让县里打包整个花山、花山湖、花山老街三个片区,总面积在十五平方公里左右。

    规划局领导以为董爱兵疯了,十五平方公里,你是真敢想。

    规划局领导将这个事情汇报给县里一把手,这个事情真不好说,万一董爱兵想不开就想将钱扔水里听个响呢?

    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贺正平坐在办公桌后面拿着会议纪要,皱着眉头看着几行字。

    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拨了个号码出去。

    过了十几分钟,工商局一把手项东过来了,一把岁数的人,跑的头发都有点乱。

    贺正平拉着他坐在沙发上,将会议纪要递给他看了看,很明显的,纸上用笔将华建开发的事项画了红。

    “项局知道这个华建吗?”贺正平问道。

    “知道,刚成立没几天的新公司。”

    “说说看,他们什么来头。”

    “这个我还真清楚,这是旧唐县历史上第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超过一千万的,实到资金一千一百九十万元。”

    “这么多?”

    “法人是董爱兵,大股东是连峰,这里面一千万是他出的,其他人来头都不小,有桔井服饰付公平、花山饮料桑向文、花山酒店苗凯。”

    “就是说这里最主要是连峰了。”

    “对的,您说他们目的是什么?要搞花山片区大规划、大开发,这地方能赚回来吗?”项东自言自语的。

    “行了,我知道了。这事就这样,你清楚就行。”贺正平示意谈话结束了。

    他又打了一个电话给规划局一把手,聊了一下华建的事,得知他们只是一个想法,县里要是同意,他们着手开始规划设计。

    贺正平坐在椅子上用手敲着把手,沉默了半天,他想不通连峰的想法是什么,你说他做好事不赚钱,这绝对不可能的,他的主要两个厂子都在花山这边,为了自己的工厂更好的经营吗,那是扯淡,花山跟花山湖就有八平方公里,这地方没搞头啊。

    还有一个破败的老街,上次县里还有人说过要拆掉,改成旱田。

    现在县里巴不得有人上马新项目,扩大工厂。

    如果是连峰这帮人来搞,如果没有什么原则问题,县里现在都是绿灯,一路配合。

    但是连峰的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