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马达的故事 » (五十)无声的思念

(五十)无声的思念

    给过马达山楂片的老姥娘什么时候去逝的,马达自然记不得,童年的记忆能有什么还留在脑子里,马达细细的回想起来也没有多少。除了极其印象深刻的事与人,马达童年往事里跟着姥爷去给老姥娘上坟算一件。

    姥爷是家中老大,马达打小跟着姥爷去看望老姥娘,虽印象略有,但还是没有实在的记忆能回忆起老姥娘的长像与言谈举指。老姥娘的照片马达没见过,长什么样自然也无法描述,只是记得姥爷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会带着马达去上坟。

    姥爷是极其重视这件事的,虽然马达还小,也就是在五六岁的年纪,但姥爷每次准备上坟用的物品,那必然是要自己精挑细选,亲力亲为。

    至于每次去的时间,长大后的马达曾经问过姥爷,姥爷只是笑着淡淡的说:“老了,去不了了,都是你大舅、二舅代表了,都八十多了,腿脚不灵光了,山路不好走,担子也挑不了了,哎~~~,人怕上年纪啊!不提也罢。”

    但马达的脑中可还有略微的往事记忆。

    每当准备给老姥娘上坟,姥爷必然是亲自出门采购祭品。80年代物资匮乏,想要买什么东西都是需要各类票据。肉票、粮票、油票等等。姥爷从姥姥放在用四方手绢包着的小布包中拿出各类票据,盘算着需要购置的物品,再从另外一个小手绢包着钱的小布包里拿出一定数额的钱,拿上几张,出门采购。那时的钱没有大额的,10元就是最大额度的,马达小时候见过的钱也就是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五毛对于马达来讲都是大额的。马达能亲手花的钱最大额也就是一毛钱。

    姥爷数着一摞零钱,嘴里嘀咕着需要买的东西,姥姥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听到不对的地方或姥爷没想到的,提醒是不是需要采买一些。姥姥的话说:“老汉啊,你别怕买多了,千万别不够,给咱娘上坟多点怕啥,给老年完坟再带回来,又不是坏了不能吃,再拿回来,家里有一起吃了不就行了,这是老愿意看到的。这也咱那福份。”

    姥爷自然是同意的笑着,拿着钱与布包起身出门采购。

    上坟的讲究各家有各家的规矩,马达姥爷当然也有。祭品的丰富与否代表着做儿女的孝心体现。

    姥爷买回来的黄裱纸姥姥是要折元宝,剪铜钱纸的。这是必须要做的事,这个工作是极费功夫的事,小姨自然是与姥姥一起动手,年纪还小的马达则在一旁这边看看那边摸摸。

    姥爷则做着另外一项工作,拿来一枚五分钱,搬来擀面板,再代来捣蒜用的木锤,将五分钱放在厚厚的一摞黄裱纸上,挨着黄裱纸的最顶上用力捶打五分钱,将五分钱的钱币图案印在纸面上,(80年代还没有一元钱的钱币,五角或贰角的钱币也没有,主要是马达没见过。)姥爷细仔认真的表情,马达站在一旁看的出神。

    “姥爷,这是干啥啊?”马达问着正在忙着的姥爷。

    “这是要给你老姥娘上坟用的,这代表着钱,你姥娘和你小姨折的元宝也是这个作用。这是要烧的干干净净带过去的,好给你老姥娘有钱花。”姥爷一边忙着,一边回着马达的问题。

    “买来的这么多纸,都要这样吗,姥爷?”马达又问

    “元宝折上一刀就行了,剪的铜钱纸也用上一刀,剩下就用印上钱面儿,整张的用。”姥爷回答

    “那剪下来的纸怎么办?”马达问

    “去坟上,一起烧掉就行了,心到意到孝心到,足够了。”姥爷回话

    姥姥与小姨则开始忙碌着准备上坟用的其他祭品,将准备好的用碗盛着,(那时还没有塑料袋,只能用碗仔细的放好)放在藤编的圆筐中。两个筐,一个筐用来装食物(当地的说法叫供养),另外一个筐用来装香、黄裱纸与鞭炮等。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明天直接用姥爷遛鸟挑鸟笼的担子挑着就走。

    第二天马达自然是要跟着的,姥爷自然是同意,因为打小马达与老姥娘亲近,一起去也代表了不同辈份的人去,有句诗词写到的“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去的人多代表着家里人丁兴旺,孝道有传承,虽然人已逝去,但孝心与感情是做不了假的,上坟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是打心眼里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一件大事,马达的姥爷没有大道理,只有举动,无声的举动。这是姥爷最想做到的事情。

    第二天,吃过早饭,肩挑祭品,手牵马达,一路徒步。路程还是远的,长大后的马达曾经问过大舅,老姥娘的墓地在当时与姥爷下步走,大约有多长时间,大舅的回答是最少40分钟的路程。20分钟的马路,20分钟的山路。

    静静的柏树林中,姥爷凭着记忆来到坟前,嘴里念叨着什么,放下担子,开始端出精心准备的祭品,一样一样的摆放好,饭菜、水果、肉、酒、茶不同的物件不同的摆放次序,依次放好,酒倒满,茶斟上,点上四柱香,点燃,躬身敬拜,插在用手堆的小土堆上,点上两支烟,一根烟给母亲,一根烟给父亲,放在用手堆的另外的小土堆上,默默的起马达的小手,退走到一旁,找一块能坐下的石头上,姥爷也默默的点上一根烟抽了起来,马达这时自然是静静的靠在姥爷的怀中,看着,等着。

    马达长大后,偶感清明时节,有诗云:“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此时此刻,无声才是最大的尊敬。

    看到点燃放在小土堆上的烟燃尽,姥爷则笑着说:“小达,这是你老姥娘与老姥爷高兴呢,看这抽的多快,我再去点上两根。再过去敬敬酒与沏沏茶。”

    上坟犹如现时生活的坐席吃饭,马达看着姥爷的一言一行,长大后才知道这也是需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也是孝心在这时最大的体现。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听到。只有天与地、风与树,还有竖立着的刻着逝去亲人的墓碑。

    当然童年时的马达自然没有这份心情去想,只感无聊,四下无人,姥爷也一言不发的在一旁抽着烟,马达也只好独用找到一个地洞小窝,蹲在地上用捡来的一根枯树枝去一点一点的挑动着。

    时间随着香的燃尽,姥爷起身开始收拾,一切收拾的干干净净,一边嘴里念叨着什么,将瓶中还剩下不多的酒洒在坟墓周围,找来几块砖头,垒起来,开始烧姥爷与姥姥小姨精心折剪与印花的黄裱纸,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全部烧完。最后,将带来的鞭炮点燃,放上一串,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马达知道可以回家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磕头拜别,这时姥爷嘴里还是念叨着什么。姥爷与马达磕了四个头后,姥爷则再仔细的查看还有什么火星没有,用没有用完的暖瓶热水将鞭炮纸用热水都洒一边,确认无误,挑起担子,牵着马达的小手,一脸笑意的回家。

    念亲恩,孝为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