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杨柳依依清穿 » 第五十七章 德妃的离开

第五十七章 德妃的离开

    喧闹的景仁宫在各宫主子们离开以后陷入了沉寂。我坐在书房翻着那套《资治通鉴》,忍不住叹息,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经常说一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华”。我原来并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穿越到清朝十几年总算是对这句话又了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今天的宴会,形形色色的女子给了我太多的感触。

    以前我一心沉浸在回忆与怨恨中,没有多余的心思来想这些。那个时候虽然也知道清朝的礼教之严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可平日里也没有怎么注意。最近有了心思来感受300年前的大清的风采,却发现实际情况与我想像的不一样。现在是所谓的康乾盛世的中期,然而大清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文化礼教方面,看的我一阵心凉。

    前面十几年很是读了不少的书,很多以前在21世纪不明白的东西现在都明白了。处在这个时代,可以前知三百年后知三百年,更加觉得悲哀。我知道历史在我们的介入下发生了细枝末节的改变,然而历史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也是不敢改变的,否则我所付出的一切全都没有了意义。但是我同样知道康熙父子的不甘心,我更了解康熙的个性。我敢发誓,康熙绝对不会任由历史这么发展下去,他是不可能看着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就这么衰败下去的。只是我不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手脚。还有老四,那也不是个短视的人物啊。虽然这一切在我归还龙脉以前不会爆发,可谁知道龙脉回归以后呢?说实话,我并不相信康熙他们,特别是在这种事情上,如果他们不搞鬼那才怪了。让我无语的是,到时候动手作怪的人有可能是我的儿子。想想就头大。

    放下《资治通鉴》,拿起一根签子挑亮烛光,叹口气,回头从书架上拿起元朝人编写的《宋史》。翻着翻着笑了起来,我好像有点莫名其妙了,现在老四都还活的好好的,我想那么多也没有用。还有弘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我的儿子,我也不能为了父母抛弃我儿子我孙子吧。算了,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弘历去伤脑筋吧,我相信他不会不管他母亲的。

    抛下书准备休息,累了一整天了,我是最烦请客吃饭的,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这里。皇宫的日子好像没有我想像的那样难过,可能是老四才登基吧,后宫的女人也算安份,一天到晚除了八卦也没有起什么别的心思。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老四儿子少,再加上孩子都还不大,所以后宫才安稳一些。

    我天天像上班一样,准点去给皇后请安,太后因为身体不好免了晨昏定省,但那拉氏带着我们,每天两人作为一组在长chun宫伺候,一天一轮。因为年氏现在大着肚子就不安排排班,而我,和皇后那拉氏一组。德妃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太医说不上原因,其实我们都知道,德妃是心病。心若死灰,神仙怕是也救不了,我相信这些老四他们兄弟应该是有数的,只不过老四不可能让出皇位给十四,这个结如果德妃自己解不开,那就是必死之结,没有人可以解开。

    有时候我发现德妃很难懂,我知道她偏爱十四,希望十四得继大统。可老四怎么说也是她亲身儿子,不管他们母子关系究竟怎么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老四不会亏待她,无论是为了在臣子百姓面前表现自己的孝还是真的她有母子亲情。还有十四,只要德妃活着,老四看在她的面子上时不会杀他的。可是德妃对老四的登基表现的太不寻常,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康熙跟她说过什么让她有了十四是继承人的错觉。

    但是我知道,康熙一直都没有决定继承人,直到康熙六十年。所以我不理解德妃,看着她一天天的走向死亡,我觉得莫名的愤怒。生命在皇宫是不值钱的东西,可她那么多年都过来了,现在居然放弃,真的让我无言以对。这样的想法让我的心情越来越不好,那拉氏看见我脸色不好还以为我是累的,很是关心了一下。我看着皇后永远温和的笑脸,那眉间抹不去的轻愁,突然一阵冲动,我很想知道她是怎么理解德妃的。

    “皇后娘娘,您说太后为什么心若死灰?”

    “熹妃,娘娘是在伤心皇阿玛。”

    “是吗?”

    “人没有了盼头,就不想挣扎了,这皇宫里的女人尤其如此。杨柳,你现在也是一宫主位了,说话做事都要注意些,好歹也要为弘历想想,那样一个聪明孩子可不要被你拖累了。”

    她是在表示支持弘历吗?我按捺住心中的疑问,“谢皇后娘娘教诲。臣妾记下了。只是太后她老人家最近情况越来越不好,而十四爷来的越发少了,太后很是惦记,皇后娘娘您看……”

    “本宫有机会会劝皇上多宣召十四弟。你看到皇上也可以劝劝。”

    “是。”我暗自翻个白眼,傻瓜才会去劝老四,现在恐怕他们兄弟斗得正欢,我才不要去当炮灰呢。因为老八在康熙四十七年退出夺嫡之战,八爷党的主力就是老九和十四了。老四对他们俩很是不待见,而十四对他的四哥也是非常不服气的。老四那小心眼一登基就开始策划算总账,连在盛京蹲了十年了胤礽也只能悄悄的回来看了康熙一眼,然后就被老四赶回了盛京,而且终身不允许在回北京。据说这还是看着当年胤礽帮了老四一把的份上,要不然肯定是毒药伺候。

    可以想像老四对老九和十四有多怨恨了,当然有可能还会加上一个我。皇后娘娘的劝谏终是没有起到作用,他们兄弟可能都红了眼,而德妃在失望和期盼中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生活了五十年的皇宫。那一天是雍正元年五月初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刚回来,没有时间码字,失约了,还请诸位见谅。最近状态不是很好,碰到瓶颈了,更新可能不是很稳定,质量好像也有所下降。还请读者原谅,若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地方,望诸位指正,赐教。鞠躬!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