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杨柳依依清穿 » 第九十章 心思

第九十章 心思

    老四的异想天开让我大大惊讶了一把,果然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难相信这么冷静自制的人疯狂起来是怎样的情形。我其实知道弘时的事情给了老四很大的打击,不是大家认为的父子亲情之类的打击,而是自尊心,老四的自尊心在这件事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康熙从一开始就想反抗我们所说的历史,只是现在的大清还不是清末那样让人失望的局面,这个时候的大清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上升阶段的。所以康熙舍不得去赌那一半的机会,改变历史结果是好是坏怕是没有人说的清楚,既然说不准老康自然就不敢拿祖宗江山去赌。

    老康放弃了改变历史的机会,可是我相信他不会就此罢手。因为我能够感受到满人对于这个江山的看重。是的,不是爱新觉罗家族,是所有满人。以前学近代历史的时候很不理解清末朝廷的态度,还记得当时学甲午中日战争那一课,看到慈禧说了一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我第一反应就是慈禧是不是脑子坏了,或者年龄大了神智有点不清醒。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荒谬感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整个近代史给我的感觉就是荒唐,明明不用走到那种境地的,为什么到最后中国会滑入那悲惨的黑暗深渊,直到付出了几千万人命,几千亿的财富才让人看到一丝光明。

    我无意在这里讨论中国近现代史,我会提到这个是因为我比21世纪的诸位同仁更加幸福更加悲惨。我无意之中来到了清朝,在这里虽然我被困在一隅可我接触到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康熙、老四他们兄弟、朝堂诸位大臣、后宫各位娘娘,未来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心腹臣子们。他们每一个人都对清朝历史有着不凡的影响力,即使身处后宫的诸位娘娘也是历史的弄潮儿。因为在台前翻云覆雨的是她们的丈夫或者儿子,而她们可以影响这些男人是毋庸置疑的。男人征服天下,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得到天下。多么朴实凝练的话语。

    穿越过来二十年,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这样的历史弄潮儿,人尖子。所以我深刻体会了解了满人对于汉人的那种复杂的心情,自卑,害怕,提防,学习,自大等等等等。我是如此深刻的感受到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和隔阂。我敢肯定的说,满人从没有一天放下过对汉人的提防,哪怕是清朝灭亡的那一天也没有放下。老康的满汉融合只是为了加强统治而喊出的口号,康熙恰恰是最害怕满汉真正融合的,因为他知道一旦满汉真正融合,消失的绝对是满族。所以满汉融合从头到尾都是幌子,都是骗人的把戏。

    康熙在汉人和满人之间树立了无数的障碍,划出了深不可测的沟壑。然后嘴上喊着满汉融合,实际上在不断的对汉人中的精英分子下手。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老康还在的时候,我们经常乱七八糟的谈论,我知道老康其实是想套我的话,可我何尝又不是在套他的话。只是我所关注的信息恰恰是老康认为不重要的。所以我很轻易的就了解到了两个民族之间那种天生的敌视。我看过老康兴起文字狱,我清晰的感觉到了康熙的恐惧。可惜那个时候没有人发现我的恐惧,我越是呆在这里越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这样被不断摧残的民族怎么可能不受人欺负。

    我只是一个小女子,担不起重任。再说现实已经容不得我反悔。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刻意不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要不然我可能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很多事情我不是不知道,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面对,不敢面对罢了。康熙想改变历史我一直是心知肚明的,但我更明白康熙不敢赌这一把。所以我一点也不奇怪老康会把这个责任交给老四,或者老四还会交给弘历,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老四是康熙选定的继承人,那么老康交给他一些东西或者传承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说那个雨夜我透露的那个秘密让老四陷入被动,但是不管老四的境地如何,只要他是在争夺那个位置他其实就是在顺应历史的发展。换句话说,老四从来就没有干过反抗命运的事儿。直到康熙死了,他接下了延续爱新觉罗家族江山的使命。这一次他要做的事情却是逆流而上。其实我心中很明白,即使没有康熙的交代,一旦老四登上了那个位置他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他们爱新觉罗家对于江山的看重让人惊讶,整个满人族群对于满人地位的看重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老四接过了康熙的旗帜,踏上了逆流而上的艰难道路。而为弘时夺得储位就是逆流的第一步。弘时不得康熙喜欢,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当年老四请求册封弘时为雍王世子被康熙拒绝了。原因呢?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弘时的生母李氏是汉人,纯粹的汉人。这一直是康熙心中的结。是一个我从来就没有看懂的结,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其实也是地道的汉人,为什么到了弘时那儿就不能让人接受了?

    当然这些问题我只能自己嘀咕嘀咕罢了。老四不是不知道康熙忌讳李氏汉人的身份,只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弘昼的生母耿氏也是汉人,而且耿氏的地位还没有李氏高),所以弘时成了他皇阿玛手上一颗可怜的对抗历史的棋子。可惜历史也不是那么好改的,所谓的天命、命运有时候还是很有市场的,历史的惯性会碾碎一切胆敢阻碍它前进的人或者物。

    所以老四理所当然的失败了,莫名其妙的失败了。一向聪明伶俐的弘时不知怎么着连出昏招,打了老四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朝堂的压力,被弘时碰触底线惹起的怒火让老四没有第二种选择。于是弘时死了,于是老四的计划失败,至少是第一步计划失败了。

    老四是一个骄傲的人,其实他们一家子都是骄傲的人。人越骄傲越容不得失败,老四这一次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赔上了一个儿子。他怕是恨的捅天一个窟窿的心都有了。毕竟这可能是他平生第一次栽那么大的跟头。他有着满肚子的怒火要发泄,他有着无数的郁闷要倾吐。既然没有办法对着老天出气,那就对着我来了。所以他让十三给我传字条,问我明明知道弘时没有死,又能怎么样?问我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搞的鬼又能把他怎么样?

    本来我是有点同情他的,虽说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可以后基本也是父子无法相见,还是值得同情的。可惜他偏偏送了那两个字来刺激我,于是我一气之下回了恶心两个字给他。我在嘲讽他作为父亲保不住自己的儿子,作为后人保不住前人创下的基业,自己没有用就罢了,连承担的勇气都没有,只知道赖别人,让人恶心。

    老四看懂了我的回信,恐怕也是我的回信成了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老四病了,那是自尊心受创,心理压力过重而引起的病。那是心病,需要的是心药,如果他自己想不通那他的病就好不起来。现在看来老四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想通了这些问题,要不然他也不会好的这么快了。就是不知道这次的事情有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弘时虽然走了,老四的第一步计划失败。可是我从来就不认为他已经屈服于命运了,我敢肯定他还有其他的计划。或许这次针对的直接就是我了,或许拿来针对我的武器就是弘历。我虽然不齿他们的为人,但有一点我还是比较佩服的,比起他们的不放弃,当年我的挣扎实在是太不起眼,太微弱。爱新觉罗家的父子从来就没有死心过,不像我,受了挫折就再也爬不起来。如果我当年能够站起来,也许我现在已经回去了。

    老四会从弘历身上下手我一点都不惊讶。当年康熙让我不要插手弘历的教育的时候我就想到过这个问题,只是我势单力薄不得不答应,再则我对我们母子身上的龙脉总是充满了莫名的信心。所以当年我毫不犹豫的放手了。事实证明我做的不算错,弘历虽然不是我亲自教育的,可这对我们母子之间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弘历一如既往的孝顺。至于身为皇位继承人的那些蝇营狗苟,我就不介意了。难道康熙他们不教他就不会了吗?不要忘了,弘历始终是姓爱新觉罗。

    血缘,是一个奇妙的东西。皇宫讲究生恩不如养恩,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亲生的就是亲生的。有血缘关系的怎么也不是外人可以比的。我现在才明白一个道理,越是皇家这种亲情淡薄的地方越渴望这份感情。就像康熙对顺治的孺幕之情,缠了康熙一辈子。就像老四对德妃的怨恨,典型的爱之深恨之切。还有老四和十四,明摆着的得不到的嫉妒,老四嫉妒十四得到了德妃的母爱,十四嫉妒老四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其实这哥俩就一丘之貉。

    我相信弘历不会伤害我,因为我清楚的感受到了弘历对我的孺幕和眷念。弘历也明白我对他只有纯粹的母子之情,并不涉及争宠利益什么的。所以弘历很黏我,他一样珍惜我们母子之间这份得来不易的亲情。我记得很清楚,孩子七周岁那年跟我说“我知道额娘跟李额娘、婶婶她们是不一样的,额娘从来没有把儿子当做争宠的工具。”

    为着你这一句话,额娘此生定不负你。这是我当时的誓言,是我今天我仍然坚定的维护着的誓言。于是我相信:吾儿,定也不会负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