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杨柳依依清穿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烟火

第一百三十九章 烟火

    舒心的日子过得总是快的,乾隆十年平平安安的过去了。总的来说今年的日子还是不错的,弘历这孩子的命真的很好,要是老四现在还在的话,看着这孩子一切顺顺当当怕是又要心里不平衡了。诸多从康熙年间走过来的老人们都在盛传弘历的确是天命所归,连老天都给他面子,这几年真真算得上少有的风调雨顺之年了。就连皇亲国戚、宗室哪些看我们母子不顺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弘历确实是受上天眷顾的,有福气的人。

    说实话我其实也有些惊讶的,只是我讶然的是龙脉的巨大威力。弘历身上的那一半龙脉在他正式掌握九州印的时候被激活,这几年来一直慢慢的作用于大清主龙脉,顺便滋养了一下九州印。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大清龙脉还是很给面子的,大家算得上是互惠互利了。所以这几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跟弘历作对的通通倒了大霉。有时候我也在感叹,有些人也就是运气好罢了,可你还不能不承认运气它也是一种实力。就像当年满人入关,那真的是偶然中的偶然,他们那运气说好都是侮辱了,简直就是好到逆天了。所以说弘历这孩子的运气别人是羡慕的要死,就连我都有些不平之心了。想想当年我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过日子,再看看弘历从生下来过的日子,人比人能不气死人吗?

    当然弘历的好运在龙脉的帮助下变成了天下的大运,这几年来只要你不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那大家的日子还是过得比较宽松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皇帝要修修园子什么的满朝文武也的确是不好说什么的。因为前几年我一直念叨着不让弘历花冤枉钱修圆明园,所以圆明园工程从老四驾崩以后就停了下来。其实当年我也跟老四说过不要修圆明园,可老四冷冰冰的一句因噎废食砸过来我只好翻着白眼灰溜溜的走了。说来说去还不是他才是老大吗?人家愿意败家我能说什么。虽然我和老四都心知肚明他是不愿意去畅春园才非要修圆明园的,畅春园有着太多康熙的影子和老四的悲惨回忆。

    老四对康熙的感情其实蛮复杂的,有这么一个老爹大概也不是什么幸福的事儿吧,据我所知康熙绝对是英明的皇帝失败的阿玛。老四一向节俭,可为了不去畅春园那地方居然从牙缝里挤银子出来修圆明园,人家都做到这一步了那是谁也没有话说的。所以在我看来还是儿子可靠,男人也就那么回事。

    弘历这孩子听我话,圆明园还真没有修了,这几年我们避暑是畅春园、圆明园合着用,反正两个园子相隔不远,来往也方便。本来我估摸着弘历这修园子爱享受的爱好是不是被我这只蝴蝶一翅膀给扇没有了,却没有想到乾隆十年这孩子就又闹着要修园子了。可能是害怕被我骂,这一次修的不是圆明园了,弘历准备在香山旧行宫基址上建静宜园。香山行宫是康熙年间建成的,这一次弘历想对此加以扩建修缮。

    那孩子可能怕我不高兴,于是掇啜着明慧来跟我开口,说是从圆圆那知道康熙四十九年那会儿我就想去香山游玩,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如愿,现在弘历已经是皇帝,我的这点愿望还是要满足的。所以弘历决定在香山大量栽种黄栌树,顺便扩建一下旧行宫,这样明年我就可以去香山游玩了。我笑着领受了弘历夫妻的孝心,不管这孩子从什么地方知道那件我都遗忘了的事儿的,就冲着后世那漫山遍野的红叶我也不能阻止啊。香山红叶,多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呀。其实我很明白,作为一个皇帝想修一个和自己心意的园子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既然朝堂诸大臣都没有意见,我也不好说什么。他想修就让他去折腾吧,他是我儿子没有错,可他也是皇帝不是吗?于是乾隆十年七月,弘历下旨开始修建后来的香山静宜园。对此我们都很支持。

    至从那晚弘历从圆明园溜回皇宫给了我最后的答案之后,这孩子就显得格外的高兴。我想也许是下定了决心,所以反倒没有了心理上的煎熬,放开了一切心情自然是好了。皇帝高兴大家都高兴,不用担心挨骂不说,指不定什么时候还有好事落到头上。这不,乾隆十年十一月,晋娴妃乌喇那拉氏为娴贵妃,贵人魏佳氏为令嫔(即嘉庆帝之母),愉嫔珂里叶特氏为愉妃。这愉妃就是当年我看的那个《还珠格格》里面的五阿哥的生母,乾隆六年还是还是贵人的她生了皇五子永琪,随后被晋位为愉嫔。用21世纪的流行语来说,现在的永琪还是一枚粉当当的小正太。呃,比较可惜的是他是我亲孙子。

    说起来我儿子虽然花心,但他对他的妻妾还是不错的,对她们弘历从不吝啬赏赐和份位。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儿子做的比老康老四都好,特别是老康,妻妾多还特小气,很多给他生了两三个孩子的女人到死都只是贵人、嫔之类的低级妃嫔。而且老康册封后宫都是大规模集中来的,要是你没有赶上那一年的群体册封,那你就慢慢等吧,或许到你死都等不到下一次群体册封的机会。你说这个时候的女子求的不也就是荣华富贵、母仪天下什么的吗?你把人关在这金子做的牢笼里还连一个安慰都不给人家,是不是有些过份啊。所以说老康这个人,心胸其实也不是很宽广。有时候我就在怀疑了,老四的小心眼儿多半就是从老康那儿继承过来的。

    乾隆十年的新年过得格外的热闹,弘历高兴朝堂后宫也都有喜事儿,所以这个新年是又热闹有喜庆。皇宫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真心实意的热闹过了,今年瞅着那红灯笼好像都额外的红亮。乾清宫除夕晚宴这样的保留节目被完好的继承了下来。掰着指头算算我参加这宴会也由二十几次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乾清宫除夕晚宴的情景。想想那时候的窘迫和不起眼儿,再看看今日的辉煌,回忆起刚刚整齐的给恭请太后圣安的声音,恍然之间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晕眩。

    乾清宫亘古不变,那把椅子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是坐在那上面的人和列席的人早就不知道换了几波了。我眼前突然晃过老康和老四的脸,老康锐利的眼神好像穿透了时间直射向我。还有老四,那冷冽的眼神几乎没有改变过,那微微翘起的嘴角挂着的仍然是嘲讽。眼神迷离的扫过满大殿热闹的人群,伤感幽幽袭来。我老了,开始想念那些老朋友了,丹陛下面坐着的都是新面孔了,哪一张比一张年轻的脸庞,那热烈的气氛一点也不因为高坐在宝座上的皇帝而显得压抑。老康老四主持的除夕宴会总是带着压抑和僵硬,在那样的环境下吃饭得胃溃疡的几率大大增加。可是弘历主持的除夕宴会却显得生气勃勃,朝气盎然,显露出年轻人特有的血性。

    看着弘历毫不掩饰的愉悦和大笑,我的心好像也年轻了几岁。只是这样的场合实在是不怎么适合我们这些老太婆,现在的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了。我侧过身体和耿氏商量了两句,我们一致决定提前退席,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年轻人总是有些放不开的。其实坐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慈宁宫我们几个老太婆自己弄点吃的喝喝小酒聊聊过去。

    于是我唤来弘历“皇帝,我们姐儿几个有些累了,准备先回慈宁宫了。你们年轻人留下来慢慢吃吧。”

    “皇额娘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有什么不合心意的?”

    我拍拍弘历的手“宽心,宽心,额娘没有什么事儿。只是在这坐久了有些累了。回去休息一下就没有事儿,毕竟年纪大了,比不得当年。”

    弘历沉吟“既如此,那儿子让皇后侍奉皇额娘回去歇息。一会儿放烟花的时候儿子再派人去请皇额娘。”

    “不用了。我和你耿额娘、刘额娘她们一起回,没有必要惊动明慧。她也辛苦了一年,今儿就让她高兴高兴吧。孩子,额娘知道你孝顺,一年到头都围着我这个老太婆转,今天儿你们夫妻也抛开这些杂事好好聚聚。”

    弘历有些微恼“额娘!好了好了,儿子知道额娘嫌儿子碍眼了。既然您坚持,那儿子也不勉强了。您和耿姨娘她们回去自个儿乐和吧。到时间了儿子就去接您来看烟花。”

    弘历转过头“小德子,送太后娘娘和几位太妃回慈宁宫。仔细一些,万不可粗心大意。”

    我和耿氏、刘氏并着温惠皇贵太妃(康熙和妃)、纯裕勤太妃(康熙勤嫔,老十七胤礼生母)、石氏(康熙静贵人,皇二十三子胤祈生母)等几个还活着的康熙妃嫔一起回了慈宁宫。我们不分尊卑的围了一张桌子,烫了两壶味淡的果子酒就着小菜,歪在榻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天南海北的聊着。这十几年来大家同住在慈宁宫,早就熟的不能在熟了。我和耿氏刘氏还好一些,康熙的那些妃子们命运更悲惨,就像和妃,没有儿子,又不能出宫,只能这样寂寞的守着,一年又一年。

    宫里的女人苦,寡妇自然就更苦了。一群寡妇凑在一起说什么都带着淡淡的苦涩,虽然是新年,虽然大家脸上都带着笑,但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她们的苦楚这几年我都看在眼里,只是我无能为力。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窗外传来清脆的欢笑声,随即漆黑的天空变得五彩缤纷,原来已经开始放烟花了。

    那璀璨的烟火点亮了夜空,美好的让人忍不住颤抖。但是就着烟花的绚烂,我却分明看见和妃、勤嫔眼角滑落的泪水。她们或许想起了康熙年间的幸福生活,那是一个女子这一生最美丽的瞬间……

    ————————————————————

    今天的更新。欠下的五千字很快就会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