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窃国传 » 第三章 半个金指

第三章 半个金指

    金手指,是二十一世纪网络小说中主角最强大的依仗之一,甚至超过主角光环。

    重生人才辈出又命如草芥的乱世汉末,与曹操、刘备、孙坚、吕布等数之不清的乱世豪杰同台竞技,公孙续不敢肯定自己能穿越回来就是时代的主角。

    毕竟,小说是美好的小说,现实是残酷的现实。

    现实中,不会有什么绝世神功,更不会有万能的系统,一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但即使如此,公孙续还是认为自己拥有半个金手指,由好几个巨大的优势所组成的伪金手指。

    第一,自己拥有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不说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走向以及乱世人才了如指掌,但起码大的历史轮廓和叫得上号的人还是一清二楚的。

    更何况,他还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见识和知识,如果说知识即财富,他拥有的相对这个时代而言,富可敌国都不足以形容。

    第二,自己重生公孙瓒之子,虽然历史上公孙瓒最后兵败自焚,但前期却是数一数二的大军阀,赫赫威名,就说现在也是一门权贵,所以自己的起点已经算是得天独厚。

    幽州,边陲之地,世家力量薄弱,而且因为外族压力私自组建军队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若是生在内地,在董卓乱政之前世家和豪族绝对能够压的自己抬不起头来,至于军队,在黄巾起义前也是想都不要想,至少明面如此。

    第三,才是公孙续认为的最大优势,那就是重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公孙续发现自己不仅耳聪目明,几乎过目不忘,更主要的是自己竟然天生神力,反应过人,天赋十分出众。这个,才是自己乱世立足,逐鹿群雄的最大依仗,乱世之中,勇武必不可少。

    凭此三点,公孙续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在这汉末乱世和袁绍曹操吕布孙坚等人争上一争。

    而现在,这些优势都已经开始渐渐显露。

    从三岁开始,公孙续便有预谋的频繁与距离最近的张飞接触,并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将性格爽直的张飞变成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大兄,将其拉入公孙阵营,壮大自己势力的同时,也断了未来的刘皇叔刘大耳一条臂膀。

    四岁时候,公孙续远赴常山赞皇山,拜师历史上似乎并不存在,但现在却真实存在的枪神童渊,与赵云成为师兄弟。

    这一次,也是公孙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重生的汉末,或许并不是真实汉末,与三国志等有了一些小出入,融入了一些野史和小说的情节。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本就真实存在,毕竟,历史也是由人书写,未必全真;野史,也不是全都凭空捏造,未必都假。

    五岁时候,公孙瓒为公孙续寻来天下第一剑客王越,公孙续成功说服王越投靠,成为自己最重要的臂膀,更是让自己很多事情都提前提上了日程,为汉末征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样是五岁时候,公孙续开始崭露头角,逐渐为刘其、公孙瓒出谋划策,规划未来基业,而他的规划并不复杂,也不出格。

    先据幽州,平鲜卑,北扩疆土,再东进辽东,占百济三韩,收高句丽,不与中原犯冲,也都能够实现,是当前最适合幽州,也就是公孙家发展的一条线。

    现在鲜卑看起来强盛,可公孙续清楚它已经是强弩之末,等到檀石槐挂掉,鲜卑就会因为后继无人而走向陌路,就说现在,涿郡便已经开始对临近幽州的一些小部落进行收买和拉拢,进行布局了,内忧外患之下,公孙续不认为鲜卑能够扛得住。

    至于百济三韩,公孙续其实有点瞧不上,怕是一郡之兵就能将其灭掉吧?有点难度的也就数高句丽,可那也就是有点难度而已,现在的高句丽可不是隋唐时期的那块硬骨头,经济落后,军事力量更是一般,只要肯花点时间和心思,平掉高句丽并不是问题。

    待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整之后,大汉气数将尽,中原和北方一带世家豪族影响力也降至低谷时,再趁机南下,占河北,拢山东,马踏中原,不过这需要漫长的时间,至于具体多长,公孙续也不清楚,而且这些他也不能说,自己心中清楚就好。

    另外,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立足这汉末乱世的根本,招贤纳士,养精蓄锐。

    历史上,老爹公孙瓒的败亡就与这一点息息相关,所以自己绝对不会让历史重演,而至于以幽州的条件到底能够收拢多少人才,尽人事,听天命,毕竟老爹公孙瓒出身不够显赫,作为边陲之地的公孙世家又或多或少被内地世家排斥,就算老爹如今是涿县县令,也入不了那些大才的法眼。幽州又是偏远苦寒之地,远离中原,建功容易,可立业就有些太难,对这个时代的人才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当然,这些只是初步的规划,具体的事情到时候还需要随机应变,但公孙续相信,只要不是命运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己一定会得偿所愿。

    而现在,似乎所有事情也都朝着公孙续设想的方向发展。想到这里,公孙续的目光便变得更加自信起来,精光熠熠。

    “今天的事情,诸公有何想法?”,众人皆在,刘其是主人,又是当事人,自然需要先发话。

    “争!”,公孙瓒言简意赅,态度果决,且不说这一世有公孙续的干预,就算没有公孙续的干预,依历史上公孙瓒的发家轨迹和性格特点,他也会争上一争的。

    “末将附议!”,田楷随即道,他与公孙家是一条船上的人,自然共进退。

    “我等也附议!”,众人皆道,此时留下的皆为心腹,自然都希望刘其能更上一层楼,他们也跟着水涨船高。

    “争当然要争,问题是怎么争!”,侯老太守直击要点。

    众人皆低头沉思,侯老太守所言不差,这可不是他们说一句要争,刘其说一句他要做刺史就能够成功的事情。

    “续儿!”,众人良久不言,刘其也知晓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笑着朝公孙续问道,包括他在内,现在众人都知道田楷先前一番话就是公孙续授意,既然是公孙续授意,那他就一定有想法。

    众人也纷纷期待的看向公孙续,而至于公孙续的年龄问题,众人早已忽略,实在是公孙续太过少年老成,这两年给众人带来的震撼太多,已经没有人还把他真的当成一个普通孩童。

    公孙续抬起头,双眼直直的看着刘其,“向朝廷邀功,向宦官行贿!”。

    “不行!”,众人瞬间明白了公孙续的意思,侯老太守欲言又止,公孙瓒等人所有所思,而刘其则当即否决,邀功还可以,但是让他去贿赂那些该死的阉人,他是万般不愿的。

    自党锢事件之后,东汉文人士族与宦官之间就势同水火,刘其也不例外,恨不得活剐一众阉党,怎么可能会向他们行贿。

    “续儿,可有其他方法?”,犹豫再三之后,侯老太守也缓缓开口,显然,他也反对这件事情,如不是这个主意是公孙续提出来的,恐怕他也会和刘其一样当即否决。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公孙续丝毫没有因为整个公孙势力中两个最有权势的人反对而有所动摇,声音不大但却态度强硬,“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

    “孙儿也知道,贿赂十常侍有悖外祖及祖父处事之道,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试想,若此次不贿赂十常侍得到幽州刺史,幽州刺史必将依旧从洛阳选派,外戚世家不重视幽州,十有八九会是十常侍一方的人,其到任之后,岂能不祸害乡里,鱼肉百姓,到那时,幽州即使生灵涂炭,饿殍遍地,二位祖父也只能无力哀叹。”

    “眼看着本可清明安稳的幽州,仅仅因为二位祖父所谓的坚持和气节而毁于一旦,到时你二人忍心吗,不会自责吗?”

    “而如今,只需暗中给十常侍些许好处,再以功相邀,幽州刺史便十拿九稳,事后与十常侍撇清关系,祖父安心治理幽州,造福百姓,岂不妙哉?”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使公孙续说的众人都心动了,但刘其依旧态度坚决,不为所动,固执的打断了公孙续的话,“邀功可以,贿赂十常侍,万不可为,最不济不做这幽州刺史罢了。”

    “但与十常侍同流合污,即使只有一次,也绝对不行。”

    公孙续笑了笑,毫不意外刘其的反应,因为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若能够如此简单就说动刘其,那才是意外,就算这几年来自己有意识的想要潜移默化的改变刘其的思想也不行,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文人气节,士人风骨。

    “那就邀功!”。

    邀功也有邀功的方法,众人又商谈了一下具体细节后,便由专人实施,众人再次散去。

    ……

    “王师,我们的人,能接触上十常侍吗?”

    单凭邀功,并不能让刘其百分百获得幽州刺史这一职位,所以虽然表面上答应刘其不贿赂十常侍,但实际上公孙续根本没有打消这个想法,他向刘其及众人提出这个意见,也不过是他逐渐转变众人思想和认识的一个过程而已。

    因此,众人散去之后,公孙续便私下里和王越商量起来,因为王越的存在,公孙续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所以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自己的人去做,比如贿赂十常侍。

    王越在公孙续对面笔挺的跪坐着,言简意赅,“能!”。

    “那好,就有劳王师安排下,贿赂一下张让等人,让他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一个幽州刺史而已,相信并非难事。”

    这并不是公孙续托大,之前便说过,幽州刺史虽然情况特殊,但含金量也并不是很高,而且幽州苦寒偏僻,又常受鲜卑侵扰,很少有人愿意来幽州任职。若不是公孙续明确知晓将来刺史会改州牧,真正成为一州最高实权长官,公孙续也不会如此费尽心思的去争取这刺史之位。

    毕竟,争取到手简单,可帮助刘其在现在的情况下将幽州握在手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刘其是有实权,又有公孙家和侯老太守支持,但别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即使在边郡,地方上的势力也错综复杂,而且越是北地,民风越是彪悍,不那么好掌控。

    可难归难,总比现在去图谋中原各州要简单的多,也更适合公孙家的发展。

    “喏!”,王越应道,随后见公孙续没有其他事情后便起身离去,干净利落,绝不拖拉,这就是王越的性格。

    “命运,还真是奇妙啊!”。

    公孙续不知,在推开房门的瞬间,王越便微笑的抬起头看了看夜空中的明月,感慨,并回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