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话从三个和尚开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昆仑山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昆仑山

    半个月后,师徒两人慢慢悠悠的来到了秦国国都——雍城。

    这里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便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息繁衍。

    西周时为周原的一部分,属西周王畿属地之一。

    周历王、周宣王、周幽王时(前781年以前),西戎势力发展,深入关中威胁周室,屡起战争。“周避犬戎难,东迁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从此,秦始有封地,为诸侯国。

    “师傅,这里就是国都吗?”

    王奂回头说道:“你不是秦人吗?”

    “回禀师尊,弟子虽是秦人,但是也是第一次离开故乡,所以不知国都的样子。”

    王奂点了点头,确实,像广亮这种人若是没有特别的机会怕是一生都会待在家乡直至老死。

    “此城雄伟,当为国都。”

    这是一座围绕雍水而建的都城,南北东西约长三千米,城高六米,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城。

    说完便向着城门的方向而去。

    “老师,我们来国都做什么?”广亮跟上前去问道。

    王奂看着不远处的雄城,然后若有所思的说道:“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广亮疑惑的念叨着。

    “师傅,不做什么是做什么?”广亮马上又追问道。

    王奂一路走去,没有再回答广亮的问题。

    弄得广亮抓耳挠腮,一路跟着王奂想问但是又不能问的样子甚是可笑。

    ………………

    街道上人来人往。

    “雍城真大!”广亮睁大了眼睛不停的向四周观看。

    “走,去寻一间客栈住下。”王奂说道。

    眼前的雍城虽然大、繁华,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广亮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当然是繁华至极,但是对王奂来说,这雍城就是一个乡村集市的规模。

    “是,师傅。”广亮回道。

    王奂的目的不是雍城,他要去的是昆仑山。

    之所以进雍城是为了安置广亮,以雍城为界往西环境会越来越恶劣,人烟也会越来越稀少,而且还有很多犬戎人,他一个人倒是可以随意,但是带着广亮就会麻烦许多。

    不但要考虑他的安全,还要找食物,住处,他一个人的话就可以随意一点。

    “师傅请进。”房间门口广亮推开了门。

    王奂“嗯”了一声,便走了进去。

    房子比较简陋,四周都是黄土墙,屋子里除了一间土床外就只有有些生活的必需品。

    毕竟是春秋,能有客栈住就不错了,他也不会太过于苛求。

    “广亮。”

    “徒儿在!”

    “你自己拿着这些钱去买点吃的,为师就不去了。”王奂拿出几金递给广亮说道。

    广亮接过王奂手里的钱说道:“是。”

    “去吧,记得买点路上吃的干粮。”王奂接着说道。

    凭着如今的修为他虽然可以短暂的不吃东西,但是也不是无限制,总有一个度,毕竟他不是仙佛。

    “是,师傅。”

    ………………

    三个月后。

    王奂一个人站在昆仑的冰天雪地里。

    那日之后他们没有在雍城住多久,只是四五天,他们就出了城,王奂把广亮安置在雍城外的一座小山上,并用大法力开山劈木给他修了一座寺庙,之后他就离开了。

    他一路西行,来到了这世界屋脊。

    如今已是三月有余,他来到了昆仑山脉。

    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

    是亚洲中部的最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前世王奂只是听过昆仑山的名字,但是并没有真的来过,如今站在雪山脚,他才觉得那些古籍中的描述,真是怎么说也不为过。

    这昆仑山脉着实雄伟,山势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

    在中国,山从来都不只是山,更是文化的载体,而昆仑山,尤其是如此。

    自《山海经》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著作都提到昆仑,而围绕传说中的昆仑,又出现了许多神话故事,甚至其中很多本和昆仑没有关系,是后人附会之作,但只要带上昆仑的名字,故事就会变得不一样。传说中的昆仑,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而王奂眼前的这座宏伟的山脉也叫做昆仑山脉。

    《山海经》如今是否出世,王奂不知道,而里面所说的昆仑山是否是现实中的昆仑山他也不知道。

    如今昆仑山对如今的人还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只是一座高山。

    但是若《山海经》上面的记载是真的,他也不虚此行。

    “昆仑”一词首次出现于《山海经·大荒西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继《山海经》后,在《穆天子传》《庄子》《楚辞》《史记》中昆仑一词也频繁出镜,其西方神山的地位不断巩固、升级。

    随着时间的流逝昆仑不仅没有变得真实,反而越来越虚无缥缈,它逐渐演变成了道教中的圣山,西王母也成了道教中的最高女仙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

    后来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中国的古人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根据当时有限的地理知识将于阗南山定为“昆仑”。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昆仑的定位又不断的变换,而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昆仑山的神话传说也越来越丰富,说法也越来越多。

    造成了一种奇特现象,生活在昆仑山下的人不知道昆仑山,而其他地方的人不停的寻找昆仑山。

    他眼前的是真的山,是后世所定义的昆仑山,但是是不是传说中的那座昆仑山,他也不确定。

    王奂看了一眼高大的雪山,然后朝着一个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