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北宋拍电影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鏖战间隙

第一百七十二章 鏖战间隙

    野利遇乞的暂时收兵,算是给了刘平喘息之机,一众将士好不容易能坐下来休息休息。

    刘平也趁机喊来狄青,询问刚才那些枪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帅,此物名叫火绳枪,只需倒入火药放入子弹,点燃火绳之后就能发射。”

    狄青拿着火绳枪仔细地解说着,四周围满了人,有不少的将领都想上手试一试。

    刘平也拿着一杆火绳枪端详,一边看一边问:“这火绳枪能射中几步远?”

    “回刘帅,最远大约两百步,不过超过九十步就已经失了准星。”

    一听这话,围观的将领中就有一人说道:“那还不如强弓手射的远。”

    狄青点点头:“确实如此,单论射程,不如强弓手,不过……”

    “不过啥,有话直说。”

    “火绳枪能发射五六十次,甚至上百次,强弓手呢?二十箭以上者,可谓能人。”

    刘平也赞同狄青这个观点:“我军弓手,临敌能射二十箭者,可为都头。”

    “而且有一点火绳枪更为胜之。”狄青补充道:“一强弓手上阵花费需数年,而诸位可知道这火枪兵多久就可上阵?”

    “看狄将军如此笃定,那火枪兵一定比强弓手花费时日少不少,我猜……一年。”

    “哪有那么快,我猜一年半。”

    “不应该超过一年的,我猜九个月。”

    看着手下的将领众说风云,刘平赶忙阻止了他们,让狄青自己来说。

    “诸位,这火枪兵只需三个月就可上阵。”

    “三个月?”石元孙不太相信,开口问道:“三个月还是个新兵,上了沙场真的能杀敌吗?”

    “能!”狄青很肯定的回答:“只要教他们上火药,开枪射击就行。”

    “这火绳枪一柄造价几何?”

    刘平问了一个在座的将领们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火绳枪的造价要是可以承受的话,每个将领都想着弄上几百把来,自己也组个枪兵队。

    别以为古代的弓箭造价便宜,弓箭的弦、柄都需要上好的材料。

    而且单单造一把弓箭,就需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春液角、夏治筋、秋合材,花费工序复杂繁多。

    不提弓箭,就说弓箭的箭羽,一枚箭在大宋的官方造价中是74文钱。

    “造价不过五贯钱一把。”

    狄青话音刚落,就有不少的吸气声传来。

    “这么便宜?”

    “当真?”

    也不怪在座的将军们倒吸凉气,主要是狄青给的报价实在太便宜了,要知道一柄大弰弓的造价就要十四贯以上,还不一定有货。

    “刘帅在此,末将还敢期满诸位将军不成?真的是五贯钱一把。”

    其实狄青还是藏了一手,真正火绳枪的造价,只有四贯钱不到。

    石元孙第一个坐不住了,当即向狄青订购:“狄将军,五贯钱一把,给我也来上一千把。如何?”

    “俺也要五百把。”

    “我要六百把。”

    …………

    “一群混账东西,外面还有十万西夏大军,你们当这儿是菜市场了吗?”

    刘平怒吼一声,踢翻了面前的桌案,怒目而视:“诸位都是百战勇士,此前退敌不过是西夏人一时受阻,你们却高兴的没了正形,成何体统。”

    刘平的一番话犹如一盆冰水,狠狠地泼在这群将领的身上。

    也对,外面还有近十万的西夏人,区区五百杆火绳枪,怕是……杯水车薪……

    至于购买火绳枪,那也得等活着出去再说。

    一阵将领愁眉苦脸,唯有狄青面色不变,他本来就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哪怕困难再大,他都会想出个办法来。

    “刘帅,末将有一计。”

    刘平看了狄青一眼,直言道:“说。”

    “末将打算退一步。”

    “再退?”

    甘泉镇已经是三川口附近有城墙的地方了,再退的话,怕是要退出延州了。

    狄青指了指军帐中的地图:“末将打算再退十里地。”

    再退十里,那里是………?

    刘平眯起眼看着地图,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峡山。

    峡山不过是一处低矮的山丘,但其地势陡峭,一面山腰处是悬崖,另一面要往后绕山路才能上去。

    “峡山一面临险,易守难攻,只要末将再此处埋伏五百火枪兵,定叫西夏贼子,有来无回。”

    刘平在心中衡量着得失,如今已是人困马乏,鏖战许久,再拖下去非败不可。不如照着狄青的计谋来,或许还有一丝生机。

    “五百火枪兵,足够了吗?”

    狄青大喜,知道这是刘平同意了自己的计谋:“回刘帅,足够了。”

    刘平摇摇头:“我再给你两百强弩手,务必要一击毙命。”

    “得令。”

    “石元孙。”

    “末将在。”

    “你率五百刀盾手,与狄青一起前往峡山,准备埋伏。”

    “得令。”

    刘平环视一周,而后平静的说道:“至于诸君将士,皆与我共抗敌,给两位将军争取一个时辰。”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