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北宋拍电影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万国来朝”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万国来朝”

    康定元年,正月十五,卯时三刻。

    今天是十五,亦是大朝会的日子。赵祯早早的就起了,由太监伺候着梳洗。

    昨晚睡的有些浅,以至于现在脑袋发痛。

    早几年还不这样,这些年只要一睡不好,脑袋就发痛,御医看了,药也吃遍了,就是不见好。

    坐在龙椅之上的赵祯,用手揉着眉心,多少也能缓解一些疼痛。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旁的太监例行公事的这么一吆喝,算是正式开始了早朝。

    “臣有本奏。”

    赵祯抬头看了一眼,上奏的是范仲淹。

    其实范仲淹的奏折赵祯不用看也知道内容,因为昨天他已经在御书房先一步看过了,而且也是他授意范仲淹在今日早朝上奏的。

    赵祯想开口说话,这时候头疼却越发的严重,好像有个铁箍紧紧扎住了自己的脑袋。

    无奈之下,赵祯只能抬抬手,示意范仲淹讲下去。

    “辽主耶律宗真欲亲率十万大军,进攻西夏。”

    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惊呼之声,满朝文武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趁机拍起了马屁。

    “皇上,大喜啊,这回西夏跟辽国鹬蚌相争,我们便可坐收渔翁得利。”

    “天佑官家,我们只需坐等俩虎相伤即可。”

    “天佑我大宋,皇上。”

    …………

    这些马屁赵祯早就免疫了,坐在椅子上等着群臣安静下来,颇有帝王喜怒不形于色的意思。

    “辽国与西夏交锋,胜负难料。况且辽主也只是有意御驾亲征,一切未成定数。不过……”

    赵祯顿了顿,挺过了一阵头痛:“不过辽、夏两国都是虎狼之国,切莫因为他们相争而松懈。范爱卿。”

    “臣在。”

    “劳烦爱卿去一趟延州,边疆战事有爱卿在,朕才能放些许宽心。”

    “臣遵旨。”

    赵祯又点了几个文臣的名字,相继安排了一些事物,算是把延州的文臣班子给架起来了。

    在范雍出事之后,延州一直没有知州上任,各地的官员空缺也大,这一次索性就都给他填满了。

    说来也好笑,汴京府内就有不少考取功名在身的进士,空等着各地的官缺,唯独延州一地,有了缺也没人愿意去。

    接下来的早朝,无非是安排各级官员的任命以及其他州府的事宜,做完了这一切赵祯会让太监再说一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基本上这就是走个过场,等三声喊完之后,早朝就正式结束,然后各回各家,睡个回笼觉。

    却不想有个人在这时候开口上奏。

    “臣有本奏!”

    一竿子人转头看去,想看看到底是哪位神仙,还让不让人下班了,早上四点起来上朝,你站到现在不困吗?

    何墨一脸坦然的接受了众人的注视,走出位列,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赵祯被头疼折磨的有些不耐烦,摆摆手让何墨快点讲,讲完了他好去补个觉。

    “陛下,世博会的筹备已结束,今日各国队伍来贺,陛下是否接见?”

    世博会?范仲淹等一众大臣是一脸莫名其妙,什么会?

    也就是赵祯明白何墨说的是什么,何墨是跟自己说过在年节前后举办。

    原本以为是上封奏折就完事了,谁知道何墨会在大朝会上提起这件事。

    “既然筹备好了,那就让各国使臣觐见吧。”赵祯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快点结束。

    何墨是跟他说过会有使臣觐见,可赵祯心想何墨能请来的各国使臣,无非就是一些交趾、琉球之类的小国。

    满打满算最多二十几个人,不值一提。

    可何墨什么时候弄过这么小的动静?

    “陛下,臣需一人拍摄各国使臣,请陛下恩准。”

    “准。”

    赵祯恩准之下,候在宫门外的摄像师木头,被一个小太监领进宫门,随行的还有各国使臣。

    小太监终究还是没忍住,问木头:“你们……要这么多人吗?”

    小太监看着鱼贯而入的各国使臣,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红头发、黄头发、白皮肤,甚至有些人的眼睛还是蓝色的,多吓人。

    而且还不止这些,使臣们一个个的都是奇装异服,完全看不明白。

    看不明白就对了。

    何墨为了能将异域风情体现出来,他可是下了不少的血本。

    特意请衣匠来打造北欧贵族的衣服,当然了,那个倒霉的波斯商人手里的假国书何墨也拿了过来。

    做戏要全套,既然要搞世博会,那就尽可能的做到最好。

    于是乎,满朝文武看见了这么一幕。

    金鼓琴瑟,乐朗笛息,一队队身着华丽服饰的番人踏步而进,为首的捧着红木案,木案上摆放着金灿灿的卷轴,想来应该是国书无疑。

    摄影师木头有些愣头青,完全不害怕满朝的达官贵人,见这些人挡住了去路,赶紧用手挥斥,嘴里说着:“让开,都让开道。”

    群臣见这阵仗有点懵,不自觉的给使团队伍让行,挤到了大殿的两侧。

    而这样的阵仗在赵祯眼里却有不同,他仿佛回到了多年前自己登基的那一刻,群臣下跪,口称圣人。

    顿时精气神冲上脑髓,不觉得困乏,也不觉得头痛。

    要说唯一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此时此刻没有皇太后站在他的背后,所有的荣誉与权利都归于他一人。

    赵帧突然想起来这么一句话:

    四夷宾服,万国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