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乾元问天 » 第十四章 吃鱼

第十四章 吃鱼

    用过午餐,林问天向慧明与法宁辞行,因为自己还在被官府追捕,所以他不想过久停留,万一连累到了两位大师,那可就太愧疚了。

    三人出了屋外,慧明看着走远的林问天突然说道:

    “林道友,若有一天,贫僧预言不幸言中,而你又不知该如何解决时,记得回来找我,老衲会一直在这里。”

    林问天回过头,看了一眼慧明大师,双手合十,低头弯腰深行一礼,然后离去。

    琼州位于淦州东南方向,东临港口,北靠乾京,交通发达,人口众多,仅琼华县城中便有近千万人口,绝对是乾元帝国靠前的大城市。

    要从淦州至琼州,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为水路,沿着淦江向东,可直达琼州府,另外一条便是陆路,全程一千多里,虽然路途遥远,但是道路平坦,一路都是平原地貌。

    两条路线所费时间相差不大,一个昼夜便都可以到达,但水路全程不用担心追兵,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身份问题。

    林问天估计按照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他已经不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官府的人肯定在码头,驿站等地设置了检查点,甚至可能有高手埋伏。

    林问天一路走走停停,四处找寻哪里有人家,终于小半个时辰之后,看见一个小渔村,规模不大,四五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家都关着门,但也有几个稚子顽童戏耍追逐,也有三个老叟于树荫底下乘凉谈天。

    林问天看看天色,快至午时,想必这渔村的青壮应该回来了,果不其然,不远处已有人影,三三两两的陆续往这边走来,手中有拿着渔具的,也有拿着竹篓的。

    捕鱼人身穿简陋,皆着粗布麻衣短打,待到靠近,林问天便已闻到一股鱼腥味,林问天拦住一人,问道:

    “这位大哥,我想买你几条鱼,不知卖否?”

    被拦住的青年男子,皮肤黝黑,身形健壮,三十岁左右,打量着林问天一会儿,笑道:

    “道长要吃鱼,送几条便是,我们靠水吃水,不要钱。”

    这人还挺淳朴,林问天不禁好感俱增,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也有许多善良可爱的人,老实本分,吃苦耐劳,不能以一偏之。

    “多谢大哥好意,但是贫道怎么能白白拿你的东西,不如这样,我将鱼收下,你家来做,你们渔家人肯定比我做的好吃多了,我来付你们厨费。”

    “不要你厨费,我请你去我家做客。”青壮人连连摆手。

    这人还真是好客,林问天也不再多说,直接掏出一大把乾元,强塞给了男子。

    “道长,你这是干啥,我说了不要钱……”男子左右扭动,却怎么也摆脱不了。

    “收下吧,贫道道观香火旺,有钱的很,别不好意思。”

    林问天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道观香火旺个鬼,二十多年加起来没有一千块钱。要不是有田产,早就倒了。

    林问天一把拉住男子的手臂,说道:

    “走,去你家,贫道可是很久没有吃过鱼了。”

    也就十多年吧,林问天心里补了一句。

    两人来在了青年渔人家中,此时从里屋走出一位妇人,二十多岁,样貌平平,个子不高,四肢却颇为粗壮。同样的粗布麻衣,头发中插了一支木簪,看着林问天,微微一愣,随后问道:

    “当家的,这位道长是谁?来咱家做什么?”

    “翠红,这位道长是客人,来咱们家吃鱼的。快去将这些鱼做来。”说着解下竹篓,递给了妇人。

    青年接着将林问天请进屋内,倒了碗茶。

    “道长,请在这等一会儿,我去帮忙砍点柴火来烧。”

    说罢便出门而去,那妇人见青年出来,追问道:

    “当家的,怎将陌生人带回家来,这道士不知是哪里来的。”

    “翠红,别担心,我见那道长眉清目秀知书达礼,想来不是恶人。而且人家也给了钱,你看看。”

    说着便将口袋中的乾元取出来,给了妇人。

    “呀……为何有这么多?这些都是那道士给的?”

    那青年对钱财本没有注意,听见妇人的话,连忙数了数,却大惊失色。

    “5000?这鱼50都不值啊?莫非给错了?我去问问,退还给他。”

    “当家的,既然人家都说给了,还……退吗?”

    “翠红,咱家虽不富裕,可平白无故哪能收这么多钱?这钱拿了不踏实。”

    说罢,便返回了屋内,将钱财递给了林问天,道:

    “道长,这些钱是不是给错了?您点一点。”

    林问天不禁觉得好笑,好人他见过,可这么不贪财的少见。

    “大哥,你收下吧,我不白给你,你得帮我点忙。”

    “道长,请说,能帮我一定帮。”

    “你家里还有别的衣服没有,你看我这道袍破破烂烂的,穿不了了。”

    “衣服?有有……就是旧的……”

    “没事,旧的也可以,总比破的好,对吧。”

    “行,道长不嫌弃就好,我这就去拿。”

    片刻之后,青壮男子便拿出一件旧衣服来,林问天是按自己身材来找的人,所以衣服尺寸倒也相差不大。

    林问天将道袍换下,穿上麻衣,随后妇人也将做好的鱼端了上来,由于他是刚刚才吃的面,肚子不饿,但十年没尝过鱼,而且鱼又烧的鲜美滑嫩,终于忍不住吃了起来。

    期间,林问天也特地向青年打听了许多打鱼的学问以及村里面的情况,譬如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来,村里老人孩子叫啥,有多少人家,什么鱼最好,什么鱼不能要之类的,显得非常好奇。

    那青年听到这些问题,话匣子也打开了,一一与林问天细说解释,随后又抱怨官府经常改政策制度,时不时的加些税项,一些本地流氓地痞也常来骚扰,加之今年六月至今,滴水未下,日头越来越热,如果在这样下去,湖泊河床都要干涸了。

    青年越说越是忧心忡忡,说往年这时候正是汛期,今年偏偏反常,上一次这种出现情况距今已经四五十年了,只有村里面的老人记得。

    大旱之年,庄稼绝收,河床开裂,加上天气炎热,怕是会死不少人,现在情况尚早,但已有征兆,林问天不禁也担心起来,这是民生大计,不能不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