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满城相思卿何在 » 第九十章 莫问太多命运事

第九十章 莫问太多命运事

    孟繁森突然有些钦佩秋雨烟了,想不到这个女人能文能武,怪不得让陈明宇那个混世魔王十分迷恋。

    李白又连饮数口,酒意直冲心海,可诗意不绝,连作数首诗,惊服众人。

    此时已满月挂空,烛光摇曳,众人仍没有要散去的意思,都想再领略这诗仙的风采。

    李白借着醉意,在大堂中踱步,他看向夜空中的明月,不禁感情入了心海,波荡起伏。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家人,他思乡了,他想家了,他在外面已经好几年了,他想回去了。酒意升起,眼色迷离,他醉倒在木桌上,把木桌当做床,昏昏欲睡,却又似清醒。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滴泪从李白的眼角滑落,但他酣然睡去,响声如雷。

    这最后的一首诗,敲进了孟繁森的心里,一股股思乡之情如山中泉眼喷薄而出,形成涛浪江河,奔涌而下。

    孟繁森听到了心里,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不知不觉悲从中来。

    韩先生一直没有喝太多的酒,董明月也是看着李白的风采,二人保持着清醒,谈笑风生。

    韩先生让人把李白扶进了内屋休息,又叫上孟繁森,把董明月请到了后山。

    在后山的茅屋里,韩先生恭敬地又向董明月施了一礼,说道:“世人都传先生乃是人间散仙,晚辈深信不疑,您今年得有一百多岁了吧?”

    董明月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道:“你想问什么?但说无妨。”

    “先生,我今年五十多岁了,做事有心无力了,不想问自己的未来如何,我想问您我这个徒儿的未来走向,可否告知?”

    董明月上下打量了一番站在一旁的孟繁森,说道:“金戈铁马,富贵半生。”

    韩先生与孟繁森不明白他的意思,为什么会是“富贵半生”呢?

    “一年后,朝廷会向你们招安,是时,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接受朝廷安排。”董明月淡淡地说道。

    韩先生何尝不想进入到朝廷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到朝廷的目光,他很想被朝廷招安,但又担心朝廷对他们出手,借机消灭断缘山。

    “当真?”韩先生十分激动,如果真能进入到朝廷中,以后就是吃皇粮的人,一生荣耀,极为尊贵。

    “不过,切记,一定不要参与到皇位之争,否则会丢掉官爵,甚至是性命。”

    董明月的目光像刀子,完全没有平日的那么温和,让孟繁森心生一丝惧意。

    孟繁森重重地点点头,说道:“记住了。”

    孟繁森对于这位“散仙”的话还是保持怀疑的,毕竟说他有百岁高龄,可他只有三十岁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可是对于董明月无尽的传闻,还有韩先生的认证,这有让人不得不去相信。

    “记住了。”

    董明月坐在木椅上,一种威压散布开来,让韩先生和孟繁森有些喘不过气来。董明月饮了一口茶,说道:“一年后,天下将大乱,乱军交锋,民不聊生。你们要记住,无论是何种身份,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良心。”

    “是。”

    韩先生与孟繁森都十分恭敬,也认真地把董明月的话记在了心里。

    董明月站起身拍了拍孟繁森的肩膀,说道:“你一生姻缘难测,莫要辜负有心人。”

    孟繁森不明白他的意思,刚要再问时,那一种精神威压瞬间解除,再看董明月时,却发现他在笑着看着自己。

    “今日之事,还望守口如瓶。”

    韩先生和孟繁森急忙称是,这传说中的散仙人能对他们说出这么多话,已然是莫大的机缘,他们怎么会向他人透露他的身份呢?

    其实不只是幽州府在寻找着散仙人董明月,就连朝廷也派出了钦天监的大人去寻找散仙人,以寻求未来因果。当然,这都是在私下里寻找的,不入正史。

    韩先生能看得出,散仙人董明月对孟繁森似乎很感兴趣,对他们断缘山似乎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否则也不会一次次的帮助他们。

    “前辈,您多住小山几日吧,下次相见,就不知是何时了。”

    董明月轻叹一声,说道:“散仙也好,浪子也罢,这世间有太多的羁绊,明日我就会与太白先生离开。太白先生近几年有危及性命的大劫,如果我不去帮他渡劫,他会有牢狱之灾。江湖广阔,有缘自会见面。”

    孟繁森还在思量着董明月的话,今后自己真要戎马一生了吗?他不想做将军,倒是想做一个文人,纵情于山水之间。他有些羡慕董明月与李太白,这样的生活十分洒脱自在。他却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事,谁又能真正的洒脱呢?

    我们都在羡慕着别人,都认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有自己的烦心事与低谷。

    韩先生又与董明月交谈着,说着一些孟繁森听不懂的东西,孟繁森没有继续听,他走出门想要回到大堂中。

    路过李白所住的木屋时,他停了下来,听师父说,此人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世人称其为谪仙人,本人居然会是这样的亲近随和,和他想象中的高高在上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都被称为“仙人”的人都是如此,倒让他也生出了更多的兴趣。

    他在李白的门前停住了脚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听着屋内的鼾声,在这个寂静的夜里是如此的清晰。

    突然,鼾声止住了,里面传出了李白的声音。

    “是哪位朋友,可否进来一叙?”

    孟繁森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便推门而入。他看到李白已经坐了起来,正在看着自己。

    “小友深夜不睡,为何彷徨于此?”

    孟繁森欠身抱拳,问道:“听闻先生在皇宫住过,可有此事?”

    一时间,李白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恍惚,过了很久才回道:“天阙殿堂,不胜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