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满城相思卿何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亲民无威杜子美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亲民无威杜子美

    孟繁森知道刘晴雨想要带他一起走,这可不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谁知道她怀着什么目的。

    此时秋心剑到手,刘小琪也在旁边,他也没有想要跟随下去的心思了,于是他哈哈大笑道:“美女,如果真想嫁给我,你就收敛收敛你的性子,哦对了,记得带好嫁妆。”

    刘晴雨非但不怒,反而笑了起来,回头说道:“仙剑客,我等你来娶我,如果下次再见面时,见到我不要害怕。”

    孟繁森被她这么一说,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刘小琪站在他的前面,似乎在宣告着孟繁森的所有权。

    刘晴雨离开了,她虽然有些遗憾,可是她还是走了,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越久,她越危险,毕竟后面还有无数的杀手。

    孟繁森谢绝了何刚的好意,没有上山与之把酒言欢,孟繁森带着刘小琪走向另一条路,他们不能再按照之前的路线行走下去了,否则还会遇到刘晴雨等人不可。

    二人骑着马一路疾驰,孟繁森在路上一直回想着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事。仔细想想,都是那“仙剑客”的大名引出来的,南湖山庄与浪荡山的情况比较相似,借着这个名头获得了不少的好处与尊重。可从刘晴雨这件事看来,这响亮的名号也惹来无数的麻烦。拿现在的话来说,就叫“人怕出名猪怕壮”,焉知祸福啊!

    二人又赶了六天的路,这才赶到一座城池之下。此城堪比幽州城,但独具特色,城门虽小,城墙更高。在城门之上,上书三个大字“洛阳城”。

    “可算遇见烟火了。”孟繁森一脸疲惫,看了一眼同样劳累的刘小琪。

    二人在这六天里,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带的口粮早已经吃光,他们已经饿了两天了。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刘小琪带的那百十两银子,也在他们遇见老虎时,急于逃命基本都丢了,如今只剩下二两银子。

    “哥哥,进城吧。”

    孟繁森溺爱地摸了摸她的头,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一路上,辛苦你了。”

    孟繁森想把她留在洛阳城,然后通知大罗山的人接她回去,接下来这洛阳去长安的路,不能再让她继续往下走了。

    孟繁森二人这样想着,就走到了城门下,可守城的士兵并未让他们直接过去,而是拦住了他。

    “就这么过去吗?”一个守城的士兵不怀好意地笑道。

    孟繁森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反问道:“怎么了,军爷?”

    “怎么了?你问我们怎么了?”另一个士兵哈哈笑道。

    “哪来的土包子!这么不懂规矩!不知道朝廷征兵征马吗?你们这两个小子,是不是不想活了!”

    孟繁森看出来了,他们是看上了自己的那两匹马,虽然知道他们对自己的东西不怀好心,可这毕竟实在洛阳城下,也不好发作。

    “军爷,我们该怎么办?”孟繁森装作不懂的问道。

    “你们俩拿些东西滚!马留下!”士兵骂道。

    刘小琪想要上去给他们几个巴掌,可她被孟繁森拉住了,示意她不要出手。

    孟繁森拉着刘小琪走进了城中,他们的马则留在了城门外,留给了那些“嘿嘿坏笑”的士兵们。

    “这些狗东西若不喂饱了,他们是不会让咱们进来的。此地不比外面,一切要小心从事。”孟繁森解释道。

    在幽州城发生的一切,孟繁森已经很多的体会,那时候的他初入江湖,只知道大闹一场,却惹来了无尽的祸端,以至于引来了杀身之祸。如今他有了自保之策,那就是低调从事。

    孟繁森带着刘小琪在这洛阳城中转来转去,买了很多食物,光是肉包子就买了十多个。当然,大部分肉包子都是孟繁森吃的。

    二人酒足饭饱之后,正走在大街之上,便看到前面围着不少的人,十分喧闹。

    “大哥,前面发生什么事了?为何有这么多的人?”孟繁森问向旁边的一位男子。

    “哦,听你的口音,是外地人吧?”

    “没错,我是路过此地去投奔亲戚的。”孟繁森解释道。

    “怪不得,那站在台上的大人,是刚到任不久的参军,杜甫杜大人。”

    “杜甫?”

    男子点点头,说道:“这位大人刚到此地时,就有其他大人请他喝洗尘酒,杜大人是一口未喝啊!”

    孟繁森有些好奇,问道:“这是为何?莫非是水土不服?”

    “当然不是啊,这位杜大人清廉自守,是谁的面子都不给啊!他在这里过得也不好啊,不过洛阳城的百姓还是很喜欢这位大人的。”

    “哦?这是为何?”

    “杜大人毫无架子,平易近人,谁不喜欢这样的好官!”

    孟繁森看着那位杜大人,也颇感兴趣,不禁拉着刘小琪赶了过去。只见这位杜大人大约三四十岁的模样,身材不高,但格外的精神,只是眉宇之间多了一些忧愁,似乎有着说不完的心事。

    孟繁森看到这位杜大人正在和蔼地与百姓们交谈,就像是邻里间的闲聊,一点也不像朝廷里的达官显贵。

    在孟繁森的眼中,这个人极其特别,可有说不出哪里特别,只是隐隐约约中感觉他和那位李太白先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十分儒雅。李白是那种飘逸出尘的感觉,似凡尘中的谪仙,而杜甫是那种忧思不绝的感觉,像是入世太深的看客。这看客看得多了,自然忧思变多,增加无尽的烦恼。

    杜甫似乎也看到了孟繁森二人,但在他们身上一扫而过,并未有太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