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棒球之大联盟打者 » 第十五章投手的投球

第十五章投手的投球

    棒球在各种运动竞赛中,一直是相当受到注目,同时营造出巨额商机的运动。棒球运动中最让人情绪高涨的部分。

    除了球员的美技外,绝大部分的目光都聚集在投手与打者间的对决。为了解决打者,投手会投出各种不同行进轨迹的变化球来取得优势,这也成为棒球空气动力学兴起的渊源!

    在投手投球的科学理论之中!在讨论与棒球有关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时,一定都会谈论到下列两个理论:白努利理论(Bernoulli'sprinciple)与边界层理论(BoundaryLayertheory)。而本文将着重在介绍边界层理论的内容与应用。

    边界层理论的内容是探讨当流体流经物体时,会因为表面摩擦力而造成速度的下降,较原速度下降的範围,称为“边界层”。

    而依照边界层理论,当气流压力变大,会因为压力之落差而产生逆流。当逆流足以将气流推离边界层时,便称为“边界层分离”。边界层分离会产生不稳定的气流,称为“尾流”。

    棒球的空气动力学需要考虑另一项重要的关键,就是球体上的缝线,因此衍生出大家熟知的2缝线与4缝线球。球体上的缝线会导致边界层分离点的前移或后退,影响球体所受的升降力、侧向力与阻力,球体的轨迹也因此改变。

    在球体的行进过程中,除了重力外,也会受到阻力与马格纳斯力(Magnusforce)的影响。阻力是指与球体行进轨迹相反方向的作用力,马格纳斯力则是球体旋转时,边界层分离造成尾流方向改变,球体所受到的横向作用力,造成球体之飘移。

    利用空气动力学的知识,投手可以藉由不同的握球方向、旋转方式与施力方向,来投出各种不同的球路。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在棒球比赛中看到以下几种球:

    第一种4缝线快速球:将食指和中指放在缝线上,拇指放在正下方,投出时手指向下扣,使球产生向内的旋转。球在作用力合成下,会产生向右下角的位移。美国棒球三振纪录保持人诺兰•莱恩(NolanRyan)、芝加哥小熊队的投手麦可•鲍登(MichaelBowden。

    第二种卡特球:食指与中指握在缝线最窄的地方,手指偏离中心部位,投出球路偏斜的快速球。在作用力影响下,球会向左下角飘移。使用此种球路的球员有洋基队的守护神李维拉(MarianoRivera)、安迪•派提特(AndyPettitte)、达比修。

    第三种伸卡球:指法类似2缝线快速球,食指和中指放在缝线最窄的地方,食指发出较多的力,产生更大幅度的侧移与下沉。曾在美联和国联皆获得赛扬奖殊荣的哈勒戴(RoyHalladay)也相当擅于此球路。

    第四种二缝线快速球:投手拿着球并找到两条缝线最接近的地方,然后将缝线与身体垂直,再把食指与中指分别放在缝线上,而且是从指尖到指根几乎都是贴在缝线上。拇指则置于球的下方,位置大约就在食指与中指中间,约略会碰到缝线呈马蹄形的部份的顶端。拇指第一关节的侧边到中间的这个部位必需放在缝线上

    第五种滑球:食指与中指放在球的外侧,手掌稍微转向侧面,放球时手指向下扣。产生向外侧急速下坠的位移。着名的滑球投手有三振率纪录保持人兰迪•强森(RandyJohnson)。

    第六种曲球:手掌完全转向侧面,投球时手指向前转动。曲球是所有变化球的始祖,通常也是投手首先学习的变化球。2007年的美联胜投王贝基特(JoshBackett)、道奇队的王牌投手克莱顿、克削。都是以此种球路克敌制胜。

    第七种指叉球:将食指和中指叉开,夹住球的两侧,拇指握住球的下方,降低球的转速,带来较大幅度的下沉。日本人将这种球称为“20世纪最后的魔球”。此球路最具代表的人物是以龙卷风式投法享誉棒球界的野茂英雄,此外2012年再度复出的克莱门斯(RogerClemens)、

    第八种变速球:食指与拇指指间接触成圆形,再用剩下的3指握住球,投出快速球的球路。但是由于球的转速降低,而出现指叉球的效果。韩国的柳贤镇、

    第九种蝴蝶球:蝴蝶球、指关节球等,是棒球投手的一种特殊球路。而弹指球之所以称为蝴蝶球,是因其轨迹会像蝴蝶飞舞一样飘忽不定,有时连捕手都不好接捕。这种特殊变化球的握法有很多种,有些投手将手指弯起来用指甲抵著球,还有些则是用指尖扣著球,再用其他剩下的手指把球握住。投球时,挥臂不必非常用力,主要是靠著手指在伸直时的弹力把球弹出去,因此称为弹指球。由於弹出的球几乎不会有旋转,所以会产生相当多的紊流,因此,球会飞往何处无法预知,就如同飞舞的蝴蝶一般,故名之为蝴蝶球。

    王鹏所在的工艺高中球队里:有7名投手,大家一般是接受美式的棒球教育的。所以,蝴蝶球,这种很少有人练的球种。也就是指叉球没有见过!因为美国这边,练习指叉球的人不是没有比较少。不过听说在本子那边,是很普遍的变化球!所以,王鹏这些日子天天盯着投手投变化球。

    天天看的王鹏,都有些脑袋发晕。再加上每个投手的球种,还有球出手后的变化轨迹都不太一样。个别的投手,投的球的轨迹带着其他球种的变化、进垒前的变化一人一样!!王鹏都是有点懵逼的.....

    哪怕是同样的握法,看着投手亮出投球的握法,但是,到了本垒板前。球的进垒点也不近相同。因为每个人的,身高,手臂长度,手指的长度,手的的大小,力量,投球动作,出手点,甚至投球时跨出的步伐远近,抬腿高度,都不一样!!

    投手大概分:上肩,侧肩,和下肩。这三大类!

    投手投球的时候大部分的力量都是靠脚蹬地以及拧腰还有最后手指的拨球

    斯潘教练给王鹏的是常见的上肩投法:从蹬地上来说,在蹬地的时候腿可以稍微弯曲便于发力,然后身体稍稍向后转一点,臀部先朝捕手方向顶出去,然后腿部发力把身体向捕手方向送,注意向前踏的那只脚落地后踩牢了,脚尖指向投球方向,不要出现左右旋转,而且两只脚和捕手在同一条直线上

    从拧腰上来说在抬脚准备投球的时候,身体可以稍微多向后转一点,然后投球时注意节奏,个人是推荐深吸一口气之后再憋气投球,注意拧腰的时机,最好是在向前伸踏的同时转过来,然后左手(一般是拿手套的手)从打开到向胸前收,给身体带来一个旋转拧腰的力(你可以想象成抱着一个人然后摔过去)身体转到完全正面朝投球方向最好,不过根据不同的人出手习惯会有些微差距,身体转正之后向前压,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背后推你一样,用身体把肩膀部位顶出去

    最后从拨球上来说,拨球是每个投手都应该会的,只有拨球好了球才有尾劲,这样到了打者面前球速还和出手时差不多,甚至拨球很NB的人投出来的球会给人一种往上飘的感觉(这不是动漫不是动漫,是真的有。。。)

    至于控点的话一个是靠平时多练,多积累,感觉到了控点自然就好了,还有一个就是控点主要是靠手臂手腕,每投出一个好球就想想,记住刚刚的出手点以及手臂手腕的状态,然后投球的时候保持重心要稳,上下左右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伸踏踩出去的那一只脚一定要牢牢的钉死在地上。

    同时还要注意:1、投球时身体不要向左倾倒(右投),因为这样会导致你的力量向左分散,所以投球时身体向前压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投完球之后身体最好的姿势是T字型

    2、(仅对上手投球姿势,因为我就是上手)投球时手肘一定要比肩膀高,然后身体转过来以后手肘先出来,而且手肘是向前方送,不要往下压,手肘关节不宜夹得太紧或者打的太开,不然最后出手的时候都要拧一下手臂会导致力量的分散和控点的不稳

    3、伸踏的脚踩牢,并且指向投球方向

    4、投球时身体放松,因为身体越紧张,在身体运动时耗费在身体上的力量越多

    还给了王鹏自己的个人经验提点建议,别人说的再多再好,还得自己多想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势和感觉,不要盲目的听别人的话改变自己的投球动作神马的,然后练投的时候应该以控点为主,控点稳定后再一点一点把球速加上来,一上来就飙球速,然后全都是爆投一点意义也没有。